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稳健货币政策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的影响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稳健货币政策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的影响及建议 自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各级人民银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的监测,要求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量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并做到季度均衡发放贷款。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规模、节凑、增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的正常发挥。

(一)制约了支持资金的适时投放。

由于农村信用社为了在年初抢占信贷规模,元旦过后就开始突击放款,因季节性因素,大多数贷款并没有用于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受贷款增量的限制,大量闲置资金“沉睡”在人民银行,而排不上用场。以偏关县为例,2011年,春耕生产资金需求约1.5亿元,近9千万元的信贷资金靠信用社货款解决。而联社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近2亿元,有近1亿元的信贷资金因受季度增量的限制而不能发放。

(二)削弱了对“三农”的支持。

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减少,投放节凑减缓,在不能增加贷款投放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调整优化贷款结构来稳定老客户,采取收旧贷新来发展新客户。对于大多数客户只有望贷兴叹,信用社爱莫能助,极大的削弱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增效难度。

首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提高,一方面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负

债成本,增加了应付利息,相应增加了营业成本;另一方面贷款利息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客户融资的成本,降低了客户融资的积极性,加大了贷款投放风险。对于收入比较单

一、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直接影响了经营效益。

(四)贯彻货币信贷政策的难度加大。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是“三农”,而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季节性强,资金使用比较集中,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很难做到均衡发放贷款,政策限制刚性要求与资金需求季节性变化的矛盾,使农村信用社在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此我们建议

(一)一方面用好增量贷款。农村信用社严格贯彻落实央行控规模的要求,有计划的用好、用足增量贷款;一方面千方百计组织存款。通过增加存款规模,降低存贷比例,提高存款规模,增大用款额度。

(二)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增强贯彻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在压缩淡季农贷资金增量的基础上,增加农贷旺季贷款发放规模和增量。实行年度增量控制。农村信用社要下功夫调整结构,优化存量贷款结构。严控“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发放,降低房地产等政策限制行业贷款,压缩非正常贷款比重,加大呆账贷款核销比例,尽力满足“三农”和微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三)在中间收入和产品(业务)创新方面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农村信用社要把创新、推广中间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新的突破。要加大力度实现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创新的产品、业务和服务吸引新的客户来实现新的收入来源和稳定客户。

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农村信用社信贷取向

稳健的货币政策含义

正确认识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及建议

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稳健货币政策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的影响及建议
《稳健货币政策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的影响及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