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4: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镇远县不同蓄水方式 对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研

根据省、州土肥站的安排和要求,经局领导统一部署派我站及乡镇站农推站人员共15人,历经半个月时间,在全县十二个乡镇对不同蓄水方式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质、地貌

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县内山地起伏,峰恋叠嶂,多数大山垂直陡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向东倾斜,溪河纵横,多河谷坝子河山间盆地,位于东经108°8′36″,北纬26°47′41″—27°22′17″之间,全县辖12个乡镇,县内最高海拔1332米。最低海拔354米,高差978米,400以下低谷地为18.34平方公里,在山地面积的0.97%;401米至600米的低地为534.7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28.47%;801米至1000米以上高地为233.55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的11.92%。

2、气候资源

境内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海洋气候过度带,雨热季同,是“丰收型”的农业气候。低山、丘陵、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3℃至16.4℃之间,极端高温40.4℃,极端最低达-9.9℃,年总积温为6009℃,热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全县无霜降在250天至305天,舞阳河沿岸无霜降期292天,初霜期多出项在11月中旬,中霜期出现在3月中旬,无霜降期230天至240天,终霜期出现在3月中旬或下旬,全年日照数平均为1199.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7%,平均每天3.29小时,春季日照时数为252.5小时,占全年日照数21.04%;夏季日照数为474.1小时,占年日照数的39.52%;秋季日照数为156.8小时,占年日照数的13.07%。

县内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090.3毫米,最多年达到1394.7毫米,最少年为768毫米,县内降水随各地海拔的升高而有所增加,历年以五月、六月降水量为19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4%,元月降水量最少为25.4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2.3%。

县内气候是夏长秋短,春早冬迟,四季分明,无霜降期长,凌冻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虽有大风,亦少风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

3、水资源分布特点

县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溪河密布,河长在10公里以上,积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有23条;溪沟长度大于1公里的有61条;小于1公里的有18条,河流总长度为693公里,河网密度为369km/k㎡。较大的河流有四条:1舞阳河、流经本县舞阳、焦溪、青溪、羊坪等5个乡镇,

2、龙江河

3、绞巴河,

4、包溪河,这四条大河流蕴含量为10.55万千瓦,水能可发电量为5.3万千瓦。

全县有山塘300多口,水电站15座,小水库16座,大小池、水窖800余口,蓄水量达100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99900亩,解决农村人饮水38000人,畜饮水2600头。

2、耕地条件

(1)保证灌溉面积及分布

全县旱涝保收面积共44340亩,分布于舞阳河沿岸,绞巴河沿岸及建有水库、小山塘灌溉较近的坝区稻田。 (2)有效灌溉面积及分布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共55845亩,分布于远离水库、电站、小山塘灌溉较远的高坡梯田。 (3)望天田面积及分布

全县望天田面积共16890亩,主要分布于江古乡、舞阳镇魏家屯、韭菜坪,报京乡、羊场镇半屯等主要是高海拔及远离水之源地方,是靠天下雨。

3、农业生产现状

全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种植农作物种类较多,粮食作物居主导地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蔬菜、油菜、。常年水稻播种面积 10.387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 5.21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 9.85万亩,油菜播种面积 8.313万亩,烤烟播种面积 3.5万 亩,蔬菜播种面积 4.2375万亩。

我县水稻单产为395.5公斤,玉米单产为254.2公斤,马铃薯单产为191公斤,我县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平均单产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田都是山沟田或者高山梯田,灌溉也不便利,土质较差,再加上几个乡镇大部分的田是望水田。

二、不同蓄水方式对资源分配利用效果

1、小山塘是在两山之间或山上低洼地段修建的小水库,水源来自于山地的地表水径流,或者雨季时蓄水。具有防洪、蓄水两大作用,主要用途是稻田灌溉、水产养殖、居民饮用水,主要分布在、羊场、龙洞、金盆、半屯等村,涌溪乡古楼坪,芽溪等村,青溪镇的后山、甘溪、姚湾、大龙 桃坡、鸡鸣、后溪、莆田、下河、大塘等村,小山塘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左右,灌溉稻田覆盖面积达85%,水资源利用率达95%。

2、小水窖是指在地表以下构筑的、蓄水量比较少的小型蓄水设施。是将天然降雨或通过引水管(沟)等形式把水输送到窖中蓄存,主要用途是农作物灌溉,因渗漏及蒸发量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润率。主要分布在江古乡,羊场镇,舞阳镇魏家屯、韭菜坪,小水窖利用率96%,

3、小水库是建在小河上,蓄水不大,水位低,大部分农田高于该水位,蓄水灌溉农田面积少,覆盖率较低,只有30%到65%。分布在羊场镇的天池村、羊场村、舞阳镇两岔河、羊坪镇竹坪村、朱砂村。

4、水电站蓄水量大,大部分水资源用于发电及灌溉,灌溉面积较大,水资源利用率高,覆盖率高,主要分布在大王滩、门背滩、洞塘、天生桥、红旗电站、莆田等,水电站是扩大水域面积,提高了水资源的蓄养,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镇远县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较低。

三、不同蓄水方式的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1、小山塘是在两山之间或山上低洼地段修建的小水库,水源来自于山地的地表水径流,或者雨季时蓄水。具有防洪、蓄水两大作用,主要用途是稻田灌溉、水产养殖、居民饮用水,小山塘建造成本低,利用率高,农民自可以建设,很适合推广。

2、小水窖是指在地表以下构筑的、蓄水量比较少的小型蓄水设施。是将天然降雨或通过引水管(沟)等形式把水输送到窖中蓄存,主要用途是农作物灌溉,因渗漏及蒸发量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润率,建设费用低,建设地不受什么限制,建在在农田或者土边,浇灌十分方便,灌溉及推广较山塘适应,但小水窖蓄水量不多,易干涸。

3、小水库建造成本较高,很有区域限制,但小水库蓄水量大,天旱不会干涸,比小水窖灌溉面积较大,覆盖率广。

4、水电站建造成本较大,水资源利用率较高,不但可以灌溉还可以发电,防洪涝灾害较小水库高,有效缓解大旱时农田灌溉,较小水库灌溉面积大,防洪涝灾害牢固。

四、结论

镇远地处贵州东部,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县内山地起伏,峰恋叠嶂,多数大山垂直陡降,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向东倾斜,溪河纵横,县内灌溉用水资源丰富,为农田旱地提灌、引灌及渔业产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长期以来,县内农民在各支流利用地势高度进行建坝,县内地下水分布在高山低谷,山坡地带各类地区到处流落,形成山泉瀑布,有利于拦山修坝,修小水库,小水窖等,建议县政府要紧紧抓住中央拉动内需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动员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加快建设,加快解决县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面解决农田灌溉及居民饮水问题。

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 2010年4月20日

农业局土肥站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局土肥站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局土肥站年度土肥水工作总结

土肥站述职报告

农业局土肥站青年文明号创建方案

农业局土肥站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

土肥站工作制度

土肥站机构职能

某年土肥站工作总结

屏山县土肥站工作总结

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
《镇远县农业局土肥站不同蓄水方式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