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市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期工作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市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期工作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1、基本镇情:古市镇位于松阳县西北部,松古平原腹地,南邻县城11公里,距丽水80公里,北邻遂昌县城15公里。建镇始于东汉四年(公元199年),县置于此,距今已有1800余年,是丽水市最古老的集镇,素有“历史重镇”、“处州粮仓”之美称。全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2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为1.77万,建成区内人口为1.1万,为松阳县北部五乡一镇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是松阳县第二大镇,松阳县域“一主一副”城镇发展架构的副城。

2、村级组织基本情况。全镇有党员933名,其中预备党员33名;流动党员32名。全镇有党支部49个,其中在全市最大的下山脱贫移民小区建有一个临时党支部,有党员13人。全镇30个村党支部都健全了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并全部建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教育、工作开展正常。非公企业党支部在我镇也有较快的发展,在5个企业建立了非公企业党支部。全镇现有24个镇属部门,镇属部门支部8个。30个行政村中有村两委干部203名,各村团兵妇等配套组织健全;

3、中心镇建设情况。1998年3月,古市镇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7年被丽水市人民政府列为加快发展的全市18个中心镇之一。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古市镇成为松阳县首批小康乡镇,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6年6月,镇政府委托浙江省规划研究院编制,对古市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修编后的古市镇总体规划从原来集镇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扩大到5.88平方公里,人口从原来的2.1万人口规划扩大到2020年的5万。工业功能区块规划为2400亩。这个总体规划描绘了我镇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古市镇总体规划,我们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配套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4、筏铺万人下山脱贫小区建设情况。古市筏铺下山脱贫移民小区,是松阳县松古盆地万人下山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规划安排的下山移民重点安置小区之一。小区从2005年9月开始建设,总体规划29.6万㎡(444亩),分四期进行,计划安置下山移民1500户,6000人左右。目前已完成征地330亩,安置下山移民477户,1921人。一期工程2005年9月启动,共安置下山移民212户,939人,安置面积21166.2㎡。其中:住宅168户,店面房44户,住宅每户最小占地面积为75㎡,最大占地面积为120㎡,有庭院住宅139户。一期工程基础设施配套现已全面完工,水、电、路、外墙、牌坊等工程均已竣工,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二期工程从2007年1月启动,共安置下山移民199户,731人,安置面积19862.85㎡。目前,部分农民建房已完工,今年启动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三期工程于08年9月份启动,现已安置66户251人下山脱贫移民,安置面积为6939平米,户型为75平米到120平米不等,下山移民农户正在紧张建房中;二期安置还安排有农民公寓楼,现已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通过实施下山脱贫小区的建设,使古市的人口迅速集聚。

5、产业发展情况。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其中:工业产值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17%,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61亿元,累计工业投入13468万元,比上年增长89.96%,实现税收860.77万元;农业产值1.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7%,农民人均收入达4720元,比上年增长14.95%。

工业发展情况。我镇大力实施“兴产业、聚人口”战略,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在城镇总体规划中,规划了工业功能区块2400亩,目前工业区块建设进展顺利。全镇现有企业442家,工业产值3.89亿元,实现工业税收660.7万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61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67.1%。初步形成了竹产业、机械制造、食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十五里茶产业深加工园区、高速公路接线工业区块、溪西竹制品加工区块等三个工业区块建设初具规模。08年共完成征地590余亩,工业区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农业经济情况。茶叶主导产业发展较快。全镇有10000亩茶园,茶产业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甲鱼、干水果等特色产业在我镇也不断发展,有无公害甲鱼400亩,脐橙等水果8000余亩。累计有8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制定企业生产标准6个并通过QS认证。箬寮牌山茶油获国家级优质金奖,箬寮专业合作社获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早上好鹊山鸡、鹊山野鸡蛋获浙江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共培育流通大户等40户,农业专业合作社13家,茶叶、干水果农产品年交易额达1.15亿元。

第三产业情况。镇内有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利用古市 “行市”习俗,加强农副产品等的流通服务,配合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活跃古市商贸。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前期工作

1、思想高度重视。根据县里的预通知,我镇作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乡镇,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识到这是上级领导对我们古市镇的关心和信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搞好试点工作。对此,镇党委多次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并在镇党代会年会、人代会、全镇干部大会等各类大小会议上,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分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开展前期调研。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住村联心工作,深入各村、镇属单位进行前期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推进古市科学发展的“五大优势和五大问题”,深化对镇情的再认识,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奠定基础。

