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

发布时间:2020-03-01 23:3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 三次会议资料之四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在第五届教职工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5月29日)

郑有良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两年工作回顾

2011年4月第五届教职工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秉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明显成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授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陈小娅,副省长黄彦蓉、曲木史哈先后来校考察,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过去的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学科建设为纲,核心实力明显增强

牢牢抓住“211工程”这个“牛鼻子”,大力促进学科建设

1 上水平、见成效、出成果。西南区作物科学与技术、西南区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西南区动物疫病监测与防制、长江上游林业生态与环境工程、四川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以及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一致通过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验收,且均被评价为优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最后验收结论为总体情况较好。

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年共投入7000余万元(4年共计1.28亿元)实施双支计划和科研平台建设计划,学科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新增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草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生物学、林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草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参评学科有3个、2个和1个分别位居全国第

四、第五和第七。两年来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7个,建设资金合计2700万元。

(二)以立德树人为本,教育质量稳步上行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持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推进计划,扎实抓好本科教学工程申报与建设。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本科教学工作管理文件,确立了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到2012年12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32593人,比两年前增加1586人。新增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5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

2 项,以及教育部和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入选国家级教材17种,在挑战杯和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国际奖励11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到新水平。到2012年12月,在校研究生达3522人,其中博士486人、科学硕士2430人、专业硕士606人。荣廷昭院士指导的卢艳丽博士的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24人获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资助。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管理,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71人、硕士生导师591人。

远程与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到2012年12月,成教、网教和自考在籍生达5.05万余人,比两年前增长88.2%,新增校外学习中心18个。非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拓展,新建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推广中心1个。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第二批高水平大学建设签约高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12所海外大学新签合作协议,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海外培训和学生参与境外实习,中美草坪项目累计毕业116名学生并获得中外双学位,新增国际合作项目45项。

(三)以创新驱动为重,科技工作高位有进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修订了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拟出

3 台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抓住“2011计划”这一重要契机,深化和拓展校际、校所、校企合作研究,共建培育了“川猪”、“川粮”等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经费跃上新台阶,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67项,其中新增458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9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1.95亿元。科研成果产出实现新突破,主持或合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四川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新增国家级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6个、新品种审定9个、授权专利170项以及SCI、EI、ISTP和SSCI收录论文1101篇。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运行,新增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3个,获准建设水稻和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共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研究基地和国家茶检中心川农大研发中心,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和育繁推三个结合,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012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此后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率先启动,目前试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效益,被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为“四川农大的雅安模式”。两年来,入选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27个、主推技术2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6项,遴选校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7项;先后与11个县市区、19家企业新(续)

4 建合作关系,新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个、博士工作站1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90余名,在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四)以队伍建设为基,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培养、稳定、引进和使用四位一体,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2年学校成为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10个试点单位之一。两年来,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博士招聘计划,采取措施重点吸引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人才,先后引进高端人才2人、拔尖人才2人、优秀人才15人、学术骨干6人,公开招聘录用博士102人。两年共投入4700万元实施“211工程”双支计划和国家杰青后备人选培养计划,一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荣廷昭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仕贵教授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准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2个,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省百人计划人选4人。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学位、进修深造、产学交流和合作研究,落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助教制度。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五)以制度改革为主,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抓好大学章程研制工作,把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5 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按照教育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持之以恒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入实施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2011年学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积极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调整组建了宣传统战部、研究生院、国资基建处、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和档案馆。召开了人事工作会议,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文件,构建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人事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继续实施教职工奖励办法,两年共奖励1280人次,奖金达1440万元。

(六)以服务保障为要,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成都校区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动科楼、林学楼和学生公寓已完成主体封顶,新的教职工公寓进展顺利。雅安校本部高层次人才公寓交付使用,“4.20”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都江堰校区“5.12”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土地置换工作顺利完成。

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三校区网络一体化管理、一卡通系统、闭路电视联网、无线网络覆盖、视频会议系统、远程高清综合视讯系统等基本建成。图书文献资源进一步丰富,两年新增纸本图书16.5万册、电子图书27.4

6 万册、期刊3万余种、学位论文28万篇。召开了档案管理工作会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七)以文化建设为魂,校园文化更具特色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住建党90周年、创先争优和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知名校长为导引、优秀专家为榜样、杰出校友为标杆,大力培育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核的大学精神。深入开展名师讲坛、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着力营造求真向善尚美的浓厚氛围。加强展览馆、电视园地、艺术社团等阵地建设,积极构筑立体化交互式主题教育平台。学校获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八)以民生改善为先,生活质量持续向好

遵循民生优先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11年1月大幅提高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标准,2012年1月、2013年1月先后增加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基数,2012年9月课时津贴和坐班津贴上调20%,2013年1月为在编在岗和合同制聘用人员增发春节慰问费,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教职工待遇实现了可持续包容性增长。在为教职工考虑“票子”的同时,还尽力解决好“房子”,为校内无房和退出产权房的教职工分配公租房475套,为教职工办理以小换大产权房54套,为合同制聘用人员分配公租房56套。

继续实施寒梅飘香工程,重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

7 帮扶。同时以奖、助、贷、勤、补、减等形式资助学生5.88万余人次,资助金额7801万元。2011年起每年投入1800余万元奖助研究生,研究生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改善。大力实施阳光心理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总结回顾过去的两年,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成绩是广大教职工发扬“川农大精神”,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广大教职工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学科整体实力有待提升。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尚处空白,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偏窄,学科间发展不够协调和均衡,近农非农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亟待加快。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分类培养模式需深入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不够平衡,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改革有待深化,教学质量监控还需进一步落实,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还不够高。三是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标志性创新成果偏少,国家重大研究课题数量不多,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尚需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有待深化,成果推广转化效益需再提升。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大。教师队伍的总量仍显不足,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千人计划人选、国家杰青等领军人物和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五是现代大学制度有待完善。大学章程的制定和核准需抓紧,多校区管理体制机制

