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

《红楼梦》

1.《红楼梦》总体介绍

文体: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章回:120回(后四十回高鹗续)

作者概况:《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鹗)所作。

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自幼在“锦衣玉食”中长大,后因家族经历重大变故,经历了许多挫折,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②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主要内容: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品简介:《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人物性格:

①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

②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才情出类拔萃。 ③薛宝钗:怡情大方,乐观宽厚、才华横溢。

精彩章节: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2.《红楼梦》知识积累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小练笔:

1.“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

》中的农村妇_____________说 的逗笑他人的话。

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_____________,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_____________,最

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_____________。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

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总体介绍

文体:长篇章回体小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作者概况: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内容:以魏、蜀、吴三国的兴衰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拥刘贬曹”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们渴求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表现了重义守信、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人物性格: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肃: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精彩章节: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兵败走麦城,空城计,白帝城托孤。

2.《三国演义》知识积累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

歇后语

①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③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④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三顾茅庐”来自于“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来源于“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3.《三国演义》与“三”结缘

①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②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

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 国演义》第五回。

③三让徐州: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④三顾茅庐: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⑤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⑥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⑦三足鼎立:三国时期蜀、魏、吴三个国家

⑧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⑨三雄:奸雄——曹操;枭雄——刘备;英雄——孙权 ⑩三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官渡之战: 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 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 3 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军。

《水浒传》

1.《水浒传》总体介绍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阅读感受: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2.《水浒传》知识积累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共有108将,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中有 108 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吴用的绰号是智多星,也被称为“赛诸葛”,卢俊义的绰号是玉麒麟,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鲁智深的绰号是花和尚,李逵的绰号是黑旋风,武松的绰号是行者。

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① “母大虫”顾大嫂 ② “一丈青”扈三娘 ③ “母夜叉”孙二娘。 歇后语。

① 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都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吴用。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西门庆,被

武松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蒋门神,被武松所杀。

《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鲁智深,“醉打蒋门神”的好汉是武松

《西游记》

1.《西游记》总体介绍

作者概况: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孙悟空形象: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猪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1]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新)

六年级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四大名著基本文学常识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普及题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练习(定稿)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普及题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带答案

七下文学常识大盘点

中学生必知的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优秀)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