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学学术年会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4 01:59: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化学学术年会有感

怀远县荆涂学校唐海艳

2011年10月27日—10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在黄山市举行的2011年化学学术年会。参加的大会的是来自全省的400多位中学化学教研会理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及各地市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骨干教师。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了解化学学科最新前沿动态;大陆化学教育与美国、台湾化学教育比较以及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及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考等热点话题。会务组精心安排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10月28日上午8点整,由省教科所化学教研员夏建华教授主持,大会在黄山市豪泰大酒店五楼一号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

大会开篇曲是由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学院陈祥迎博士主讲《纳米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陈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带领台下中学化学教师了解了目前化学最前沿的科技——纳米材料。尤其在了解了Nanoverh选出的2010年纳米科技10大亮点,例如:采用磁性物质Fe3O4和纳米梭传输药物,就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硅芯片植入活细胞可以作为细胞内的传感器;纳米发电机以及纳米仿生技术等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禁要感叹化学科技如此神奇,化学的发展前景如此辽阔,可以为人类未来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利益。

陈博士带领我们了解了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固然令人震憾,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安师大附中的曹淑芳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美国中学化学教育考察研究报告》,给我们介绍了发达国家化学教育的新理

念。曹老师是安徽省唯一一位由教育部层层选拔派往美国进行为期8个月教育考察的化学教师代表。通过深入了解美国各类学校包括公立、私立、大中小学、城市、农村以及补习学校等的教育方式,通过深入了解课堂教材、学生以及课程设置,学生评价方式等全方位感受美国化学教育的最新动态,从报告中体会到教育折射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曹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幅在学校学生排队的照片让大家猜这是在排队干什么?大家议论纷纷但谁也没猜到这是在排队上厕所,也是美国在小学教育中加强秩序教育的一个体现。

以课程教学上来看,美国的课堂教育表面上看起来节奏慢,以动手做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教学相对较少,而教科书则侧重理论知识以及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很多时候老师会带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我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教师会让学生去探究一下一杯水中投几枚硬币水会溢出,做完后画出柱状图,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我们小学教育中也有类似的地方,但我们更多的是教师讲授而很少让孩子动手去做,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就会更有效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说中国学生会考试,美国的学生会实践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造就的必然结果。

曹老师介绍的美国教育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一般程序是小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中学进行循序渐进地透彻研究→高中毕业设计活动(时间安排—问卷调查—作品—答辩)→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也就是说高中毕业后的学生就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学术课题研究了,而这是我们的教育中从来未涉及的(或

许有教育较发达地区有涉及)。更不要说让学生完成课题研究了。当然任何一种教育无法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美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应试教育进行着。不管是布什的政策还是奥巴马的政策以及应试教育和教师评价改革都反应了是为了思考而学还是为了乐趣而学的道理。当然正如曹淑芳老师所说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杨明生校长被安徽省选派到台湾考察学习20天,他为我们做了《大陆与台湾地区高中化学课程比较研究》的报告,杨校长用“三小一高”形象地说明了台湾的学校小,面积小,班额小及教师学历高的特点。另外,杨校长将台湾的高中化学教材考试纲要以及课程标准与大陆进行细致比较,列举出一些台湾特殊的教育词汇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了解了台湾地区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劣所在。

针对大家最关注的高考,会务组还特意邀请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江家发先生做了《高中、高考、高校——以化学学科为例》的报告。另外还有省中学化学教研会理事,屯溪一中特级教师胡征善老师作了《化学:高考命题与课改教改——三年安徽理综化学试题综评及对中学教学的启迪》的报告

上述报告中,两位专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高考命题的一般规律,为年轻化学教师的教学起到非常良好的指引作用,更好的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

参会的初中化学教师也从宣城地区教研员徐泓老师的《新课程中考

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迪》那里取到了不少真经。徐老师通过对中考题型与新课程标准相链接分析,发现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大胆摒弃新课标中不涉及而老课标中比较重视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细致地了解即将于明年问世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徐泓老师将新课标中的一些变化作出明确指导。接着徐老师对我省三个地市的中考试卷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为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明确了方向。

“用最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这句经典话语是淮北西园中学特级教师周开军老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的报告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周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课堂教学问题用案例为载体进行了剖析。他把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过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反复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当他把一些实际案例展现出来时,很多老师都在小声议论“啊,我也遇到过呀!”是的,大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相似的突发状况,但我们很少有把它们记录下来,反复推敲,不断思考改进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勤于思考,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化学作为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科,有了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来辅助实验教学。合肥一中的杨银光老师在《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就展示了最新的掌上可操作技术。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种实验,使实验可以脱离实验室随时随地进行。使实验更加现代化、简易化,实验结果自动显示,可以给学生清晰明确

的结论。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在体会化学实验的真实情景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当然,手持技术也存在着诸如经费、仪器配套、仪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应用创新设计以及如何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杨老师还为我们推荐了相关书藉供以学习。

科大附中的戈益超老师以2010年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的六节公开课为载体作了《新课程标准下化学优质课教学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年轻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如何把握,怎样合理使用多媒体实验,怎样以各种比赛为契机,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大会的亮点所在就是在夏建华教授主持下,与会教师进行自由发言,提出很多切合实际的问题。例如初高中衔接问题,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安排不当的问题,等等。最后,夏建华教授作了《追求卓越——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报告。提出教师的三重境界,化学发展的六个方向,还重点阐述了如何快速成为一个优秀化学教师的方式。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发展,才能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

今年的化学年会议程圆满结束了,在这里,我们开阔了视野,不仅了解了最前沿的化学科技,最先进的化学教育方法和实验技术,也学习了实用的中高考教学方法。思想得到了升华,我会将所学知识转化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

第八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 主持词

技术管理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主持稿

学术年会论文格式

学术年会协议书

学术年会考察报告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开幕词

化学学术年会有感
《化学学术年会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