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个无腿残疾人艰难的创业成功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3: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http://www.daodoc.com/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赚到钱。

一位商人在公路旁开了一家饭店,菜味鲜美但价格非常便宜,因此每桌饭菜约亏10多元,生意火爆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食客说这样的饭店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关门。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饭店不但能坚持下来,而且还增开了一家分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为什么?原来这位商人在附近农村开办了养鸡场、养猪场、养鱼场,此外还种了几十亩蔬菜,但农产品经常滞销。开了饭店后,农产品往饭店送,用农场的盈利填补了饭店的亏损。

在用几间民房改装的车间里,李老板有条不紊地安排着40多个工人生产时尚的无顶太阳帽。这个开足马力的作坊,一天可以生产出20万个太阳帽,它们经过贸易商的中转后,全部挂进沃尔玛的卖场里。 0 f$

李老板知道,自己这个看起来工序简单的太阳帽,一旦挂进“天天低价”的沃尔玛在欧美的超市里,身价将几倍甚至10倍以上飙升,但是李老板的定位却是一个帽子只赚一分钱,这就是他能跟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做成生意的关键。

金洲公司以每米11-12元人民币把布供应给香港的贸易公司,香港公司把布转到泰国一家服装厂委托加工,再把成衣(如衬衫)以3美元(约25元人民币)价格卖给沃尔玛,沃尔玛挂到美国商店售卖的价格一下子上涨到30美元(约合240多元人民币)甚至以上。抱怨归抱怨,金洲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这个卷走其工厂30%产量的大客户,这间接的供货关系已经维持了8年。说到底,是金洲公司依然还觉得有利可图,一年30万美元的利润对于一个百人小厂并非可有可无。

一个打火机的利润只有5厘、1分钱,真的能制造“暴利”吗?当然能!2004年,一家叫茂盛的小工厂的出口量达9000万支,利润为90万元。5厘、一分钱打天下的首要原则就是抠成本,根据自身的实际运作成本来抠,而不是盲目地缩减工人、工序。茂盛厂又是如何计算“微利创暴利”的这笔账呢?主要一点是厂子所在的农村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地租便宜、劳力集中。

人称义乌是一个“全民皆商”的城市,每一个人都在想着赚钱,小学的课本中专门加了一本《义乌的城乡贸易》。更让人感慨的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赚到钱。本地的、外地的,还有外国的,都在义乌寻找着他们自己的淘金梦想。

“这里的小商品为什么这么便宜?”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许多初到义乌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对此,义乌市委宣传部长陈秀仙说:“价格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有力手段,同一类同一质量的商品,在义乌要便宜50%甚至更多,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就是能够始终在全国乃至世界上保持着超低的市场价位。”一件衬衫5分利,一双袜子几厘利,这样的生意恐怕搁在哪里也没人会放在眼里,但义乌人不但放在眼里,而且极为乐意接受这样的生意。就是这起不起眼的交易,义乌每年不知要走出多少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沃尔玛、戴尔眼中的义乌„„

四年前,我们曾为义乌小商品市场作过咨询,我带专家到义乌作过多次调研。此后,我们与义乌一直保持联系,也多次到过义乌。

我对义乌的总结是,从买全国、卖全国,到既买全国也买本地,既卖全国,也卖全球。

义乌小商品市场(又称中国小商品城),以前所经营的商品主要是小商品,现在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是无所不有;以前是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现在产品都是货真价实,其中不少是精品。 \' C# R7

以前,义乌本身没有什么工业,所经营的产品都是来自温州、广东、福建等地,义乌只不过是一个大卖场。

后来,许多产品逐渐转向在本地生产。义乌由一个纯中介性市场变成了产地市场。现在,义乌市场所销售的产品,本地生产的占到40%.义乌市场年交易额约500亿元,本地生产的约200亿元。也就是说,因为有市场,带动了本地的工业发展。

至今,义乌小商品市场每年出口交易额约300亿元人民币,且逐年大幅度增长。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外商采购商品,有200多家外国公司常驻义乌将义乌的商品批发到本国销售。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成了地道的国际市场。我甚至在考虑,有了义乌市场,还有没有必要年年办广交会。因为义乌市场已经是天天开门的“广交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人生指南励志网」www.daodoc.com 原文链接:http://www.daodoc.com/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之道有二:

其一,成功之道在于三低,即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所有到过义乌的人,都对义乌的东西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便宜,便宜得你不可想象。过去,义乌商品价格低主要来自于大批量采购,大进大出;现在,既有大进大出,又有本地生产。本地生产成为支持低成本的重要因素。而税费低又来自政府对商家发财不眼红。一个摊位,15年前的管理费是800元,现在商人发财了,年经营额上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管理费还是800元。我们常说雁过拔毛,全国各地的“雁”飞到义乌后,义乌的政府几乎不拔毛,因此,这些“雁”又可以远走高飞,飞到世界各地。我国许多地方市场为什么垮掉,就是因为当地政府拔的毛太多,全国各地的“雁”飞到那里,毛都被拔光了,飞不动了,只好卖给当地老百姓,结果,批发市场成了零售市场,成了掏本地老百姓口袋的市场。

其二,成功之道在于商人。去年,西部某市政府提出,要将该市建成西部的商贸中心。该市的市长还带我参观了两个大市场,每个市场都投资

七、八个亿,装修档次不低于五星级酒店。见此状,我跟市长说,“市场不是建出来的,是跑出来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不是因为房子建得好,而是因为有一大批特别能吃苦、非常能干的商人。正是这些商人将全国各地的货物集中到了义乌;也正是这些商人,将这些货卖到了全国各地,全球各地。因此,市场建设的奥妙在于培养商人,保护商人。

本篇文章来源于「人生指南励志网」www.daodoc.com 原文链接:http://www.daodoc.com/鄢丙武:无腿走出闪光足迹

发布: 2010-12-29 09:55 | 作者: 陈群 编辑:古月 | 来源: 恩施日报 | 查看: 45次

2002年8月,在北京打工的利川市忠路镇龙塘村三组青年鄢丙武,因车祸失去双腿。可他对生活并没有失去信心,他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开店、摆摊、创办农牧企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先后被州、市评为“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

鄢丙武和妻子在梨园疏果。 通讯员 钟代高 摄

记者 陈群 通讯员 钟代高

上京寻梦,不料失去双腿

今年28岁的鄢丙武,出生于利川市忠路镇龙塘村三组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岂料,在高考这一关键时刻,他却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经过一段痛苦的思想挣扎后,鄢丙武决定:先学驾驶技术,然后到大城市去闯荡,干出一番事业。

2001年秋,鄢丙武拿到了驾照。他征得父母同意,便收拾起一个包裹着美好憧憬与梦幻的简朴行装,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

几经周折,鄢丙武在一家水泥制品公司找到了工作,并谋到驾驶货车的“美差”。公司业务繁忙,对驾驶员实行的是“三班倒”,虽说他的工资不高,但他却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都是超额完成运输任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2年8月14日凌晨4时许,鄢丙武驾驶着满载河沙的大货车,行驶在进北京市区的高速公路上,不料一辆大货车因故障停在路中间,由于没有设置任何标志,他驾驶着高速行驶的货车直冲了上去。紧要关头,他果断地将坐在副驾驶室的同事一脚踢了出去,而他和驾驶的大货车却重重地撞上了停在路中的大货车。

被鄢丙武踢出车外的同事安全无事,但他的双下肢被夹在两辆货车中间,双腿严重受损。事发后,他先后被送进3家医院救治,都没能保住双腿。从此,他成了一个无腿的“半截人”。

年纪轻轻就失去了走路的腿,鄢丙武的精神几近崩溃,他曾多次想到一死了之。在北京住院期间,他以伤口痛睡不着为由,每天找医院拿安眠药,并偷偷放在床头柜里,想着等药多了自己了断。一周后,在此护理的父亲鄢宗林无意中发现了儿子的“秘密”,顿时气得直跺脚:“丙武,你怎么这样糊涂呀,脚断了手还在嘛,你死了我和你妈怎么办呀?”年过半百的父亲噙着泪水,重重地给了儿子一记耳光。两个月后,伤口已愈合的鄢丙武被父亲接回老家,他从此开始了轮椅上的生活。

扬起风帆,坚持创业自立

要强的鄢丙武,每天坐在轮椅上,脑海里总是回响着父亲在北京冲他说的那句话:“脚断了手还在。”从此,他暗下决心:“我必须‘站’起来,靠健全的双手自食其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2003年1月,鄢丙武请父亲陪同乘车来到利川城,利用交通事故的赔偿款开了两间小百货商店。虽说靠商店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但他却不满足于仅仅解决温饱问题,他有更多的想法——从事手机修理业务等。随后,他走进了一所电子学校,学习了4个月的手机维修理论知识,随后又只身前往浙江,花了半年时间学习实践。

2003年冬,鄢丙武在利川街头支起了手机修理小摊。由于利川城从事手机修理业务的人多,他的生意并不乐观。于是,他只身一人“西征”闯入雾都重庆。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很快小有名气,不少市民绕道前来找他维修手机。

