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网访问芜湖市长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民网安徽频道:您好,杨市长,在安徽提到创新,就让人不得不想起芜湖,创新成了芜湖的一张城市名片。您能不能和我们谈一谈,创新是如何成为芜湖城市精神的?

杨敬农:芜湖的创新最初是被逼出来的,不得不走这条道路。去年,芜湖的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排在安徽省第二位,人均GDP在中部非省会城市居第三位,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涌现了奇瑞、海螺、方特等一批优秀企业。今年《福布斯》杂志对中国大陆129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名,芜湖位列第18位,居中部城市第一。今天的芜湖,呈现出勃勃生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但在1995年,芜湖的经济总量在安徽省仅排在第10位,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不抵债,经营十分困难,有的企业甚至走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当时芜湖市财政到年底都关不了门,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是比较低。从全国角度来看,芜湖没有东部沿海城市的开放政策,没有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资源能源优势,也不毗邻大型中心城市,没有区位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芜湖就要考虑自己的出路,怎么走才能够迈出去?

当时,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就对芜湖发展进行了全面思考和探索。大家觉得,芜湖的根本出路,就是必须要探索出具有芜湖特点的发展之路。

首先就是开放。因为内部没有资源,内部动力也不够,那么只能依靠开放,以此吸引国际国内的优质资源到芜湖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安徽省紧跟国家开发浦东战略,提出了“呼应浦东,开发皖江,对外开放”,并且明确提出,以芜湖为龙头,实行对外开放战略。自那以后,国家和省里先后批准芜湖港对外籍轮船开放,设立了芜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系列开放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芜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外来企业开始入驻芜湖,包括海螺、奇瑞。目前,芜湖已有3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并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还包括无为县的电线电缆产业,都是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引智进来的。

在开放的过程中,芜湖当时引入了很多企业。但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很多企业存续时间不长。原因很多,其中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品牌优势。

从政府层面上说,就是要不断优化环境,出台优惠政策。2008年,省里批准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芜湖是中心城市之一。2008-2009年,芜湖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同时相应配套了48个政策文件,拿出4.7亿元的自主创新资金,加强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通过这二十多年的探索,企业自身创新意识不断强化,竞争力也逐步增强。

在发展过程中,要围绕着怎样去服务企业,怎样有利于各种要素向芜湖集聚来创新体制机制。有了创新的体制机制,一座城市才会有自己内生的竞争力。对此,我们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最早发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最早推行医药分开,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规范收费行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等,通过这些措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我们不断地总结、思考、反思:在各个领域当中,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是什么促成我们取得今天的成果?

芜湖人总结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即“开放、诚信、务实、创新”。刚才讲的是开放。其次是诚信。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一个政府,无信则不立。再次就是务实。要靠一届一届的党委政府,一代一代的芜湖人民,务实、扎实地去推动。发展也在于全市人民共同的务实作风。最后就是创新。任何一个城市,在她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就必须要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根本就是要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就是有利于科学发展。

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东西是永远静止不动。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矛盾对立的时候,要善于把握主要的方向,就是芜湖要科学发展,要让老百姓收入越来越高,要让市民有自豪感和幸福感。这就是我们推进创新需要坚持的一项基本理念。

人民网安徽频道:我们也知道芜湖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中坚力量,建设三年来芜湖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杨敬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第一,芜湖形成了自己的四大支柱产业。一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奇瑞为龙头。奇瑞是中华民族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能力在中国自主品牌中位居前列。围绕奇瑞,有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芜湖集聚,去年汽车工业产值达到638亿元。二是材料产业,主要是以海螺(集团)为代表,海螺水泥和熟料的产值现位居世界第

