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4: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篇一】

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指出,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表述虽然简单,内涵却十分丰富。

我们知道,追求富强和幸福,似乎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为什么在中国具有了特殊含义,成为亿万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为之奋斗不息的世纪梦想,我想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的曲折历史命运。

历史上,自秦汉统一以来,直至欧洲文艺复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一直以繁荣、昌盛、文明、理性著称。明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地步,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对此,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改变落后面貌、重新振兴中华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梦想。因此,可以说中国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民族复兴梦,家国天下梦。

当然,这个民族复兴梦想不是要重建汉唐时代封贡体系,自居天朝上国,陶醉万邦来朝,而是要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文化复兴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世代生息繁衍的土地上,通过民族解放实现个人解放的梦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只有实现国家、民族的解放,才能为每个人的解放创造最基本的条件,也只有使亿万人民认识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前途命运、与自身价值实现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从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去,这一事业才能成功。

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人试图绕开社会革命,用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方式改变中国和中国人的命运,但最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以少数先进分子为核心发动的精英革命,尽管英勇悲壮,但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把民族梦与人民梦有机结合起来,才使广大人民得以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可以说,在中国,民族梦是人民梦实现的前提,人民梦是推动民族梦实现的动力。一方面,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另一方面,民族梦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再来看美国梦,它是建立在移民社会基础上的,强调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个人权利、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文化土壤,决定了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移民梦、拓荒梦、淘金梦。这种梦成就了美国的帝国之路,却也浸透着无数印第安人、黑奴、华工的血泪汗水。

美国人可以感谢上苍“赐予”他们一片新大陆,而中国人民只能靠全民族的奋斗和抗争,在生于兹长于兹的古老土地上,追求自己的解放和幸福。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决定的中国梦想只能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梦想,必须把民族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使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个梦想的推动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洪流。在中国,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动员中国力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改革之路,在当前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道路必然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依赖这种中国精神予以有力的支撑。可以说,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四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恰如中国古语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越需要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

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高度重合,很多革命者正是在投身革命斗争之后,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样化,用中国梦凝聚全民意志,尤为重要。我想,这就是当前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根本原因。

【篇二】

平安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本保障。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个别人借助网络散布谣言、聚众阻断交通、打砸车辆甚至将人围殴致死事件,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和谐安定。这警示人们,遇事要坚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慎重参与,恪守法律底线,避免因“从众”损害社会秩序而触犯法律,危及自身平安。

综观几起类似事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无论是网传“京温市场女青年坠楼离奇死亡”“贵州女孩水泼官员被铐”,还是群殴撞人公交司机致死、砸毁撞人车辆,其中不少人都是轻信一种说法,一时兴起参与其中,以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殊不知其行为既有违法律规定,又缺乏事件真相支撑,不过是以“正义”的名义损害正义。

利益纠纷、矛盾冲突是任何时代都会产生的社会现象,社会转型期还会更加突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法律不仅是基本依据,而且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当事人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执法者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利益关系的协调才能获得最大公约数,矛盾冲突的化解才能最大限度获得相关各方认可。

诚然,合法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仍然存在于一些领域一些地方,导致一些小纠纷演进成大矛盾,成为发生群体事件的重要因素。但应当看到,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始终在发展进步,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在得到越来越充分和有效的维护。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怨气与激愤,遇事就会多一分冷静和智慧。

事实一再证明,一些群体事件背后,确有煽动者的不当利益诉求甚至非法图谋。他们往往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夸张描述事态,试图利用人们同情弱者的善念达到个人目的。面对未经证实的信息,增强法治意识,“三思而后行”,才能避免被人利用,做出损害社会秩序、触犯法律的举动。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作保障。依法参与社会活动,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社会就会减少矛盾、增加和谐,国家发展就会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篇三】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如何紧扣学生思想脉搏,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用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兴趣,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我的结论是,从教育梦到中国梦,爱和努力一样重要。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承载的是民生,是人民的福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这就是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幸福梦。我的身体一直不好,几乎没有右肺,但我已离不开课堂,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学生的爱,讲好思想政治课,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这是我的梦想。

“国将兴,听于民”。人民群众既是中国梦的源头又是中国梦的归宿。所以,圆梦的根本工作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中分散的、无系统的圆梦点子集中起来,总结出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的具体做法,并使这些有效果的做法经过集中和提炼,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后再“回到群众中去”,在群众的追梦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并逐步使之完善,使中国梦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和生命力。通过在群众实践中升华出来的方针政策,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成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使中国梦植根于人民、成长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只要我们有爱,去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让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一起努力。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专题片筑梦中国观后感 >>>党员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2015年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教师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观看《筑梦中国》纪录片心得

>>>观看《筑梦中国》纪录片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教师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医生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