重庆的手机修理市场大,客户多生意好,鄢丙武没有忘记家乡的一些残疾人朋友。他打电话先后叫去了8名残疾人,免费教他们维修手机的技术,并租了一套房子供大家居住。

每逢佳节倍思亲。2008年春节前夕,已在重庆市打拼了4年的鄢丙武,觉得自己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不仅靠双手养活了自己,还有了一定积蓄,应该回家与父母团聚一下。他索性买下一辆残疾人代步车,并亲自驾驶回家。

春节期间,曾经思考过创办农牧企业的鄢丙武喜获一则信息,有人在都亭办事处大塘村租赁30年的28亩梨园欲转租。他赶紧来到这里考察论证,发现这里三面环水,土肥水丰,距利川城仅8公里,是发展果树和养殖生猪、长毛兔、鸡、鸭的理想之地。他便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与前承包人达成了长期转租协议。与此同时,他根据这里的地形地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桃花岛”。 为了让“桃花岛”尽早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鄢丙武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近20万元,又争取市残联投资10万元和向市劳动就业局贷款10万元,很快修建了2座通岛平桥、3间生活用房、2栋可养1000只长毛兔的兔栏、2栋可养200头生猪的猪栏、2栋可容10000只鸡鸭的鸡鸭圈和1条全自动家禽孵化线。去年下半年,他实现产值5万多元。

大义助残,把爱献给更多人

“鄢丙武的确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好青年,他不仅实现了自我生存与致富的‘神话’,而且还以一颗滚烫的善良之心去救助其他残疾人。”这番评语,是利川市残联理事长杨开怀日前所说。熟悉鄢丙武的人都知道,只要有残疾人找到他,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也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异乡的,他都会满腔热情、竭尽全力去帮助。

2008年8月的一天,一名曾姓残疾人与一位顾客发生纠纷,竟然遭遇对方毒打。鄢丙武听说这事后,立即赶到现场声援,主持公道。在他的努力协调下,打人者及时将曾姓残疾人送进医院治疗,并主动赔偿了8000元。

去年夏天,一名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代步车,没注意跑上了刚铺的水泥路面,将路面压出几道印子,施工队的工人们将其代步车扣下,说要他赔偿损失。鄢丙武得知此事后,不顾双腿截肢部分裸露在外,忍着剧痛走到施工现场,不耻上前向施工人员赔礼道歉,请求他们多多包涵和谅解。施工人员见鄢丙武的双腿截面被石子划得鲜血直流,无不为之动容,立即将扣下的代步车还给了那位残疾人。

凉雾乡小青垭村十三组花甲残疾人曾凡绪,左脚底部的截面长期溃烂流脓,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女儿在外打工也没多少积蓄,他只好呆在家里用“根根草草”治疗。去年6月,鄢丙武租专车前去看望,后坚持每月赠送200元至500元的药物。今年春节,鄢丙武没回龙塘与家人团聚,而是带着1000多元的药物来到了曾凡绪家,陪其生活10天。今年初,曾凡绪的女儿曾祥林打工归来听说后,对鄢丙武感激不尽,同时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没有腿的帅哥,不久便义无反顾地与其结为夫妻。

鄢丙武的“桃花岛”,梨园已经全部挂果,他又相继发展起规模不小的生猪、长毛兔、鸡鸭养殖业。倘若只是他与妻子两人,怎么都忙不过来。然而,他却始终不录用健壮人员,偏偏收留那些残疾人。如今,已有11名残疾人来到“岛”上圆梦,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除了吃住外,每个月还可领500元工资。

谋道镇丰竹村18岁青年李志,左手先天残疾,拣一根草都困难,又患有“半边风”(茄子黄萎病)和癫痫病,成为家中的“包袱”。今年2月13日,他被亲属送到“岛”上求职,鄢丙武二话没说,将其收为徒弟,手把手地教他学习鸡鸭孵化技术。

凉雾乡车锣村智残人龚新华,42岁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人民币的面额也分辨不清。去年秋,鄢丙武将他收留下来,耐心地教他干活。现在,他已积存工资4000余元,家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的残疾人牟方群,右手右脚几乎没有知觉。他从利川市的一位亲戚口中得知鄢丙武的“桃花岛”专为残疾人就业开绿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桃花岛”。果真如此,鄢丙武爽快地接收了这个异乡残疾人。

