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献给即将毕业的学生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下面所述的问题,适合于没有太多社会背景和助力的、家境非常一般甚至是困难的大学生朋友。非常优秀的、家里有人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家境不错的(特别是富二代)、自己没有上进心的、想要毕业就创业的朋友,你们不用往下看了,下面说的对你们来说用处不大。 先说说企业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吧,可能这个是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到的。 1.工作稳定性差

这里所说的工作稳定性差,主要是指大学生喜欢跳槽的问题。现在很多朋友都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去找工作,那么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多时候都不是自己所满意的。很多朋友都会当做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跳板。这样做,有没有错?我个人认为,没有错。确实,我们的一生中不可能永远在一个企业工作,所以在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之前的工作都是我们的跳板。可是,大家很多时候忘了一点:哪怕是跳板,你也要经过冲刺、起跳、压板、弹起这么几个步骤。很多的朋友在还没有压板的时候就冲出去了,结果跳没有跳起来不说,还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

再回过头来说企业,企业花了大笔费用招了毕业生进公司,然后再花费一定的代价去培养新人(别否认,新人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运作不顺畅,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这个是事实),公司在要付给新人薪水的同时,新人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又非常有限,甚至是入不敷出,公司本来期待新人在后面的日子中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结果新人跳槽了。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甚至是N次都是这样,大家将心比心,你觉得公司领导会怎么看待毕业生?如果你是公司领导,你会怎么看待毕业生? 2.缺乏责任心,喜欢推卸责任

人不是机器,谁都会犯错。公司领导和老员工最讨厌毕业生在出错的时候脱口而出:“这不是我的错,这是XX的错”、“这不是我的错,这是XX没有弄好”、“这个是XX的工作,跟我没关系”。

“这不是我的错”,一句话就让人对毕业生朋友们印象大坏,为什么?因为你在推卸责任。无论是主观上的疏忽还是客观上的失误,扪心自问,你真的一点错的没有吗?OK,哪怕你真的一点都没有错,你跟你的同事在一起工作,人家一出错,你就跟人家划清界限,你不仅仅抛弃了你的同伴,还让大家明白了一点:你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你不是一个可以共事的人!

也许你仅仅是自然反应,也许你仅仅是害怕因为犯错而被辞退,也许„„无论你是什么理由,只要你说出了这句话,你在这个公司就没有未来!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观念,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3.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主动

很多朋友习惯于在学校轻松自由的环境,做事也是不急不火。而进入公司了,很多朋友一下子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工作,还是按照原来的节奏做事,同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惰性:把领导交代的事情在规定时间内搞定就万事大吉了,不会积极主动的去找事情来做。特别是自己很空的时候,同事很忙,宁可自己去QQ农场收菜都不愿意帮人家一把。 4.喜欢找借口

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些原因而导致工作有瑕疵,我们的上级会批评我们。而在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习惯性的说“这个因为XX原因,导致„„”“我不知道这个该这么做”„„

也许我们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找了借口,希望能够得到上司的谅解。事实上,上司最讨厌给自己找借口的人,哪怕是上司自己错了,他也不喜欢你当面给自己辩护。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最好干脆的承认自己错了,事后在找机会向领导陈述事实,请注意是事实,不加任何主观因素,仅仅讲求客观。当然,不是傻傻的承认全都是自己的错啊,背黑锅也要看情况的。 5.对工作挑三拣四

有的时候,公司安排给你的任务并不是你喜欢的,有的时候你遇到的工作不是你擅长或者你讨厌的,但是记住了:工作就是工作,任务安排给你了,你就要把任务做好,无论你是喜欢还是讨厌,无论你是擅长还是不擅长。很多朋友习惯说“这个任务我不喜欢,能不能换一个”“这个任务我没有做过,能不能换一个”“这个事情我做不好,能不能换一个”,老板想问一句“你什么都做不好,我能不能辞退你?”

不要对工作挑三拣四,因为你没有资本更没有资格去挑三拣四。你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把接到的工作好好做好。挑三拣四的下场就是:你走人。

6.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十足而又不懂得妥协,没有团队精神

现在的朋友们都喜欢标榜个性,喜欢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诚然,在生活上这没有错,没有人可以干涉你的个人生活。而在企业里面,企业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企业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犹如一个整体,所以才有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很多朋友很不喜欢企业的要求,比如说不允许染发、男士不允许留长发、需要穿统一的工作服,觉得这个扼杀了自己的个性,没有人权自由。呵呵,我理解大家的感受,不过,既然公司规定了这样的要求,就有它的道理,如果你学过管理学的话,你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话说回来,我们都是站在个人角度上来看问题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假如08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全体着装不一致,你看到了,你会怎么看?你一定会觉得他们丢了中国人的面子。这个时候你有考虑过代表团成员的想法吗?他们会不会觉得说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是非人性化的管理?