8 尚需理顺,学术委员会还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件“废改立”工作还需加强。六是民生改善有待加力。绩效工资改革还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一些困难教职工的住房条件有待改善,特别是成都校区教职工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以上这些问题,一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一些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广大师生的期望,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期,是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战略举措,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扎实开展“211工程”续建项目论证,做好四期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力争立项项目领域更广、数量更多、质量更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好新一轮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推动学科上台阶、队伍上质量和研究上水平。按照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采取措施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突出抓好新一轮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学科授权点的遴选申报,加大

9 已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力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本科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规定,做好学科专业长远规划与动态调整,既支持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品牌,又不断加强近农非农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抓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加强对已入围项目的跟踪指导和监督。

(二)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体现在管理服务工作各方面,支持和帮助每位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成才梦。进一步稳定招生规模,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做好本科生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下功夫抓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与建设,积极争取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推进计划,落实好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推进双分式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课程训练和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加强教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级教改项目,积极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申报工作。搞好教学工作督导督查,健全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编制发布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实施创新训练和实践育人项目,深入推进创新性实验、科研兴趣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和文化艺术教育等四大计划。抓好就业工作“三个百万工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德育立体化工程,实施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和全员辅导员建设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10 抓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契机,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多形式的培养模式,推进各类型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加强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优秀论文。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和育人作用,实施导师聘任考核和动态管理,推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稳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支持开展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抓好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留学生。

(三)围绕科学研究这个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独特作用。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改革科研组织和资源配置模式,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打破校区、院所、学科界

11 限,多形式建立校内协同和外部协同机制,加快“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申报。积极组织承担更多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力争实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建立与立项相衔接的成果培育机制,抓好科研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鉴定,挖掘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扎实开展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加强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社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知识和技术创新平台。探索柔性加入、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创新团队。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树立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导向,真正做到论文看水平、成果看质量。实施《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行为监管,把科研工作的责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四)围绕社会服务这个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快成果推广转化 树立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意识,建立发现、筛选、撮合、转化服务体系,努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库、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智囊团。深化育繁推结合和农科教融合,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巩固、提升和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支持和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4.20”灾后重建的迫切需要,重点抓好主导新品种和新产品以及主推新技术

12 的示范、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发展的能力,鼓励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建议。主动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深化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园区、博士科研工作站、农业科技110等的联建共建,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开展农技培训,鼓励多形式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按照“一院四体系两基地两创新”的思路,以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示范,以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建设为重点,更大力度地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五)围绕师资队伍这个基本依托,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倾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继续实施海归人才和博士招聘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杰出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健全人才发现、评价、培养和资助体系,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力争有更多人选跻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申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完善进修深造、产学交流、合作研究等资助办法,落实助教、集体备课、讲课竞赛、参与教研团队等制度。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用、评优和晋升的首要内容和重要依据。

(六)围绕改革创新这个现实需要,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 牢固确立“改革是最大红利、创新是最大动力”的观念,按照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依法治理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大问题都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尊重教职工办学治校的主体地位,支持教代会和工代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完善校区布局结构调整,健全多校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厘清校区、院所、系室层级关系。按照中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全面实施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系列文件,切实发挥政策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中的杠杆作用。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益。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健全财务监督制度,依法公开和披露财务信息。

(七)围绕条件建设这个基础保障,进一步改善设施服务条件 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科学制定“4.20”灾后重建规划,努力建设好震后美丽雅安校区。稳步推进成都校

14 区二期建设,确保按期完成林学楼、动科楼、学生公寓和教职工公寓等工程。完善土地置换后都江堰校区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有关工程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图书档案文献资源建设,推进图书档案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三校区服务工作一体化和自动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终端设施普及,实施“i川农”移动互联工程,建设共享数据库及交换平台。打造开放灵活的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远程学历教育。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

(八)围绕改善民生这个基本取向,进一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始终把民生改善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多谋师生之利,多解师生之忧,做到对师生倾情关心、倾心爱护、倾力帮助。一以贯之地改善教职工待遇,坚定不移地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持之以恒地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抓好“4.20” 受损教职工住房的安全鉴定和维修加固,把住房调整后续工作做实做细。更加关心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依法落实老同志“两个待遇”。完善学生奖励和资助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寒梅飘香工程。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面推进阳光心理工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师生法纪和安全教育,扎实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合、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九)围绕改进作风这个内在要求,进一步密切联系师生员工 原原本本落实上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有关精神,不折不扣

15 执行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的规定》,务求在改进调查研究、联系帮助基层、热情服务师生、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因公外出、改进新闻报道、简化接待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取得实效。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四好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四位一体的惩防体系。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目标要求,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大学文化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创建,引导广大干部主动改作风、习惯转作风,努力营造勤俭办学、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需要广大教职工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始终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为早日实现建成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梦想而共同努力奋斗!

学校教代会暨工代会开幕词

南京大学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六届工代会代表汇总表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江苏师范大学第一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高田中心小学第三届教代会暨第四次工代会闭幕词

我校九届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隆重开幕[优秀]

福建农林大学第三届第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

学院双代会(教代会、工代会)开幕词

职代会暨工代会闭幕词

公共管理学院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三次会议文件

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
《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