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全球经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3-03 22:01: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一、2017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

2017年,全球经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出现稳定增长态势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10年至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进一步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持续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球经济的走势。在过去多年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始终是在年初对全球经济比较乐观地预测,期待全球经济出现拐点能够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在年中几次下调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2017年出现新的变化,IMF在2017年中两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016年10月预测的3.4%的增长率调高至3.6%。IMF预计,2017年全球70%以上的经济体都将实现增长。尽管最终数据还未统计出来,但是2017年全球经济3.6%的增长基本上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在2017年企稳向好的态势巩固住了。

更为关键的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呈现出稳定的复苏增长态势,即使在2016年曾陷入衰退的俄罗斯和巴西在2017年也实现了正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2017年,IMF在先后四次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16年10月份,IMF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3%,当时还有人担心,因为IMF的预测和我们的预期还有差距。但是,2017年1月16日,在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国际经济论坛发表重要政策演讲的那一天,IMF对2017年中国经济的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至6.5%。这与2017年3月份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发展预期,6.5%的增长争取做得更好,基本一致。在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政策的展望和坚定立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提出了中国一系列负责任的、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从2017年年初开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迹象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并带动了全球经济。对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超过十万亿美元的中国,IMF一次性上调经济增长预测0.3%,确实反映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和信心。当时,IMF刚刚结束了与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IMF就中国经济形成三个判断,一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非常重要并取得可喜成果;二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始终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中性;三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IMF对中国政府重视IMF的建议,强化金融监管,特别是对隐性债务处理的一系列措施感到鼓舞。因此,IMF在2017年1月16日上调0.3个百分点,并在2017年中又连续三次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到6.8%。2017年中国经济同全球经济紧密融合,中国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量做出重要贡献。IMF测算,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新增增长的贡献率是34.6%。

对于2017年全球经济新增增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贡献率接近10%。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政策转向内顾,强调美国优先政策,退出TPP协定,退出巴黎协定,重启北美自贸协定等一系列去多边主义的经济政策。特朗普政府重点立足于在双边基础上重新谈判,争取美国最大利益,从而实现美国的再次伟大。尽管对特朗普政策的评价仍旧众说纷纭,即使在美国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政策分歧,但是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基于民粹主义,保护美国所谓铁锈地区工人利益,因此在选举过程中,吸引了选民,赢得了选票。

在2017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对全球新增增长34.6%的贡献率上,更体现在提出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发挥引领全球经济政策的领导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向世界提供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让世界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是应该共同努力争取实现的政策目标,认识到中国力量。

(二)国际贸易回暖

2017年之前的五年,尽管全球经济一直低迷乏力,但全球贸易增长仍一直落后于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这种状况发生改变。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3.6%,与全球经济增长持平,一举改变了过去五年全球贸易增长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态势。这个转变非常重要,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全球贸易是各国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条件。现在的关键是怎样保持住这一发展态势,防止一些反经济全球化和一些政策自顾倾向打断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这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也正因如此,倡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影响至关重要。

(三)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

2017年,全球主要矿产品和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产品的价格,企稳回升。石油价格在过去几个月保持在60美元每桶上下浮动。这对所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和石油进口国来说,都是可接受的较好行情。如果石油价格低于40美元每桶,OPEC必将大幅度消减石油产量,以便拉高石油价格。如果石油价格高于60美元每桶,美国页岩气生产商会将会加大页岩气产量,这将压低石油价格。在供需双方博弈的过程中,目前石油产品价格的水平如果能够得到维持,将有利于2018年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IMF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好?D,预计增长率将达3.7%,比2017年高0.1个百分点。由于近期,各方面的数据比较乐观,预计IMF在1月中下旬还将对2018年全球经济预期进行微调,很可能会小幅上调,以反映当前全球经济的乐观态势。

在挑战方面,首先,伴随着当前全球贸易的改善,民粹主义、反经济全球化、部分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内顾倾向抬头,关于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讨论能否取得真正的进展值得关注。

其次,美国经济政策的外溢性值得关注。一是自特朗普政府就职以来,美国的贸易赤字还在增加,美国新的贸易政策走向值得关注。二是美国的财政政策,尤其是税制改革的具体实施虽然一方面将在短期内为美国的竞争力、劳动生产力争取到一定优势,但是另一方面这将增加财政赤字,推高政府借债。三是美国货币政策,继启动利率正常化并在2017年三次加息,美联储自2017年10月份开始大幅缩表,削减所持的国债和有抵押的企业债券,从每个月减持100亿美元开始,每三个月将减持规模翻一倍,预计到2018年10月份,每月减持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第三,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值得关注。伴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欧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在逐步减力。按照此前公布的时间表,2018年9月欧央行将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重新审议现有的每个月购买300亿欧元政府债券和既有抵押债券的货币政策。如果欧洲经济继续保持乐观复苏态势,预计欧央行将停止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联储提息缩表的同时,如果欧央行2018年9月份停止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启动利率上调进程,这必将在全球金融市场有所反映。这些都值得关注。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经济形势回顾及展望

工作回顾及工作展望

养猪回顾及展望

黄金市场回顾及展望

中国广播广告回顾及展望

铁矿石市场回顾及展望

房地产宏观政策回顾及展望

文化艺术品回顾及展望

股市走势回顾及股市展望

票据市场回顾及展望

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全球经济展望
《国际经济形势回顾及全球经济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