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大经院—最后的战役

发布时间:2020-03-02 02:05: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原创】最后的战役——09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经验和资料

-

文笔不好,很怕写东西,但从论坛索取了这么多,加上曾经作为考研大军一员,知道众多研友面临的迷茫和困惑,感觉有责任和义务为来者写点东西,希望可以散发点余热。写完之后才发现东西很零乱,看帖的朋友需要耐着性子读下去,以下都是我的真实感受和经历,毫无保留。

一、考研感受

在我的考研生活中,经历两次滑铁卢之后迎来这不易的胜利,并没有让我感到特别的兴奋,彷佛打了一个平手,颇有笑看风云的姿态,这可能归结于三年考研时光的雕刻。我是典型的三跨考研,和我有相同背景的应该有更多的共同点,但经验是无法复制的,我的所谓经验是否还能适用这很难说,只是提供一个参考而已。

每个用心参加考研战斗的人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很多人生道理很浅显易懂,却很难真正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之类的话这三年来我深信不疑,却没有真正做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在考研中抱怨是没有用的,长达数月甚至半年的准备不仅是对你学习能力的一次漫长考察,更是对你的信心,心理承受,自我调节等方面的一个综合考验,你要面对来自各方的诱惑和动摇,承受各种质疑和压力,克服各种不自信和消极的情绪,谈不上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在一些关键时刻需要舍我其谁的气魄做出抉择。选择考研是需要勇气去承诺和付出的,但真正经历后便会发现自己会锻造出一颗强大的心灵,虽算不上无坚不摧,世事的沉浮却也没有起初那么执着了。像我这样一个比较慢热的选手,直到第三年我才领悟到,考研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不要让它轻易的擦身而过,抓住这个重塑自己的机遇,挑战并超越自我,才可以避免在将来宝贵的研究生时间里或是研究生毕业后,重新遭遇这类抉择时的手足无措。

二、关于公共课

公共基础课方面相信论坛上有很多这些方面的专家,我就简要说下,英语和数学我花的时间比较多,英语的时间主要是用在精读历年真题上了,感觉效果很明显,很快就进入状态了,要不是今年考试的时候翻译没有填完应该可以考的更好一些。数学方面建议想考高分的同学,一定题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最后一轮复习,知识点和题型的梳理比做题更加重要。今年考研政治出乎我意料,比去年提高了将近10分,可能是我之前考了两次的原因,我个人比较倾向上辅导班,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课上。众所周知,经院的专业课想考高分的话是要砸时间的。实际上我的政治的复习加起来就是强化班的7天上课时间再加上考前突击三天加一个晚上看网上的猜题(不推荐第一次考的同学也这样做),提醒一下好的文科答题方法很重要。

三、关于专业课

说到考经院,这是我第一次,之前考过两次光华企管,初试成绩都比较靠前,但复试总是功亏一篑,我会另外写一篇关于光华的帖子,期间的酸甜苦辣在这里就不浪费经院的篇幅了。经院的专业课初试考了119,对于一个考前一周连续的失眠的三跨考生,我感觉已经很满足了。当然专业课也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门课,专业课初试我没有购买任何资料,只是复试买了网上下载不到的笔记和真题。但是在找资料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远远超乎我的预料,泡了将近一个多月的论坛,,下载了海量的资料,很多经院的学长也发给我的一些课件和讲义。但后来发现其实真正用得着的资料并不是很多,所以我进行了细致的筛选,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我的第一轮复习结束,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来事实证明这一付出是值得的。如果我盲目地从资料贩子买入一套所谓的既全又新而且真实的资料,可能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资料上,加重学习复旦,迷失复习的方向。所以,对于买来的资料一定要进行筛选,去粗存精,而筛选资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参照真题,这是必修的功课之一。

由于我的复习时间满打满算就四个月,所以我的专业课复习以精读为主,被我列为重点的资料我要攻读三遍以上。

1、微观

微观我主要用了2007版张元鹏编的北大出的《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对这本书着重理解记忆,再加上课后的习题:张编的《《西方经济学》例题精解与练习》。这本习题一定要仔细做两遍以上,考试的题型基本在这两本书范围之内。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历年真题里微观对于作图的重视,对于这本教材里的图也要做到烂熟于胸,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将节省你不少作图时间。有些前辈认为张的那本书关于博弈论部分写的不够充分,要参照张维迎的那本《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可能由于专业课基础薄弱,那本书我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再对照一下真题,貌似只有九几年考了一道比较复杂的博弈问题,近年来考到的都在张的教材范围之内,而且张布置的习题中也仅涉及简单的博弈问题,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放弃了张维迎的那本教材。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取舍,为求稳妥,一些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可以看看那本书。

2、宏观

宏观重点利用的资料是张延老师的课堂讲义,习题和答案,缺一不可。时间充裕或者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宏观经济学的同学也可以看看多恩布什的那本宏观经济学,不过对考试帮助不是很大。对前几年真题的观察可以发现,真题几乎是讲义和习题的直接或间接的再现,但是09年考研的题做了一些变化,有一些需要利用理论解释实际的题,但大体上还是讲义上资料的变型,因此宏观的重点在于吃透张延老师的讲义,做透课后习题。

总之,西经的复习是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只要花了时间,做足了功课,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切忌眼高手低,有些题目必须亲自做过,有些图必须认真画过,考试才能游刃有余。

