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消 防 工 作 简 报

第210期

公 安 部 七 局 编 2012年9月25日

目 录

·调查研究·

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调查研究·

编者按: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积极探索,也是一项管长远的消防基础建设。马恩强同志结合当前各地工作情况,进一步阐述了重点单位实行“户籍化”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实施“户籍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公安消防部门的职责任务,提出了推进落实的建议和措施,对各地加深理解和推进“户籍化”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将该文刊登于后,供参考。

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公安部消防局防火监督处处长 马恩强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按照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有关指示要求,部消防局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意见》(公消„2012‟164号),部署全国公安消防部门在重点单位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并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重要

任务,力争通过三年努力,重点单位基本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各地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领导和消防监督人员对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结合实际抓落实,工作方法单一,推进力度不大,以文件转发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缺乏对单位针对性的指导,以致一些重点单位被动应付,工作停留在建档案填报表格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没有真正有效落实。

我作为这项制度建设的参与者,谈谈对推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作用

从火灾统计数据看,90%以上的重特大火灾发生在社会单位,抓住了社会单位,就抓住了防控火灾的关键。在重点单位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总结我国多年来消防工作经验,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需要提出来的。

(一)强化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单位是市场的主体,消防安全管理是单位的主体责任。《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了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内容和方法等。但是,一些单位经营者为了经济利益,不顾消防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重特大火灾

- 34

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核心是推动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

(一)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单位建立消防档案既是法定职责,又是单位消防管理的过程记载和履行消防管理职责的图文体现。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在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臵管理账号建立单位户籍档案,将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及逐级落实情况、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和检查情况、火灾隐患整改情况、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等人防措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物防设施,以及防火重点部位和控制设施监控检测等技防设施,通过物联网技术全部记录记载在“户籍”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二)实行“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单位将消防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备案,接受监督检查。一是实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确立或者变更报告备案制度。管理要靠人去实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重点单位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设立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组织开展消防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借鉴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位“防火管理者”、“防火管理人”制度的经验,防火管理者(人)确定或者变更,以及履行职责情况要向辖区消防部门申报。“户籍化”管理要求单位消

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自确定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备案,强化消防管理人员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保证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有人抓、管到位。二是实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定期报告备案制度。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发生,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超前报警,及时扑救的物防措施。目前,全国有近40万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0多万幢高层建筑基本都设有自动消防设施。自动消防设施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技术性较强,需要专业单位进行维护保养。近年来,重庆、山东等地推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率达到95%以上。同时,由社会中介性质的专业机构为单位提供维护保养服务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备案,也是很多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成功做法。因此,“户籍化”管理要求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自己要委托具有资质的企业,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进行保养和日常维护,保障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单位要将维护保养合同、每月维修保养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实时录入“户籍化”管理档案,并每月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备案。提供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企业,要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自签订维护保养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备案,强化单位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三是实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定期自查评估报告备案制度。目前,各地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

- 78

现“红色”预警的单位,应加大监督检查频次,督促落实消防管理。同时,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每月至少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对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多的行业系统单位,开展集中整治,切实提高消防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对单位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公安消防部门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在线服务,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业务咨询、举报投诉受理、消防教育培训等便民服务。对单位未按时向公安消防部门“三项报告备案”的,以系统弹出窗口或者手机短信等形式发送提醒信息,督促报告备案;在火灾多发季节和时段向社会单位发布消防安全提示、重大火灾案例警示,宣传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同时,定期组织召开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会议,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四、推进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措施

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有一个认识、适应、深化、规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须靠公安消防部门大力宣传发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推动。

(一)强化对“户籍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深化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巩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全面落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基础性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制定完善工作方案,

逐项细化分解任务,主要领导是推行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防火部门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消防监督干部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将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纳入各级公安消防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对组织不力、工作进展迟缓的予以通报批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二)加强地方“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对消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措施,各地应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培育和发展社会消防中介机构和消防执业(职业)人员,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确立“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法律地位,建立消防执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解决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保障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云南、河北等一些地方已通过消防条例、政府规章对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三项报告备案制度”、消防中介机构建设作出明确规定,其他地方可以借鉴。

(三)加大开展“户籍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要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让单位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知道进行“户籍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户籍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消防常识,以及具备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能力,成为单位消防管理“明白人”。

- 1112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系统录入要求

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级管理暂行办法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十个严禁

103户籍化管理

户籍化管理工作方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慈溪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承诺书

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浅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