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苏州河道参观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7: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

——苏州河道参观心得

王 丽 芹

素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流众多,水系发达。近年来苏州改善了水环境、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从单纯治水型河道整治转变为坚持整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同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加大生态河道的比例,恢复了现代人们渴望见到的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孝妇河项目组几天来,先后参观的河道主要有环城河、干将河、采莲路的河道。现将几天来的所感所想向大家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应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河道治理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其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化才有水生物的多样性。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这次参观印象最深的是苏州的环城河。

二、苏州河道环城河——治理措施

该河道主要通过不同的护岸和滩地形式创造出各种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开放空间。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环城河部分河段,在维持了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此段河道顺应了河势,因河制宜,保留了河滩和弯道,恢复了环城河的天然形态,同时降低了防洪堤的高度。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环城河断面设计大部分采用的是复式断面形式。两岸是自然的微地形防洪堤。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段,一般开发成了大型或综合活动场地;河滩相对较窄的河段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2)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环城河部分河段,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尽量的维持了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采用了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环城河是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部分河段在正常水位以下采用了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 梯形断面

环城河的梯形断面设在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为便于河道管理,设置保护带,采用了绿化植树确保堤防安全。该断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了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两岸种植的垂柳,柳枝清拂河水掩盖堤防的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的感觉。建设的亲水平台,塑造的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4) 矩形断面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此段设置了护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该段河道的水位较深,有标示“水深4m”,我认为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

环城河的滩地设计,地形变化较大,园路蜿蜒布于其中,随意性较强,达到了“虽有人做,宛如天开”的自然布置手法,达到了一种轻松、自然、休闲的景观效果。

环城河的堤岸设护栏的地方较少,在规划中,大多数地段的堤岸断面结构形式均为退台式护岸,体现了亲水性;个别地段因条件所限堤岸线无法向后退移的,仍采用直立式护岸。

为了达到良好的观水效果,规划海河两岸原则上不设独立防洪墙,根据不同地段的地形、地貌及开发建设要求,在不影响外观及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建筑物底层外墙结合防洪要求,或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局部抬高路面或设置观水平台,并通过现代化防洪调度、分流等措施,确保城市防洪、排洪安全。

三、参观体会

(1) 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2)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环城河的治理突出亲水和生态,是以“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的。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有效的结合了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提高了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3) 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1)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2)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3)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的水体变清。

4)简洁 孝妇河周村段的河道的设计应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细部的设计要简洁而且易于维护、保养。

5)湿地 重建孝妇河的水环境,实现孝妇河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工程将应在梅家河闸上游一公里范围内两侧的凹岸部分,结合险工段护砌构建人工湿地,亲水景观,布设悬挂式植物床,种植根系发达、去污能力强、具有观赏效果的睡莲等水上花卉,让植物对进入孝妇河的水体进行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一方面对污染水体高效净化,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景观,使孝妇河成为水清、岸洁、有绿的景观河道。同时还将在孝妇河里放养鱼、蚌、螺等滤食性及观赏性鱼类,实现景桥、流水、鱼动的良好生态系统。

河道治理措施浅谈

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定)

河道生态治理

城市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实施方案

绛县河道治理

三江河道淤积情况调查与治理措施

珠海市城市河道治理思路探讨硕士学位

河道治理资金申请

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苏州河道参观心得
《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苏州河道参观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