在我看来,个性十足不是坏事,我自己就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同时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该坚持原则,你至少可以在企业里面过的开心。同样,个性十足意味着菱角十足,你同样会遇到更多的麻烦和挑战。

开口闭口“我觉得„„”、“我认为„„”、“我想„„”,对于别人的意见又不听,甚至是不屑一顾的,这样的人,公司不欢迎你的。 7.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

这种人说好听点叫做“骑驴找马”;说难听点这种人叫“吃里扒外”、“天生反骨”,这种人,从古至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

而很多朋友并不是这样的人,但却有这样的表现,特别是在自己公司公开宣扬:“我听说XX公司待遇好的”“我朋友说XX公司怎么样、怎么样的”,这样的人一定走人。 8.吃不了苦的人

这个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的。请记住:你所创造的价值永远是大于你从公司得到的报酬。如果你不想被老板剥削,那么你就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成为自己的老板,自己创业吧!

至于说什么样的情况叫做能够吃苦,至少我经历过的是在场地负责公司的舞台搭建、系统调试工作,连续3天没回家,睡觉也是在地上铺个广告布,合身睡了。每天工作22个小时。其他的,我不多说了,大家自己衡量吧。 9.喜欢抱怨的人

如果你一天到晚对什么事情都抱怨去抱怨来的,那么你基本上很快就会被干掉,道理很简单:我让你天天面对一个唐僧,好话不说,一直抱怨你的问题,你觉得你受得了么?

接下来说说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心理落差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朋友在学校的时候,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出了学校,在社会打拼的时候,就会发现大家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客观、不公平。一说到是应届毕业生,对方的眉头就皱起来、脸色和态度也变得冷淡,更有甚者直接就拒绝了。这个时候,很多大学生朋友心理上就会有一个巨大的落差:凭什么就看不起我们?凭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我们是没有工作经验,可是谁又是一生下来就有经验的?凭什么连个展现我们能力的机会都不给我们?大学应届毕业生朋友会觉得非常委屈。

好不容易进入到一个企业去实习,想做点事情,认真学习做事情。可是没有人会认真教自己。在学校里面如果有什么疑问和问题,问问同学或者老师,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详细和准确的回答。而在企业里面,向老员工或者上级请教,不是被敷衍或者就是语焉不详,说得不是那么清楚。工作没有方向、没有人手把手教导,做不好还要被责备,甚至是嘲笑。一腔热情去工作,却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凉透了。结果实习结束后,也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更加没有达到留在这个公司工作的目的。最让人痛苦的是,公司对自己的评价不是那么高,付出的和得到的远不成正比。

亲爱的朋友们,我理解你们的感受,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我想说的是:请记住,在社会中没有人有义务需要对你好,也没有义务手把手耐心教导你,除了你们的父母!这个社会是现实的,是弱肉强食的。你不喜欢这个社会,很正常,没关系;这个社会不喜欢你,抱歉,你会很过得很困难。你能做的就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奢望这个社会来适应你!

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本身就存在一个落差,这个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决定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的做好心理准备,这样跳下去的时候,会比没有一点准备就跳下去要好得多——虽然还是会痛。

2.职业规划问题

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做“先就业再择业”,坦白讲,我真的不认同这样的话。为什么?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如果在毕业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这是可悲和可怕的。简单的说,职业规划就是你给制定的未来目标,你以后到底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到底想走到哪一步,要达到目标应该分为几个步骤走,每个步骤花多少时间,不说非常准确和清晰的计划表,至少你心中要有这么一个概念,否则,你一毕业就抱着个“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再看情况跳槽”的想法的话,朋友,你真的就会变成企业最不欢迎的第一种人了。

回来过头来说,在任何一个行业,我们都有一个说法叫做“在一个行业干了至少5年,才叫做专业”,当然,这样的话指的是不断的在本行业钻研的人。朋友,你随便进入一个行业,为的是混口饭吃,过个几年,你会发现这饭,想混都难了。

有个职业规划,就像夜晚行船,大海中有个明亮的灯塔一样。

所幸的是,现在大学里面也开始重视职业规划了,据我了解,下沙的水利水电已经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并且2010届毕业生都上过专业老师的相关课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下。

3.个人的定位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个人的自我认知问题。说到自我认知,其实现在还有很多的争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自我认知其实是很主观的问题,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来自于两个方面: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通过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两个都是很主观的东西,所以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很多人不是过分的自信,就是过分的自卑。我接触过太多的毕业生朋友,给我的感觉是,这两种人占据了大部分:要么是“不知天高地厚”,要么就是“前怕狼后怕虎”。

我认为,首先毕业生朋友们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这样等遇到了很多社会上对你们不客观、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状况会好很多。其次,我们应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潜力,毕竟,能够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而上大学的人(不包括掏大价钱上大学的人啊),在智力上绝对是OK的,这点毋庸置疑。而且,事实也证明了大学生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上要远远好于其他学历的员工。所以大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毕竟,哪怕是虚度了大学时光,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不?

