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清新职校 梁健文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进步,致使汽车维修行业面临许多新的形势。维修与检测设备现代化、检测资讯网络化、检测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以及国外维修企业将以汽车服务贸易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对我国维修企业造成冲击,行业竞争更趋激烈,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规格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导致培养这种人才的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如若不然,在“普高热”的冲击下将不堪一击,而且也深深地影响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培养,影响未来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各个部位的今天,现有教材多以国产CA109

2、EQ1092等车型为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介绍仍旧停留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子点火装臵、电子喇叭等70年代初期第一代分立元件的较低水平,对现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生成周期过长,导致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文化基础课占40%,专业基础课占40%,生产实习课仅占20%,且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生产实习设备大多是企业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残次品,或已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3、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青年教师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熟悉情况,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加快教材修订工作,积极生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结构。

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教材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教材中要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把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和提高教材质量的作为突破口,以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应注意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取证,定期对已有教材进行修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既保持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又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活运用。专业课教学可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的时数。可把各门课程分成若干个学习包,再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如果把分散于《汽车构造》、《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汽车修理工艺》中的发动机、底盘、电气各部分的学习包组合成《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和《电气维修》,这样增加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车型应以最能代表现代的汽车新技术的轿车为主。同时,加大专业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适当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修、提高,切实体会学校所教内容多少有用,多少没用,力避生产上已淘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出现。还要注意有哪些实际工作亟需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有遗漏,需要补上,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能及时有效地渗透于教学中,以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

2、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对少数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鼓励通过多种方式限期完成学历进修,并要求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要严把教师学历关,今后聘用的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走出去”是指对大学毕业就进入教师岗位的专业教师,尽管学历符合要求,但由于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适时送他们到企业进修、提高,对他们进行实践技术培训和“应知”、“应会”的考核,使其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操作水平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或者,给出一定时间让专业课教师到高校学习深造,或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掌握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学习到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调整。“请进来”即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讲课,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达到师资队伍的科学组合。这样既可把企业丰富、生动的经验带到专业技能教学领域,又可加强学校与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3、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应提前接触专业实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将过去集中在最后一学期的生产实习根据不同阶段理论课程的安排,将生产实习分散到三年中的各个学期。打破先学结构和原理再学使用和维修的传统方法,尝试先学使用操作,再学结构和维修,最后再深入学习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总结提高。努力做到教学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进行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为此,应有计划地投入资金,装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产设备,建立发动机故障测试、汽车电控系统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在专业教室进行《汽车构造》课的理论教学,可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生动、直观地显现出来,“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也要与条件较好的检测维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以弥补实习条件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迅速加快,汽车维修市场将急剧膨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短缺的现象将日益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优秀)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

汽修教学改革(推荐)

汽车维修质量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汽修专业自我鉴定

汽修专业发展前景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