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舟曲泥石流人为因素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舟曲泥石流人为因素

舟曲处于甘肃的南部,曾有“陇上江南”的说法。据当地文献记载,“舟曲山地,万山皆翠——60年代末县境森林覆盖面大,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

然而,从“陇上江南”到泥石流多发地,其间不过40年的时间,当地采伐森林累计约190万亩,“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的木材,且全县森林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面积减少,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与此同时,由于2000年后,当地陆续开发搞水电工程,仅舟曲县白龙江就规划了七个,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此后数十年间,当地群众伐木、采薪、挖坡种地,使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马东涛曾预测,舟曲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然而,这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有媒体报道称,国土部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曾派出专门调查小组对舟曲等地进行勘验,并最终建议舟曲搬迁。但时至今日,搬迁却迟迟启动不起来,而与此相反,舟曲的扩建却日盛一日。

《大河报》□梁江涛

笔者注意到,从整个报道中看,新闻发布者间接地认可了其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其一是关凤峻表示,舟曲县城原来人数很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人口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白龙江沿江两岸楼房建筑,一遇到自然灾害,容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显然,这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为因素。

那么,“沿江两岸楼房建筑”都是些什么呢?2005年,兰州晨报就曾报道说,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清水秀闻名于世,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据当时统计,舟曲县共有滑坡隐患点43处,白龙

江河谷是滑坡灾害分布最集中的地带,舟曲城区则是全县滑坡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又据8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据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整个白龙江地区的地质灾害很多,由于处在多个地震带交汇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这次灾难与白龙江沿岸采矿、修建水电站有一定的关系。”据悉,从2003年开始,舟曲县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开发水力资源修建水电站。至2007年,共有41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已建成或在建,另外12个马上就要开展前期工作。据统计,上述41个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工程合计弃渣达3834.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吨。相关专家表示:“搞水电站、工程建设、建设公路铁路,都会导致地表变形,并产生滑坡泥石流。”那么,国土部门为何不直接承认其中的人为因素呢?很简单,预防地质灾害是国土部门的分内之事,这些年来的采矿、建水电站等工程建设可都是由国土部门先审批,而且他们对水土流失等也有法定监管职责,如果直接承认此次灾害中有“人为因素”,国土部门的政绩何处安放?如果有关部门因此而“问责”,怎么办?

承认有人为因素天塌不下来。可以不问责,但不可以无视人为因素的存在,不可以不搞清楚舟曲之殇在地质构造、地震影响与罕见暴雨之外,到底有没有人祸,有多少人祸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勇敢地承认人为因素,才能警醒世人,痛定思痛,尽可能地改变这类灾难的进程,改变它的规模,改变它的悲剧成分,进而在以后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预防各种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千万别等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植被不复存在,

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暴雨挟带着泥石流滚滚而来之时,再去争论同样的话题,那样将会悔之晚矣!(总结性的话)

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在舟曲抢险救灾会议上分析了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五大与大自然相关的成因。但有专家认为,灾难背后仍有人为因素。截止8月10日下午5点,中国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是,舟曲特大泥石流已造成702人死亡,42人重伤,1042人失踪。

*徐绍史:五大自然因素导致灾难*

8月7日夜晚到8月8日凌晨,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泥石流沿着白龙江滚滚而下,沿排洪沟两边的三个村庄很快被冲垮,舟曲县城一块长5公里,宽500米的区域被夷为平地,那里居住的2000人,300多户人家遭掩埋。中国军队几天来在那里展开了大规模的紧急营救行动。 (主要的原因)

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8月9日举行的舟曲抢险救灾紧急会议上分析了这次灾难的五大成因:

一是地质地貌的原因,舟曲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该地区岩体风化严重,地质地貌非常容易松散烘d碎,形成地质灾害;

二是5.12地震波及舟曲,强烈地震震松了山体;

三是因为气象,今年上半年西南地区大旱,这令该地区山体收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得原本松散的岩石、山体更松散;

四是瞬间的暴雨成为这次泥石流灾的直接诱因;

五是地质灾害自有的特征,有其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

*暴雨引发地质灾害隐患*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曾经沿白龙江做地质考察。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说,舟曲县城北边有两条沟,历史上多次发生泥石流。据相关统计,在过去200年间,舟曲县城北边河沟三眼裕曾经发生过大约11次较大型的泥石流。有专家称,日前发生的这场灾害是中国历史上泥石流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范晓分析的舟曲泥石流灾害成因与中国国土资源部长分析的有不少相同之处,其中有舟曲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地形陡峭、岩石破碎、山体松散、堆积物质较多等。同时,范晓也认为,8月7日晚间10点左右下的那场暴雨是这场泥石流的直接诱因。

*范晓:人为因素加剧灾难的风险*

不过,范晓提出了一个中国国土资源部长没有提到的成因,那就是这场灾难背后的人为因素。

他说:“最近几十年它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是比较严重,所以造成很多植被的破坏。因为人类的一些活动,包括森林砍伐,包括交通的建设,因为是在地形很陡峭的山区,本身它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所以这样大规模的人工活动对环境肯定是有比较严重的影响。”

*陇上小江南变泥石流多发区*

舟曲被誉为甘肃的“陇上小江南”。上海东方早报摘录舟曲县志的记载,“上个世纪中叶前的舟曲县,境内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滔滔白龙江横贯县城全境,宛如一条飘逸的哈达将舟曲打扮得十分秀丽。”

东方早报的文章认为,舟曲泥石流惨祸背后有人为因素。文章说,经大跃进、学大寨、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一类的瞎折腾,再经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等对大自然的一系列无节制索取之后,舟曲县自然地理生态遭到了反复摧残,最终弄得山川裸露、水土流失,洪涝、滑坡、泥石流年甚一年。文章说,“长期悬在舟曲县城近5万居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可遏制地出鞘了。”

*重大地质灾害考验政府检测预警机制*

(对政府的建议)

地质学家范晓援引一个统计数字说,从1950年到2000年期间植被的破坏很严重,白龙江上游森林面积减少了大约70多万亩,坡度在40度以下的土地基本都被开垦。耕地不断扩大,加速了水土流失。

范晓说,舟曲现在是个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县城,因此,城市的规划中,建设泥石流的拦截与排导工程都显得特别重要。他还强调要建立检测预警体系,加强平时演练、灾时民众自救的必要性:“因此从下暴雨到泥石流下来,这次还是有两个多小时,如果一下暴雨就进入警戒状态,随时可以疏散(居民)。他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检测预警体系。”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人类生存的基本。范晓说,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环境的容量。无限制地扩张,不给地质灾害的发生留下一条通道,就会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舟曲泥石流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舟曲泥石流(定稿)

舟曲泥石流的思想汇报

8月舟曲泥石流思想汇报

舟曲泥石流人为因素
《舟曲泥石流人为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