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9: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制作 栤烎怒忍靈影 韩志鹏

1932 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的“冰山”象征着他在创作实践中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开美国文坛一代文风。冰山之雄伟,让人为之观叹,是因为它展示的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还有八分之七在水下。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却可以通过想象去挖掘深藏的意蕴。这是海明威在他的创作中潜心追求的。 海明威“冰山”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丰富的生活积累

要表现“八分之一”,就要有“八分之七”作为基础。海明威传奇式的生活给了他非常多的生活素 材。因此,他笔下都是他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就取材于他在古巴渔村生活时了解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清晨,我在海滩的水边上,准备驾驶„拜勒号‟出海玩一天。我遇见一位渔民。我们两个交谈起来,他向我讲了这个故事。”这个古巴渔民的遭遇,海明威听后怦然心动。于是海明威在这个故事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及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创造了一个极其丰富、深邃的艺术世界。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他对于世界的看法基本上是悲观的。在他眼里,世界就是一个大的斗牛场、拳击场,残酷、罪恶、充满暴力和死亡。人生在世总是孤军奋斗,注定要失败。然而,独特的冒险经历,又造就了海明威性格的另一面:一个像雄狮和公牛一般坚强的硬汉子。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海明威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寻找着新的希望、新的力量,以医治自己心灵和整个社会的创伤。现在,老渔夫的那场搏斗给他极大的鼓舞。正是这前所未有的鼓舞,使他的心灵充满了乐观。同时他也从老人的悲剧想到了自己的厄运:那可恶的鲨鱼是老人征服不了的坏蛋。“这就好比所得 税。我努力工作遇上了好运气。我拿到一张数目可观的支票,于是所得税就像鲨鱼一样跟踪而来,用尖锐的牙齿大块大块地去吃。”无法摆脱这种厄运的海明威自然会因背运的老渔夫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他产生了创作冲动。再者海明威坚持创作“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融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身上的东西”。自1937 年3 月起,作为随军记者的海明威先后四次去西班牙,在欧洲战场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空前的残酷战争不能不使他在内心深处对于人的尊严、人类命运问题———实际上是《老人与海》的主题进行更为严肃的思考,同时也不断丰富着那种与古巴渔民和鲨鱼搏斗类似的体验。战争期间他曾不止一次地像古巴老人不怕背运而偏要出海捕大鱼一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故意争先恐后冲向新的危险”,以向人类敌人挑战,也“向自己挑战”。辉煌的战绩使他前所未有地体会到正义力量的不可战胜,从而增强了他对人类前途的乐观态度。波澜壮阔的生活也使他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把古巴老人故事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中去思索。比如在解放法国时的一个空隙里,他就忽然想起要写一部关于战争的三部曲:一部写海洋,一部写天空,一部写陆地。老人与海的故事就含在海洋这部分中。在后一种挑战中,他战胜了缠绕多年的“怕给人在夜里炸死”的恐惧心理。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已是一名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这些新的生活、新的体验,给《老人与海》的艺术胚胎以强大的生命力。有件事对《老人与海》构思的成熟起了关键的作用。在妻子玛丽分娩而血管破裂、被实习医生宣告死亡时,海明威披上了实习医生的工作服,清除输血管里的杂质,给玛丽输血,使她恢复了脉搏的跳动。这件事使海明威连续几个星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人听从命运的摆布,不如说可以向他挑战。”这是海明威世界观的一次升华。这个升华,直接导致了《老人与海》构思的成熟,并奠定了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桑提亚哥,他虽然在海上孤身一人和大鱼搏斗,但心灵上却没有不可医治的伤痕。虽然他衰老、背运,在与鲨鱼搏斗中失败而归,但他却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取得了胜利,他仍然一如既往遵循做人的原则,仍然有勇气冒更大的失败与死亡的危险。“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灭掉,就是打不败他”。有了这个信念,他就永远不会失去人的尊严。构思的成熟,使海明威异常的兴奋。他为自己将有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而且是别人不曾表达过的感受”而感到极其幸运。