临走时,鄢丙武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他一定将“桃花岛”办成一个有模有样的残疾人就业基地,让更多的残疾人来到这里就业和掌握一技之长。 吴利忠下海钱途坎坷臭豆腐炸出百万富翁

发布时间:2009-12-28 阅读次数:1013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基姆-瑞德是美国人,以前一直从事沉船寻宝工作,直到他遇到那只高尔夫球,他的整个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正在打球的人由于动作失误将球击入美国奥兰多的“格兰德-塞普奈斯”高尔夫球场的湖水中,于是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仿佛看到了一个机会。他穿好潜水衣,带上工具跳进湖中。你猜他看到了什么?白茫茫的一片!全是高尔夫球,有成千上万只,这些球几乎全和新的差不多,全都是因为球手们失误打到湖中的。他回到岸上后,和球场经理商定以10美分一只的价格打捞并卖给球场,仅一天的时间他就捞了两千多只,收入相当于他干一周工作的薪水。

后来,他干脆每天把捞出的球带回家清洗干净,重新喷漆,然后按新球的半价出售。再后来,其他不少潜水员也看中这一发财方式,纷纷下水捞球,瑞德就干脆只负责收购旧球了,每只8美分,每天都能收到8至10万只。

到现在,他的旧高尔夫球回收利用公司一年的总收入已达800多万美元了。对于掉入湖中的高尔夫球,别人看起来是个失误和遗憾,而瑞德则说:“我是从别人的失误中获得机遇的。”

本文来自:http://www.daodoc.com/上一篇 | 下一篇 胡锦涛总书记盛赞肢残人阎建国“你自强不息,了不起!”

发布: 2011-1-18 16:30 | 作者: 严保林 王俊 编辑:古月 | 来源: 如皋市委新闻网 | 查看: 271次

2008年3月5日下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与江苏代表团全体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向胡总书记简要地介绍完一位代表身残志坚、自主创业并积极回报社会的事迹后,胡总书记紧紧握住他的手称赞道:“你自强不息,了不起!”

被胡总书记盛赞的他,就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自强模范、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江苏省肢体残疾人协会副主席、如皋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阎建国。

“人大代表是我最珍惜的荣誉”

阎建国有着不堪回首的苦难童年。3岁时,他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踏上了异常艰难的人生之旅。11岁时患上急性脑膜炎,并留下了轻度后遗症。18岁之前,为了保住残疾的左腿,他在医院先后挨了18刀,但至今左腿不但比右腿细一半,而且还短了6公分,仍无法脱离拐杖行走。为了保持两腿平衡,他只得左鞋里垫上一块6公分厚的鞋垫。2006年1月,他在一次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右手伤残。如今,他的腿上、臂上、背上多处埋植着不锈钢支架,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钢铁侠”。

尽管命途多舛,他仍笑对生活的挑战,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学生时代,他品学兼优,是闻名遐尔的乒乓球好手;工作后,他敬业进取,是如皋无线电三厂的工会干部。 1995年,上天再一次给他无情的打击——他和爱人双双从企业下岗了。面对每月90元的生活补贴,向来不服输的他,一股创业的激情在胸中升腾。“不等不靠,追求人生的价值!”他拖着残躯,毅然去北京闯荡,将目光瞄准了劳保服装市场。

对于健全人来说,创业尚且不易,更何况残疾人?为了开拓市场,阎建国拄着拐杖跑遍了20多个省市,行程30多万公里;为了节约资金,他每晚只住几块钱的招待所,啃面包、吃馒头、喝凉水;为了推销产品,他一次次遭遇嘲讽和冷眼。一次,他冒着凛冽寒风前住中铁十一局渝怀铁路指挥部送货,没想到途中遇上山体塌方。为准时把服装送到工地,他请来当地民工,与他们一起背着1000套服装翻过两座山,10多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当看到肩背服装、手拄拐杖、脸色煞白、头冒热气的阎建国出现在眼前,工地指挥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决定与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凭着真诚、守信、勤奋,他逐渐赢得了客户,闯出了天地,销售网点不断延伸,企业也从弱到强,除了在北京的公司外,还在家乡如皋创办了一家劳护用品厂,吸纳了数百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共同创业。

2008年1月,阎建国被选举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全省480万残疾人中惟一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深情地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感谢生活的磨砺,感谢人民的信任,人大代表是我最珍惜的荣誉!”

一个无腿残疾人艰难的创业成功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

创业成功人物故事

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

一个残疾人

一个成功女人的故事

农民创业致富成功故事

女性成功创业励志故事

残疾人创业

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一个无腿残疾人艰难的创业成功故事
《一个无腿残疾人艰难的创业成功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