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生处完成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生处完成2012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工作理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工作目标: “上水平、创品牌、扩影响”

总全要求: “思想引路、品牌拉动、队伍支撑、制度规范、物质保障”

工作思路: “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抓住两大重点,即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安全维稳教育;关注三大群体,即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和关注心理困难学生群体;寻求四大创新,即学生工作队伍管理模式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公寓的模式创新、学生资助管理模式创新和学生自我教育模式创新。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做出积极努力。

具体工作

一、坚持学风建设中心,造就合格人才

培育优良学风:贯彻2012年9月起实施的《淮南师范学院学生综合测评办法》、《淮南师范学院学生奖励办法》,做好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校级奖学金、单项奖、省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省校级“品学兼优毕业生”评选。

突出激励导向:以毕业生考研、计算机等考、英语过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各类学生技能大赛、学科竞赛、体育比赛为突破口,引领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机制。表彰考研先进系和班集体。以身边的榜样为示范,指导各系汇编各类优秀学生事迹,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二、抓住两大重点,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加强思想教育:做好迎新接待、入学教育、新生军训和国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等常规教育专题。加强对学生院长助理、学生工作助理的指导,配合院团委组织“自强自立、励志成才、报效国祖”演讲比赛。继续做好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汇编。办好“学工在线”,做好在线咨询,宣传学生中涌现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各类先进典型,依托学工助理,适时推出“学工在线”报。

安全维稳教育:根据学校六五普法规划,在学生中针对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做到警钟常鸣,积极配合保卫处等部门针对不同时段,做好各年级学生的安全预警管理,不断提高学生人身、财产、交通、交往诸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问题,严肃处理各种违纪行为。落实《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做好在大学生中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实施方案》、《淮南师范学院关于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管理规定》,实现“五禁”“五无”目标。关爱新疆少数民族等学校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

三、重点关注三大群体,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习困难群体:建立三大会议制度,即:辅导员与教研室主任联系会议制度;辅导员、学生代表与任课教师交流会议制度;辅导员不定期参加教研室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辅导员与相关班级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引导。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并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

经济困难群体:通过评定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奋发成才,回报社会。开展“助学•励志•成才•感恩”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经济资助为主向经济资助、能力资助、精神资助的转变。组织励志奖学金宣讲团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提升典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心理困难群体: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落实心理咨询中心场地,建立标准化的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室,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中心相关制度的建设,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拓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范围;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做好2012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可能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咨询,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完善“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加强对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健康协会的指导和管理。加大对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探索党员工作站与心理委员结合新模式(心理辅导学生宿舍服务站),指导心协做好心理健康报的编辑及在心理健康网站上的宣传。举办“5.25”心理健康月和“10.15”新生适应宣传活动,通过网站宣传、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题申报与研究,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交流。

四、寻求四大创新,开拓学生工作新局面

队伍管理创新。设立“学工论坛”构建学习型的学工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和谐团队。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调研等途径,帮助辅导员开阔视野,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开展我校第三届“辅导员活动月”系列活动,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落实,完善《辅导员选聘办法》,做好2012年新进7名辅导员的考核选聘工作。落实2012年实施的《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办法》、《辅导员七项工作制度》,开展辅导员业务培训,做好辅导员年度人物推荐评选、辅导员理论课题申报工作。认真开展新进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和校级培训。

党员工作站创新。推进“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建设,固化学生党建进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学生事务服务进公寓的方式、方法与工作机制,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载体,推进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服务、文化”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继续组织开展“百个文明宿舍”表彰活动。强化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为主导的“两站五进”模式。

资助管理创新:围绕“奖、贷、助、补、减、医、偿”多元化资助的要求,强化院系责任制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及发放和大学生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货款代偿工作。生源地信用贷款工作,做好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特困补贴、社会资助、校自强之星评选、淮南通商银行励志奖学金评选、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管理等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完善学生资助工作院系考评办法,明确资助工作优质岗位建设标准,深化资助优质岗位建设。开展资助工作专项业务培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和回访机制。建立合理的认定机制,开展“我身边的贫困生”大型家访和回访活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家访和回访三级体系,做好大学生医保工作,制作《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医保手册》,努力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实施大学生“生命救助绿色通道”机制,建立特困生门诊免费治疗通道制度。开展学生对资助工作满意度调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努力保持省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三自教育创新:以活动为载体,举办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优秀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拓展网络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学生院长助理平台作用,拓展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功能。发挥院长助理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和服务,加强大学生的“三自”教育,以“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为依托,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延伸到公寓,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我校学生自我教育的新模式。

学生处工作总结 稿

学生处工作总结 稿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学生处工作计划

学生处工作计划

学生处工作计划

学生处工作计划

学生处工作计划

学生处完成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学生处完成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