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文《我最好的老师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2:2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最好的老师

一、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句话上:“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也就是说作者一开始认为怀特森先生不算什么老师!从算不上老师到最好的老师,从非常气愤到十分佩服,这前后评价和情感如此截然不同!我就从情感冲突入手解读这篇文章,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对冲突充分激活文本。再从学生角度去推想,怀特森先生开始时种种不可理喻,应该不难理解,因为这和他们原有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而要感受到“这样的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则需要完全了解他的用意。在这两大板块之后,怀特森先生教给我们怀疑主义已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心田,我又想到应该增加一个拓展设计,我让学生重新设计课堂,让质疑充满这一崭新的课堂。又通过想象,我对朋友说了什么话,来检验学生对怀特森用意的理解,提升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对老师的评价从“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截然相反的转变。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三、学习重点: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学习难点: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侧面——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四、课前准备: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重点句子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大卫〃欧文所写的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一篇文章《我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指名读、齐读词语:

侃侃而谈

故意编造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饶有兴趣

增长见识

接近真理

终身受益

(2)同桌分节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预习情况反馈给老师;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写的是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他在课堂上把错误的动物学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们测验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说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认为课本 和 老师就永远正确。)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二)找出矛盾冲突点

问:作家大卫、欧文认为谁是他最好的老师啊?(怀特森先生)

错了吧?作者觉得 怀特森 先生连个一般老师都算不上,不信,你读读这句话。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

再把课题和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要说的,要问的吗?

为什么对 怀特森 先生前后的看法怎么会有如此大差异呢?

(三)质疑: 怀特森 先生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

1.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1)指名读,读出什么感觉来了?(生说)

(2)看来 怀特森 先生不算个好老师,对不?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老师呢?请读课文

1、2小节,找出他是怎么样的老师?

2.出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1)指名读

(2)默读1-2小节,哪些读出“出人意料?”

3.出示: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1)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

(2)还有哪些字眼让你体会到作者的惊讶来?(竟然)

(3)作者为什么“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读出全班同学的那份惊愕来。

(4)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过渡:考了零分,心情如何?可是 怀特森 先生又是怎么样向你们交代的呢?

4.出示:“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是错误的信息。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

师:据老师了解,西方国家升中学是不考试的。凭的就是这张成绩单。孩子们有时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你现在又有什么感觉?

(1)对学生的心情,他会理会吗?你认为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坚持自己的观点?

(2)如果当时你也是其中一名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心情怎么样?(忿忿不平、懊恼、感觉受骗上当、被戏弄……)是的,教室里肯定是一片哗然,带着你刚才说的心情,说说想法。

小结:与其说是对成绩不满,还不如说是对老师的师德、老师的人品提出了强烈的质疑、抗议。因此大家怀疑——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读出语气)

(四)探究“最好”

1.同学们,书读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师,与其说他个性十足,不如说他用心良苦。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出示: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他如此用心,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1)“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睡大觉吗?为什么? (2)“挑战”——是呀,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3) “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

2.出示“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我们要尊重书本,但不要迷信书本;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读——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能把“迷信”改成“相信”吗?说理由。

(2)古往今来,正是人们一个个对书本的打破,对权威的推翻,才有了这个社会的不断进步。课件呈现,解说:

哥白尼坚持自己的“日心说”,之后的布鲁诺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烧死的伟大牺牲。

伽利略的落球实验已是家喻户晓,他揭示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落会同时落地的事实,但他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

(3)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质疑,不要人云亦云。生出示名人名言,读。

(五)拓展延伸

1.想象:如果当时同学们不迷信老师,课堂上又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呢?

2、同学们,这就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全部,这就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当我的朋友这样评价我的老师时,出示:“他怎么能这样来糊弄你们呢?” “不,你的看法错了( )。

请写下你反驳他的理由。

交流。

(六)总结收获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七、板书设计

21、我最好的老师

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算哪门子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 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优质教案

语文《我最好的老师 》教案
《语文《我最好的老师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