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节的习俗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9: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舟山“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舟山春节有哪些习俗,以及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舟山人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2011年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家人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吃过晚饭,奶奶拿出刚买的祭灶果,摆放在煤气灶上,又倒上茶水,点上香,默默祈祷。听奶奶说,农历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祭灶神又称送灶神,民间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民间于是二十三日晚祭灶为灶神夫妇送行。

2、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妈妈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彻底清扫一遍。我问奶奶今天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奶奶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查资料得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

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3、送年

腊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奶奶说今天是黄道吉日,四点正是涨潮时),妈妈在八仙桌上摆上鱼、肉、鹅等,点上蜡烛、香,爸爸洗好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开始祭拜送年。爸爸每斟上一次酒,就向菩萨磕头祭拜,并念念有词,说些吉祥话。

原来过年之前要送年,根据每户家庭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及当天的时辰,比如涨潮、落潮的时间等,决定哪天要送年!送年主要的内容是祭祀上苍,菩萨,佛等等。供祭一般用八仙桌,大门要开着,在鹅、猪肉上放大蒜和小刀,便于分食。大蒜象征春天。到最后一次祭拜时,主祭人要带领全家人向祖先跪拜,祭毕,要放三个炮仗。

4、祖宗羹饭

第二天中午,妈妈烧了满满一桌菜,做羹饭,说是给死去的阿太们吃的,其实质是感恩祖先。在舟山人的传统礼仪中,祖先是血脉,是根。若一个人忘了祖宗,则是大逆不道。所以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办一桌最丰盛的酒席,并以最隆重的礼仪、最纯结的心情来祭拜祖先,并希望能在先人的庇荫下,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收获。

5、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6、压岁钱

除夕之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开始分压岁钱,还叫我压在枕头下。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7、守岁

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瓜果点心应有尽有。一看到好吃的,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说,你这孩子,这顿年夜饭

要慢慢吃,还要守岁呢!

“守岁什么意思?快给我说说。”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8、满米缸等

年三十晚上,奶奶把米缸倒得满满的,饭烧了整整一锅,原来大年30要把正月里的饭都烧好了,寓意为饭富家财。还有正月初一是不可以动刀的,所以一般大年30晚上都动好了。动刀了老鼠要咬东西的。正月初一地不可以扫的,财气扫掉类。所以很多有院子的,鞭炮一般都不去扫的。垃圾水也不可以倒掉的,油水都倒掉类。

9、放爆竹

12点的钟声刚敲响,爸爸就去点响了鞭炮,“啪”“啪”„„声音真大,这时定海的上空一片火红,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竞相绽放。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10、拜“坟头岁”

正月初一一大清早,我爸爸和妈妈就去公墓地给死去的阿太拜“坟头岁”。大年初一,舟山人基本上不走亲戚的,而是拜“坟头岁”,是怀念已经逝去祖先的一种方式。拜“坟头岁”时要摆上点糕点糖果,点上蜡烛、烧炷香。保佑他的子孙平平安安。对祖先的敬重,

是一种孝的体现,在传统上,只有敬重祖先,才能维持家运昌盛,因此,在舟山市民心中,祭祀祖先,给祖先上坟,是十分神圣的事情,也是对祖先敬重的直接体现,尤其是春节的时候,祭祀祖先,更是隆重,也更是神圣。由此可见,春节上坟,也是一种不错的感恩表达方式。

11、拜年

初二开始,亲戚之间相互拜年。

五、调查结论

我们舟山春节的这些习俗,其实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廷佐小学四(4)班杨祺瑜2011/2/12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河北春节习俗

山西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过春节习俗 春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