二、语言简洁却富有深蕴

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基础上,海明威乱中取意,以少概多,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手法来表达鲜明的艺术形象,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蕴在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海明威在谈创作《老人与海》时曾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部一千多页的巨著,可以将渔村的每一个人都写进去,把他们如何谋生、出生、受教育和养育儿女过程全部写进去。”然而在实际创作中“, 凡是那个渔村听来的故事我都避而不谈”“正是这些见闻构成了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只不过一百多页,只是通过老人和孩子两个人物将海明威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表现出来。在小说中,海明威惜墨如金,刻意用简洁朴实的白描手法来勾画出那些鲜明生动的场景,使人在平淡处见新奇。海明威在写作方面有准则:“要用短句”“要有明快的风格”“要用动作词写。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用两个字”。在语言上他尽可能客观冷静地去叙述,用有限的文字去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透过纸面去解释、咀嚼,这也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目的。《老人与海》开篇就写到:“他是一个独自在海湾里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他到那儿接连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捉到。”语言简洁朴实,一笔就触及主人公这个失败的英雄,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了最复杂的意义:老渔夫背运、孤独,但却有着坚强的意 志。再如,写老人的眼睛“跟海水一样蓝”,简单的几个字就写出老人天真正直的性格,也写出了一个渔夫的特点。在写景物时他采用白描的手法。如“陆地上面的云彩现在像是巍峨的山峦似的升到空中,海岸只剩下长长的一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一丛淡青色的小山,现在水面是深蓝色的了,深得几乎变成紫色。”这段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着墨不多,像中国的山水画,恬淡而深运,写出海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感;在描写马林鱼时,写鱼的吻“像一根垒球棒”,给人以直观的形象,又体现了老人对垒球的爱好。海明威这种严谨简练、电报式的文体,普通、生动的生活语言,寓繁于简的表达,体现了他的冰山原则。

三、象征性

象征的基本含义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像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它可以通过意象来诱发 欣赏者的经验和情感,从而使文学作品产生强盛的生命力和永久的魅力。海明威就是运用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形象,再让读者从具体的想象中激发想象和情感,去挖掘其中的意蕴,从而更好地体现他冰山原则“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的关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就采用了象征手法。如小说中马林鱼就是大自然力和美和象征。当老人的船被马林鱼拖向大海深处时,老人称赞它“真了不起”“真稀奇”;当马林鱼第一次露出水面,老人对它的“优雅举止风度”不禁大加赞扬;第二次露出水面时,桑提亚哥称赞没有见过一件东西比它“更高大、更好看、更沉着、更崇高了”;即使马林鱼被鲨鱼咬去了全部的肉,也不失其美“, 一根又粗又 长的雪白的脊骨,最后面有一条庞大无比的尾巴⋯⋯随着潮水一上一下晃来晃去”。桑提亚哥捕获马林鱼这个意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又是弱而有力的。人凭借着头脑和意志在改造自然中迸发出巨大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量,全身心投入其中并创造奇迹。人改变了自然,使二者处在一种和谐的境界之中。桑提亚哥奋战鲨鱼的意象,象征着人和社会的斗争。在社会矛盾面前,人是软弱无力的,只能消极应变。而且社会矛盾对人的力量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他毁灭劳动成果,熄灭创造热情,点燃愤怒与仇恨的火焰,使桑提亚哥的力量遭到了破坏和毁灭。人与社会相对,以致人们从改造自然中获得的成果被邪恶的社会力量吞噬。而桑提亚哥是人类的象征。他的形象已超越了以往的硬汉。在经历了胜利与失败的撞击,生与死的考验之后,他仍然能直面人生。在经历了人生

的搏击之后,平静的情绪下面是更深沉的思索,预示着一种新的抉择,是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在新的层次上的把握,他的精神世界在新的生活经验中达到了新的平衡和成熟。这其中蕴含一种哲学,就是人类命运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将何去何从? 在海明威看来,人必须有一种力度和硬度,一种穿透困难和障碍的韧性,才能在那个残酷冷漠、到处鸣响着丧钟的社会中生存,才能和自然、社会抗争,才能摆脱掉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的心理留下的创伤。因此桑提亚哥是人类的象征,是人类不屈从命运、不可以被打败的理想精神的象征。他捕鱼的过程是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命运的一种象征。综上所述,海明威丰富的生活积累,小说中简洁而富有深蕴的语言象征手法的运用,集中体现了他“冰山原则”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对美国和世界文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定稿)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

海明威评价老人与海

赏析:海明威《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海明威教案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后感

海明威老人与海读书笔记800字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