再一个就是对于工作的定位了,大家不要奢望一步到位。什么意思呢?就是找到完全符合你要求的工作。当然,每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希望好工作的基本要求也就那么几个:有发展潜力、薪资过得去(甚至很高)、工作环境好(离市中心近、交通方便)、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工作压力不要太大、不要经常性出差和加班„„„„还有什么?大家可以帮我列举一下。全部符合要求的工作,朋友,你算是奢望了;符合大部分的工作,抱歉,你真的不够格;符合4个以上条件的,你的竞争者会很多,竞争压力大。

在我看来,第一个工作是实现我的职业规划的第一步,非常的重要。哪怕是一开始薪资比较低,而且又没有在杭州市中心,工作地点在下沙、三墩甚至是余杭、萧山,只要对我的职业规划非常有利,我干了!!!哪怕是第一年我赚不到钱,还要父母贴一部分钱,我认了!我会按照职业规划一步步的走,我不相信我这么努力、这么能吃苦,我一年后无法出人头地!!!

事实上,我就是这么走出来的。很多时候,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机会会莫名其妙的掉在你头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傻人有傻福”吧?

4、关于“凤尾”和“鸡首”的问题

我知道大部分的朋友们都是在杭州求学的,已经习惯了杭州的生活,也希望能够在杭州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如果说有个在嘉兴、台州、温州、金华等地方的工作,估计大家都不太会去的。同样,大家更加愿意去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去上班,为什么?很多朋友会给我找出很多理由,比如说“制度健全”、“待遇好”、“有发展空间”、“工作稳定”等等。其实,这说到底还是以个“凤尾”和“鸡首”的问题。

我自己也接触过几个大中型民营企业、也去过全外资企业,我个人的体会是:在这些制度健全的企业里面,想要出人头地,非常的难。

国有企业讲求排资论辈和人际关系;民营企业你要跟老板的亲戚朋友们玩玩PK;外企稍微好点,只要你拼命的表现,会有升迁的机会,在跟自己同事PK的同事,也要看你的直属上司是否欣赏你了。

而且在这些企业里面,你想要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很难,因为你的工作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招你进来干什么基本上就是干什么,很少有跨岗位的事情让你去做。特别是外企,不是你的工作就别乱伸手,否则后果蛮严重的。

反而是企业制度不是那么完善的、一个人往往要身兼数职的中小型企业,工作逼着你去学习你以前不曾学过的各种知识,对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你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你的才华,你也有足够的犯错的机会,当然只要老板欣赏你,愿意培养你,你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这个是优势,不过,劣势也很明显,因为制度不完善,如果你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好,你很容易被坏的环境给腐蚀。建议去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朋友们,你最好是在学校已经有过不少社会实践经验后再去,或者你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很不错,也有一定的自制力和雄心,你可以考虑过去。

再说工作地点了,其实人的适应性都很强的,嘉兴、台州、温州、金华等周边地区的环境真的有那么恶劣么?不然,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有问题。我一个最好的姐们儿,一毕业就去了湖州做一个4S店的销售,她在那边埋头苦干,几乎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2年后,她就从湖州杀回杭州,职位是这个汽车销售公司的浙江区市场总监。那个时候我还在跟朋友们创业,差距不可谓不大。

“凤尾”和“鸡首”,到底选择哪个?朋友们自己有数,我的建议是:人生的道路很多时候不是笔直的,偶尔走走弯路,在回头看看,其实那个弯路是我们隔着水杯看到的直路!!希望大家在做决定前,多冷静的想想。

5、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集体荣誉感

这个是一个让朋友们很不爽的话题,又不得不面对。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我们的价值观渐渐变成了如何实现自己价值,而我们的父母一辈则是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奉献,我们强调的是自己价值的提升。姑且不论孰优孰劣,我只说一个事实:最强调自我价值实现思想的美国,现在也开始鼓励大家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朋友在年轻的时候会奉为座右铭,我们80后的这辈人很多人到了30岁左右的时候才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而我们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还有句话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中国这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国家,我们的很多思想其实还是深受古代学者的影响,老百姓都是纯朴善良的,所以,当你为这个集体、这个社会付出了很多的时候,也许你在短期内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但是当你的人生低谷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会有很多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你,而且他们都是尽力的帮助你。

个人利益永远是要在集体利益上获得的,如果个人利益远远大于集体利益,你会被排斥出这个集体。如果你不改变,你永远会被排斥出集体。

人是群居动物,当人离开了集体,被排斥出了集体,TA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朋友,我的建议是:请永远不要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因为你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可能这个观点我表达的很理论化,事实上我也是很有感触,不过不知道该如何说的更好,大家可以来讨论下。

献给已经毕业的中学学生和即将毕业的

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我鉴定

即将毕业

高三励志演讲稿:献给即将高考的学生

学籍证明(适用于即将毕业学生)

致我即将毕业的学生

学籍证明(适用于即将毕业学生)

写给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

献给即将告别的橄榄绿

我们即将毕业

献给即将毕业的学生
《献给即将毕业的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