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业局长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树立“生态立县”理念

努力实现全县林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立县之本,是加快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立县的核心是生态经济立县。围绕生态抓经济,就是要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资本和经济发展优势,着力抓好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等经济体系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2006年县委、县政府总结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历程,针对我县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地理经济环境特殊等实际,确定“生态立县”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变区域优势为经济优势,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生态环境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重要的位置;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我县在生态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总体上看,我县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生态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全县上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由于我县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 1

带,随着气候的变暖,水土流失仍在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不断下降,河流断流,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随着一些环境污染也给生态带来了极大影响,原本脆弱的生态和极少的森林植被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林业生态建设基本经验

1、确立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保护事业,坚持把林业建设放在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把加强林业建设作为扭转生态恶化严峻局面、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林业发展。

2、以林业重点工程为龙头推动林业快速发展

三大林业重点工程是我县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是推进全县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林业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从而将局部造林、常规发展,逐步转向整体治理、快速推进,全面推动全流域林业建设健康、协调、快速的发展。

3、深化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以工程为载体,科技为先导,机制创新为动力,落实了“四荒地”拍卖、延长承包期以及“谁造谁有”等一系列林业优惠政策,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落实投资对象放开、投资渠道放开、经营方式放开的林业政策措施,靠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全民参与,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建设格局,为推动林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提高营造林成效

多年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宜造则造,宜封则封,造封结合。根据不同地域立地条件,不断摸索抗旱造林经验,创新造林模式,重点推广汇集径流、容器育苗、ABT生根粉、吸水剂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

二、我县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造林条件差、工程建设难度大。

我县地处黄河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寒冷、干旱,造林树种单纯,成活率不高,林业建设难度很大,尤其是浅山地区宜林地自然条件更差,造林难度更大。

2、经济效益低,工程建设内在动力不足。

林业建设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护、农田防护林为主,生态防护效益显著,但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制约了经济林的发展,防护林直接经济效益低,投入与产出比值小,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3、资金投入不足,与工程建设的矛盾突出。

造林难度加大,造林成本越来越高。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费用提高,从而引起造林成本提高,实际造林费用与造林补助的差距很大,群众负担过重,没有能力达到造林整地、苗木质量、抚育管理等技术指标要求。

4、林牧矛盾突出制约林业快速发展

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导致林牧矛盾普遍存在,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的压力较大。一些地方由于林牧争地矛盾难以协调,不仅影响整体造林封育速度的推进,并且因放牧对已经造林和封育的地区产生很大破坏,已成为阻碍当地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

5、林业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全县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特点,从而使林业产业仍处于较低的简单层次,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中的作用也不很明显。

6、科技含量低,技术力量薄弱

我县气候严酷,造林技术难度大外,还存在树种选择性不强,林木生长缓慢等限制因素。尤其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行业条件限制,科研周期长,技术推广效益慢,加之用于科研、技术推广等经费紧缺,不利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三、今后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

我县林业建设要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行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以森林植被建设为主体,提高造林规模和造林质量,使全县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水源涵养林建设区

在雄先、查甫、扎巴、昂思多、二塘、巴燕、石大仓、初麻、金源、塔加十乡镇的脑山地区,建设水源涵养林。主要是加强现有天然林的保护,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分改造等措施,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建设完善的水源涵养林体系。通过加快水源涵养林改造建设,提高水源涵养林的功能等级,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水质等效益,以达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林业生态建设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恢复和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2、“三北”防护林建设区

在雄先、查甫、扎巴、牙什尕、昂思多、二塘、巴燕、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金源、塔加乡镇的浅山地区,该区为气候干旱,降水少而集中,沟壑纵横,是水土流失最为严

重的区域,建设“三北”防护林。结合退耕还林等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营造水土保护林、水源涵养林和山地农田防护林,治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逐渐恢复区域森林植被。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为中心,以小流域为单元,保护和治理并重,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3、黄河谷地农田林网和经济林建设区

在群科、甘都、牙什尕三镇黄河河谷地区,结合现有水利工程(农田灌渠工程),采用渠灌、提灌站供水,配套管网和蓄水池,进行坑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营造农田林网和大力发展经济林,在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地区,发展以干果为主的经济林,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绿化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4、森林资源保护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加快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保障林业各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管理,建立规范的林权管理制度,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严防林地资源的非法流失。

5、城镇绿化

以现代城镇森林建设理论为指导,把县城区域内的林林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建立相对稳定而多样化的县城林业生态体系。加大公路、河道防护林带建设,构建乡村、道路、河流防护林体系。通过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林木为主体的绿地,建成

森林生态网络的框架,加快乡镇绿化步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县城林业发展格局,形成一个丰富多彩、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网络体系。乔、灌、草、花配置合理,并具有鲜明的个性,为居民提供凉爽、新鲜、洁净、清香、美丽、色彩丰富的室外环境,使人们生活和工作舒适愉快;以道路、水系为线,建立其不同类型的森林风景林带,便于人们休闲和娱乐。县城及县城周边地区绿化规模6000亩。

6、森林火害预防

健全县、乡、村、国有林场四级防火指挥管理体系,保证森林火灾防治的政令和重要的信息畅通、预防和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建立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森林火灾救助体系,配备所需的森林火灾救助队伍、技术手段、装备和物资,保证在发生森林大火时,能够做到及时供应、补充和调配防火物资,从而减轻因森林火灾发生而导致的森林资源的损失,达到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森林功能的正常发挥的目的。

7、林业有害生物预防

以森林保健为中心,以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为主体框架,通过完善和配备先进的预防体系设备,运用高新的预防技术和手段,形成快速准确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决策的体系,达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全方位监测、有效防御和及时处置。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蔓延趋势,逐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以无公害防治为主,并逐年加大生物防治比例,在控制原发生面积的基础上控制成灾率。

林业局长事迹材料

林业局长个人先进事迹

林业局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林业局长供职报告

林业局长供职发言

林业局长廉政建设工作报告

林业局长表态发言

县林业局长任职理由

林业局长任职期间思想工作汇报

全市林业局长会议讲话

林业局长调研
《林业局长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