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00:5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李凭箜篌引》

【教学重点】

1.吟诵。

2.体会李贺诗歌瑰丽、奇幻的想像。 3.通感的运用。 【教学难点】

1.诗意的理解。

2.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乐声。 【教学方法】

诵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由《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导入 二 简介李贺 重点:

1 唐皇室宗亲的后裔,家道中落;

2 少年即有才名,但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只做过九品的奉礼郎, 27 岁卒; 3 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诗歌想像丰富、奇异,诗风凄艳诡谲,被称为“诗鬼”。三 吟诵诗歌

结合本单元重点,要求学生吟诵诗歌并进行交流、表演。 四 学生合作探究诗意,教师巡回指导。 重难点如下:

“昆山玉碎”——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 “凤凰叫”——如怨如诉的温婉。《韩诗外传》云:凤凰“其声若箫”。 “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从悲戚转为欢快。 师生梳理诗中乐曲的变化:

愁(哀怨低回)——悲戚——欢快——清冷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理解本诗的侧面烘托,体会李凭箜篌之声的动人。 五比较阅读

1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语的《听颖师弹琴》作比较,体会其异同。

同:都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不可视见的乐声转化为眼前之物,极具形象感。 异:李贺重在侧面烘托,极力凸显音乐效果的动人;白居易更过对乐声本身做描绘;韩愈则前一半描摹乐声,后一半侧面烘托。

2 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作比较,体会二者诗歌不同的风格。 (不求答案一致,学生只要能说出一两点不同即可。)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李凭箜篌引 教案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3课 《李凭箜篌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 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新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