(1)五大优势。

制度优势。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里提出要建设200个中心镇,市里确定为18个中心镇之一。《加快推进古市镇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16条优惠政策,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完善配套、适度超前”的总体要求,建设大古市,(2007年1月县政府松政发(2007)2号)。

区位优势。交通便捷。随着丽水已被整体纳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衢丽铁路已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和丽水融入长三角的进程必然加快,松古盆地作为丽水未来产业主要发展空间和金衢丽产业带重要一环的优势,必然会加快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松阳县域的副中心,辐射周边县和乡镇。筏铺下山脱贫小区已有一定的建设基础。

空间优势。地处松古平原,一马平川,城镇空间框架已初步形成达5.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总面积达16.62平方公里;产业发展空间大,三大区块规划面积达3315亩(其中高速公路区块2400亩,茶产业区块665亩,溪西区块250亩)。土地优势。

产业优势。工业三大产业具雏形;农业产业化有一定的基础,“三化”(茶产业精深化、种养业特色化、农民组织化)有良好的发展——万亩名优茶、特色种养业、农民组织化。

人文优势。民风淳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农耕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深厚;和谐干事、创业创新的氛围;古市人在外创业卓有成效(古市人经济、古市的人脉资源)。民间资金充足。人口优势。近期规划3万人,远期规划5万人。

我镇经济社会正处在刚刚起步、逐渐加速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内外条件逐步改善。

(2)五大问题。

思想问题。解放思想依然不够,最大的软肋是思想传统,小富即安、小满即溢的小农意识,求太平怕冒险、守陈规少创新的保守思想仍然存在,在加快发展上胆子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硬,方法还不够多,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精神,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不够强。特别是合力扶工、高效办事、无障碍施工的软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少数干部团结干事业、合力促发展的意识亟待进一步加强,干事创业、破解难题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最大压力是社会稳定,发展进程中的一些老问题仍然存在,新问题不断涌现。 城镇发展问题。城镇品位不高,是农村传统集镇而不是现代城镇。城镇发展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乏力,机制不顺,堵、阻、脏、乱、差现象没有根本性改变,秩序混乱。由于城镇的品位低,影响了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品位,加强管理是城镇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古市发展的大民生,是兴产业、聚人口的重点所在。

产业发展问题。工业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最大的实际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仍然是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加快发展是头等工作。

农民增收问题。农村经济虽然逐年增长,但持续增收面临新的困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升级有待提速,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于进一步培育。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困难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农民建房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新农村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明显,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富百姓)是“头等目标”、旧村改造是“头等工程”。

要素制约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蔓延,要素制约将进一步加大。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是要素制约加剧,工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资金筹措难、政策处理难、项目落地难、项目推进难等问题逐步突出。

为此,全镇上下决心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要清醒认识自身不足,扬长补短,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认真分析新情况,用新的理念、办法努力解决新问题。针对五大问题,充分发挥五大优势(天时、地利、人和均具备),用活、激活、搞活,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争现实资源为发展资本,化现行政策为发展成果,负重加压,务实奋进,推进古市科学发展。

三、下步打算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迫切需要,抓住机遇,全心投入,全力而为,把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作为事关我镇改革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做好“五篇”文章。一是与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做好“谋划”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全面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古市实际,进一步完善优化思路,突出重点,推动工作。二是与实事工程相结合,做好“落实”文章。把全面落实实事工程当成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来抓实抓好。三要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做好“对接”文章。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争项目、跑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来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四要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做好“基础”文章。要固本强基,继续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和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五要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做好“保障”文章。充分发挥全体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技能、业务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技能型”的干部队伍。

(二)理清活动思路。根据省委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凝聚转型共识,解决突出问题,增强发展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再创特色优势,推进科学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和市委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按照省委提出的突出实践、把握重点、体现特色、和突出思想性、突出实践性、突出建设性、突出开放性、突出示范性“五性”要求,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县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镇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的各项工作措施,努力做到:科学发展意识深入人心,民生工程有新的突破,创业创新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惠民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政府服务人民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载体和契机,突出发展主线,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古市的实践,着力实施“创新城提品位聚人口、兴产业抓项目富百姓,科学发展走在前列”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古市小城镇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打造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古镇,松古盆地充满生机魅力的副城,逐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1、创新城提品位聚人口