二、亚洲第一,海螺PVC型材的产能居全球第一。另一个企业是中央企业新兴铸管,由原芜湖钢铁厂重组而来,现拥有世界一流技术,年产150万吨大型球墨铸铁管的产能。还有生产铜线、铜材的两个上市公司。这几个龙头企业,带动了芜湖的材料工业版块,去年的产值为711亿元。三是家用电器产业,以美的和日立这两个企业为代表。去年的产值是298亿元。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占到芜湖工业总产值的72%左右。今年我省进行区划调整,将无为县划归芜湖市。无为县的电线电缆产业去年产值达到252亿元,在中国四大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位居第二位。所以说,芜湖现在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芜湖迅速壮大。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283家,近三年净增13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6%,近三年提高8.2个百分点。

第二,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知识产权。近三年,芜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分别为15344件、7639件,年均分别增长55%和105.5%,总量和增速都位居全省前列。2008-2009年专利申请量保持全省第一,2009年专利授权量居全省第一。4家企业(奇瑞、博耐尔、新兴铸管、盛力制动)进入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十强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22家。今年1-8月份全市申请专利5973件、授权专利5127件,同比分别增长67.7%、127.2 %。特别可喜的是,我们8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科研成果、科研人才都集聚在企业。一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首先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决定一个城市有没有活力。

第三,表现在人才的集聚。自主创新,归根结底是靠人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就是把最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关键是靠企业家来发挥它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为进一步加速创新创业人才向芜湖集聚,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出台了“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培育1000名人才,每人奖励3万元;出台了“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连续五年每年奖励100万元,培育100个“小巨人”;出台了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推动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可以技术入股,给各类人才以10-8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补助费,1000-8000元的月生活补助费。通过这些,吸引人才集聚。去年,全市吸引中高级人才1.2万人,目前累计培养和引进人才35万人。

第四,芜湖市已打造了创新发展的良好平台。现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1个,拥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人民网安徽频道: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真的是感受到了芜湖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正越走越远,思路也越来越开阔,那么您认为芜湖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呢?

杨敬农: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没有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坚持对外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芜湖的发展成就。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安徽省委、省政府对芜湖发展高度重视,为芜湖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2008年,安徽省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芜湖是中心城市之一。去年初,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行“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战略。就是以沿江城市为发展轴,强化了芜湖在皖江城市带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位。芜湖与合肥一起,被确定为示范区“双核”城市,反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芜湖的重视和期待。今年7月,国家批准芜湖享受中关村的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非常高,体现了中央和省里对芜湖的关心支持。

其次,得益于历届芜湖市委、市政府和历代芜湖人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傻子”年广久,九十年代奇瑞的尹同耀,海螺的郭文叁,华强的梁光伟和李明,还有新兴铸管的王桂生,一代代的芜湖人,正是凭着敢为人先、积极创新、脚踏实地的这股干劲,一步一步努力走过来的。

第三,得益于企业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企业家是当今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

人民网安徽频道:您刚才说芜湖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之一,它同时承担着“承接”和“创新”两个责任,您觉得芜湖是怎么处理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升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杨敬农:实际上,我们讲创新是一种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是对外开放。芜湖的城市精神是“开放、诚信、务实、创新”八个字,这是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自主创新,必须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开放。比如说,奇瑞在自主研发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内国际合作,在开放过程中吸引人才,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通过开放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又通过开放、技术合作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今后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就是招商选资。我们要瞄准世界500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就是要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服务平台。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将是芜湖长期要坚持的发展战略。

人民网安徽频道:在芜湖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您有哪些心得体会,下一步芜湖将有怎样的打算和计划,能不能跟我们的网友分享一下?

杨敬农: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到芜湖视察奇瑞、海螺的时候,就教导我们: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增添发展的新优势。

未来芜湖的发展,自主创新是我们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出路。我们将长期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样,芜湖才能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人民网安徽频道:感谢杨市长接受我们人民网的专访,通过此次专访我们相信也更有信心,芜湖将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有新的飞跃,芜湖的明天会更好!

人民网

昆山市市长路军做客人民网畅谈昆山发展

人民网评

人民网评

人民网评

人民网 政府工作报告

心得体会人民网

人民网评论集

人民网评论

人民网评

人民网访问芜湖市长
《人民网访问芜湖市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