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1: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篇: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第十五章: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P279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即全民所有、劳动集体、其它公有制经济形式; 2.全有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 3.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经济外,还存在其他非社会性质的商品经济;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P281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P28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目标模式;方向:市场取向;目标:一步一步明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个环节: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微观基础; 2.加快市场体系培育,完善流通渠道;3.深化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基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主要任务: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P288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节、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P289

一、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2.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3.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4.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5.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都不可分割,内在联系;P292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义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支柱、主导力量;原因:1.国民经济命脉起支配地位;2.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3.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 1.企业中劳动的个人利益,通过企业的实现,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物质利益; 2.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但由企业占有和使用;

二、„„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P294 一节、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三、„„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一、企业的活力和企业的经营机制: P297 二节、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活力: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职工群众有凝聚力; 经营机制的内容:动力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或循环机制; 转换:1.动力—非利益向利益型;2.约束—被动向主动型;3.运转—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重要性:1.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建立和完善社义市场经济体制;3.提高经济效益;4.提高企业素质;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3.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4.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P298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 P301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 简称——三改一加强:

四、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外部环境: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P30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P304

二、„„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业和出资者)、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P304

三、„„基本内容: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P307

四、„„形式:公司制—(1.单一投资的国有独资;2.混合所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 商品流通和市场 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为货币与商品交换位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使商品从 生产领域 经过 商品流通过程 进入消费领域;

一、特点:1.以公有制的商品流通为基础;2.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们需要为根本目的;地位: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用:1.促进社义生产的发展;2.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义分配的实现;4.满足消费的需要;5.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P310

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 P311

一、„基本特征: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二、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2.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与信息、产权、生产资料等市场;

三、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P316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深化改革,3.完善市场法制;4.加强组织保障; 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一、„„本质: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决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利益服务的;

二、„„形式和渠道:现金和非现金形式;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的渠道;1.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2.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 P318

三、„„调节:

4.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监管; 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P319

一、„„价格的形成: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影响因素:受商品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经济政策的影响; 比价体系:不同部门生产的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如工农产品、农产品、工业品; 差价体系:同商品差价:如购销、地区、批零、季节、质量差价等;

二、„„体系:指整个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商品价格的有机整体; P321

三、„„管理体制:国家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各种具体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P324

一、„„初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主体,初次分配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国有企业的„„:分三部份:税金、基金、工资形式„„ 城镇集体所有„„:分四部份:税金、合作基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 农村集体—承包农民„„;分三部份:税金、公积金或公益金、个人收入形式„„ 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3.劳务费用的支付; P325

二、„„再分配: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 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二、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 消费„„:社会„„、个人„„;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图表:P328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综合性的重要比例关系,作用一致,但矛盾即积累多则消费少,积累少则消费多; 1.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积累基金保证扩大再生产,消费基金保证生活水平提高; 2.两者比例,须同国民生收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 4.„„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和个人„„的比例; 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P329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三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P331

一、„„作用和意义: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2.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4.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5.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独立于企事业之外;3.资金来源多元化;4.制度规范化;5.管理服务社会化;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基本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P334

三、„„主要内容:

一节、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及调控体系 P336

一、宏观调控的必然性: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2.„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 转变: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与完善: P340

三、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任务和目标、„„方式、„„手段、„„政策等; 二节、宏观调控任务与目标的确定

一、„„确定:基本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 1.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意义: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是:1.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2.是反映着从生产到消费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状况,利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效益;3.是市场产供销

状况的集中反映,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满足人民需要;

2.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各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及各经济成份之间的构

成和相互关系;

经济结构分为:国民经济运行结构、生产关系结构;

1.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为提前;2.增加和扩大就业,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P341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P344

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节、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一、„„方式:直接调控(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间接调控(经济手段和指导性计划);区别: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1.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重要性: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体系及作用: 特点:具有调节、核算、分配、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能; 综合利用„„:整体性、互补性、选择性等特性出发,综合利用; 2.法律调控手段: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特点;内容包括保护和制裁; 3.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协调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宏观调控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4.行政调控手段: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P348

二、„„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 四节、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由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

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由信贷、利率、汇率政策等;

三、收下政策:

四、产业政策: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