3、政资

政经方面的题,比较注重文科素质,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比较难把握。资本主义部分我就用了一本教材:崔建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崔的讲义,不过感觉讲义帮助不大,主要是教材,但教材没有涉及到垄断资本主义部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借了一本吴树青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补充了一下,不过真题上垄断资本主义好像从未考过。对政资的复习我大部分时间在对照真题总结教材,每一章都有哪些重点,出过什么题,能够出什么题,应该怎么作答,把这些问题总结成知识点进行背诵。考试的时候出到原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往往涉及几个知识点,因此需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搞清之间的联系,到答题时进行知识点的组合。政资部分内容不算少,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我是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复述,这样背诵就轻松多了。当然背诵是一项苦活和累活,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各位研友结合自己的情况辩证的看待。

4、政社

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比较杂,但是从考试出题的角度,大多联系国内热点问题,这一部分的复习很多前辈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要划分不同的专题。下面是一些总结的比较好的,我这里引一下:政社包括两大块,一是理论部分,总共包括四个知识点:所有制,国企改革,分配问题,市场经济部分。二是应用部分或者说是发展经济学部分,如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现代化,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宏观调控,因此针对上面各个专题有所准备政社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时间有限,政社的复习我主要用了三本书。理论部分我主要用的教材是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比较适合初学,体系比较清晰,比较适合用来整理理论知识点。另一本教材是刘伟主编的《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这本书我主要用来总结应用部分的知识点,其参考价值主要是涉及产业结构和国企改革的一系列观点。还有一本我比较推荐的参考书是金圣才主编的《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3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这本书的知识点总结比较到位,更难得的是这本书里有历年经院初试政社试题的答案,很多题目的答案直接出自经院老师的文章,因此适当的研究一下这些真题及答案,掌握出题老师对这些热点问题的主要观点以及答题

的思路,再适当加以发挥,将来考试答题方面会有意外的收获。雎国余老师那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也看了,内容不深,意义不是很大,刘伟老师其他方面的著作多是关于产权方面的,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他近年来的论文,如《改革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刘伟文集》。

在具体的复习中,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按照金圣才的参考书。所有制专题,除了基本的理论,还整理了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分配制度专题包括公平与效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宏观调控、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专题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产权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应用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是按照刘伟老师的经济学教程以及真题答案进行整理,主要有产业结构专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专题、二元经济现代化专题(包括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区域经济结构专题、宏观调控专题。面对如此多的专题,在最后一轮复习应联系热点,根据重要性程度对各个专题分重点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对我而言,整理知识点做成笔记是政社复习的重要一步,也是最痛苦的一步,完成一个专题的提炼往往需要好几本参照书,需要阅读的材料较多,记忆起来难度也比较大,理解基础上的提炼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关于复试

我复试的准备时间比较长吧,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大概有40天,其实真正进入状态复习时间只有两周多。大部分经院的经验帖里都这样建议:如果初试感觉不错的话,紧接着就可以直接准备复试的科目了,因为复试有四门专业课,对于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尚且不轻松,更何况我们这些三跨的。大部分考生都等到初试成绩下来以后再准备,这样一来时间只剩下两周左右,大部分复试能够通过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都经历了地狱般的魔鬼训练,我听说有人是靠喝红牛挺过这两周的,因此提前准备是有必要的。

准备复试时,首先要弄清出题老师。我的复试资料主要包括四本教材加各科讲义、课堂笔记和真题。货银主要用了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和易纲的货币银行学,参照了刘宇飞老师的课件,国际贸易用了李权老师的教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用的教材是吕随启老师编的《国际金融教程》,参考的课件有吕老师和王曙光老师的,因为今年是王老师出题,所以格外关注了一下,果然两题都在王老师的讲义上。财政学用的是刘怡老师编的《财政学》,刘宇飞老师编的那本相对较难,由于是刘怡老师命题,所以用这本应付考试就够了。总的来说,如果想通过考试的话,需要把书本吃透,从应试角度我建议,考前浏览一下各科的课堂笔记,效果比较明显,这样思路更加清晰,考试答题时候重点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踩中得分点。

五、结语

最后强调一下计划的作用,注意短期和长中期的结合,短期计划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中长期的计划可以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形成积极的反馈以便调整。想到即将告别考研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心里除了踌躇满志之外泛起一丝惆怅,想起以前从研友和前辈们的经验里得到的鼓励,留下自己的经验,也希望对后人有所帮助。

经验就写那么多了,手上还有一份纸质版的资料,复试准备所需的所有课堂笔记和真题(含部分答案),大概600页左右,留着没用,原价150元转让,随资料赠送我所有初试资料和复试资料电子版,有的同学好像对我的笔记很感兴趣,那我也随资料赠送一份吧,有需要的同学联系我,QQ:1034780651。我的考研经验可能写得比较概括,如果还要问什么具体问题的话请不要qq问,请跟帖问,避免qq上重复回答,而且帖子里我的回复大家都能看到和分享。我会经常到帖子上来看一看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总之,考研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从战略上藐视它,以保持高昂的士气,战术上必须重视它,以保持旺盛的斗志。祝奋斗的战友们享受这个过程,取得最终胜利 !O(∩_∩)O~

北大经院—北大经院考研经验总结

北大经院金融考研专业范畴划分

北大经院考研专业课综合经验贴

北大经院金融硕士专业课经验5.3

北大经院考研些许经历和感受

最后的战役

北大经院金融考研精华书籍详细推荐

北大经院金融考研些许经历和感受

北大经院金融考研各个阶段的当务之急

厦大经院考研春秋

北大经院—最后的战役
《北大经院—最后的战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北大经院 战役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