——创新城提品位。一要明确目标。要围绕“提升城镇发展品位,打造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古镇,松古盆地充满生机魅力的副城”的目标,完善城镇功能,坚持注重特色。大力培育和优化城镇功能,把古市培育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体制机制活、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聚集约水平高的中心镇。要坚持区域统筹。要跳出“就城镇论城镇”的桎梏,把自身放到整个区域中统筹考虑,建设大古市。

二要理清发展思路。要按照“拉开框架、提升品位、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加强管理”的发展思路,积极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发展品位,集聚人口。要做精做细城镇规划,狠抓落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做精筏铺下山脱贫小区,做好城北新区块开发。加强对老城区的改造和管理。充分利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挖掘和传承文化底蕴,体现经济、社会、建筑风貌等人文因素,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城镇品位。

三要加快发展步伐。要加大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盘活存量。变现过去的钱,用历史的资产作为投入的资本。盘活民间资金。完善城镇的生活、发展、辐射、文化等功能。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求。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聚人口。内聚外迁,吸引人才、吸收人口。一方面,要提升城镇品位集聚人口、吸引人才,做大产业吸收人口,做好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人口的集聚促进城镇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要思考两大问题:吸引哪些人,即人从哪里来?(两大因素:一是创业,二是居住。镇内乡下、县内周边尤其是古市片,下山脱贫点,产业工人。)怎么吸引?(产业吸引;品位吸引;环境吸引,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坚持做大做精筏铺下山脱贫小区;教育要优先发展,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2、兴产业抓项目富百姓

——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按照“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三产”的目标,把加快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立足古市实际,坚定强势发展工业路子不动摇,这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选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按照“茶产业精细化、种养业特色化、农民组织化”的要求,做精农业主导产业,加强特色产业培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着力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和文化,做大第三产业。注重内力与外力相结合(跳出古市看古市,跳出古市发展古市),大力发展“古市人”经济,并要积极探索建立在外古市人回乡创业平台(适时召开发展恳谈会)。推进深化“三创”活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全民创业。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打造优良的发展平台。

——抓项目。项目是财富之基、增量之源、发展之本。要把跑项目、争项目作为第一大事,把上项目作为第一目标,把建项目作为第一任务,集中精力、用足气力、形成合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要围绕项目这一工作主线,按照“抢抓机遇争项目、鼓足干劲建项目、开阔视野做储备”的要求,以项目论英雄,在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和实施项目上下功夫。要积极把握政策导向,抓住机遇,找准对接点,积极谋划政策对路、规划对接、资金对口项目,包装事关古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要积极行动,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力度;要积极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张时间表”的推进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协作,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凝聚起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切实营造无障碍施工的良好环境。要全力争取上级扶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突破重点难点抓落实,着力办好实事工程。建立健全抓项目的保障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争得来、摆得平、做得好)。

—— 富百姓。把农民增收作为“头等目标”,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较快发展。以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为主线,做大经济总量,做强产业,大力推进实事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增收工程,为民谋福祉。

3、科学发展走在前列。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开创我镇科学发展新局面。要使科学发展有新认识、城镇建设有新面貌、产业发展上新台阶、项目建设有新步伐、民生工程有新进展、农民增收有新突破、干部作风有新转变、体制机制有新成效,使古市的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县前列,力争有更多工作走在全市甚至全省前列。

为此,一要突出和谐支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是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谐出战斗力、和谐出生产力、和谐出项目、和谐促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着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人和” 氛围,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创业创新平台。二要加强制度保障。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管长远。要切实加强抓落实的制度建设,增强执行力。要完善创业创新“五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权责明确、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推行“三三工作法”。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干部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汇报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

(三)做好有关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建立镇、村、镇属单位及各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做到组织机构健全,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抓方案制定。根据中央、省、市、县的精神和部署,结合本镇实际,认真制定好实施方案,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确保“规定动作要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试点工作出经验”,确保实践活动按时间,严要求,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

三抓氛围营造。召开全镇动员大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动员引导全体党员充分认识扎实做好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把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认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四抓群众参与。要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关心、群众支持的民心工程,努力把全镇上下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五抓活动实效。要突出实践性,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贯穿始终。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我镇的科学发展,促进“创新城提品位聚人口、兴产业抓项目富百姓,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总体思路的落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前期工作情况汇报

松阳县古市镇过入党纪念日活动

古市镇中心小学依法治教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分公司前期工作开展思路

如何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

古市镇中小—学年度综治工作总结

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

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

古市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期工作
《古市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前期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