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政协盐亭县委员会

关于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近日,县政协根据市政协《关于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对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调研。

一、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震后痕迹治理、农房风貌塑造、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城镇美化亮化、村庄清洁美化、生态绿化、交通干线治理、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八大工程,重点推进城乡风貌提升与治脏治乱,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畅通盐亭、绿色盐亭、宜居盐亭、和谐盐亭、清洁盐亭,城乡环境在“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扎实开展“两路”、“七进”,深入推进环境治理。

公路环境得到改善。重点对以路为市、占道经营、占道堆物进行清理,切实加强对路面、路肩、护坡进行清扫和养护,及时抢修公路破损路面,清理公路边沟、涵洞,确保公路畅通、安全、清洁。全县共查处违章作业、占道修车、占道洗车等违章行为160次,整治占道堆物410户次、清除路障4000多立方米;清理道路垃圾8200吨,清理路面320多万平方米,清扫路肩2500多平方米,清理水沟20万米,清理绿化带4.5万平方米。水路环境得到改观。以河道净化为重点,清除水面漂浮垃圾及杂物,禁止肥水养鱼,治理震损病害水利工程。清理河道6200公里,打捞水面漂浮物和生活垃圾1825吨,取缔肥水养鱼4000余亩,治理水库138座,整治入河排污口84处,查处非法采砂2处。“七进”活动深入推进。开展门内达标、小手牵大手、评选“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文明卫生社区”等主题活动,形成了“讲卫生、懂文明、有修养”的良好风尚。全县清除小广告6万多处,取缔临时摊位720多个,规范占道经营1500余起,硬化街(巷)道路32.5千米。“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现象得到改观,提升了居民环境意识。

(二)扎实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改善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治理以“合理规划、优美整洁、井然有序、绿色消费”为主题,落实“四抓”,城乡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抓市场改造升级建设。对全县农贸市场调查摸底,确定市场业主25个,明确细化其管理职责;上报17个市场改造升级方案,对望江楼市场进行改造,将占路、占街摊点归入市场。二抓市场管理服务规范。健全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商品退换、重要商品索证索票等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服务行为。三抓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重点治理集贸市场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缺斤少两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查处不合格化肥8.4万公斤、种子350公斤、农药350瓶(袋)、促使市场经营者守法经营。四抓食品经营秩序规范。围绕群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申诉举报多的食品,以农村集市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没收过期变质食品478公斤,不合格菜油320公斤,立案查处18件,处罚款3万余元。

(三)扎实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确保交通畅通。 交通秩序整治落实“三个”突出。突出整治停车秩序。全县共排查停车场(点)65个,限期恢复停车功能的2个;督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设置专用停车场21个;新设机动车停车场12个和占道临时停车点46处、泊位241个,非机动车停车场1个和占道临时停车点7处;调整或取缔不合理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点12处、非机动车占道临时停车点5处;共设置停车场各类标志牌39块,划标线830米;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临时停车点标志牌42块,施划标线2500米,物理固定设施31处;城区设置道路交通信号灯2处;设置行人安全岛8处。突出整治城区交通秩序。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乱停乱放、闯红灯的现象拍照取证,并对当事人进行耐心教育;对违法占道的车辆和摊点进行清理;对违法载人、客货混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对无证无牌、牌证不全、未按时参加审检的车辆,一律予以暂扣。突出整治酒后驾车行为。投入警力512人次,出动警车96台次,开展集中宣传6次,开展集中统一行动6次,检查车辆441台次,查处酒后驾车10起,暂扣驾驶证7个。通过交通秩序整治,车辆行使基本达到朝向一致、间隔适当,整齐停放的要求,确保了道路畅通、秩序良好和交通安全,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四)扎实开展城镇美化亮化建设,提升城镇形象。 一是大力整治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对梓江二桥沿线、高山公园等区域的白色垃圾开展了彻底清理,用洒水车对城区绿化树木浇灌、街道进行冲洗。全县增设垃圾桶1224个,新增垃圾房(池)213处,增建垃圾填埋场42处,建立保洁队伍43个,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改变了脏、乱、差现象。二是对公园、公路、机关、街边等绿化区内的枯枝、死树及时更换,补栽新的花卉品种,提升绿化质量。三是在农房重建安置小区栽种果木花卉,增加绿化面积。四是全县新安装路灯820个,改造路灯730个,保证亮化率达100%。五是在城乡增建固定广告栏88处,引导群众规范张贴广告,组织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和学生对“牛皮癣”清理6万余处,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五)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试点示范。为了指导全县各村社搞好环境治理工作,县委、县政府确定毛公乡白石村、巨龙镇梅花村及林山乡林园村为环境整治试点示范村。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整合灾后重建项目,增加资金投入,通过精心打造,示范村已完成灾后农房重建风貌提升,有90% 的农房建起入户花园,“四清”面积达90%以上,“五改”率达90% ,有90%以上的农户硬化院坝、入户路,绿化、美化、净化了人居环境。县委、政府及时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参观示范现场。各乡镇吸取示范经验,选择产业发展好、新农村建设有基础、交通便利的村作为本乡镇的示范,通过精心指导、打造亮点,带动了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灾后农房风貌塑造。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以建设宜居乡镇为目标,将独特、浓郁的川西北民俗风情融入其中。对街道、农房重建安置小区、公路沿线两侧的房屋外墙粉刷、环境绿化或拆迁、改造。共投入重建补助资金8.23亿元,重建农房35325户,加固维修118109户。居民集中安置点水、电、气、电视等设施配套,村间道路硬化,提升了村民居住环境。村庄庭院美化建设。开展庭院环境治理,实施“四清”“五改”,全面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沼气池建设,引导村民家禽、牲畜圈养和加强清洁卫生管理,倡导村民栽种果木花卉,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切实改善和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集中治理农村水环境。在农村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和卫生厕所建设作为环境治理进村社的重点,按照“清洁、优美、安全、规范”的目标,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了全新的环境。一是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活动。以文明卫生教育为先导,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活动,强化垃圾、废水的无害化、做到村庄、集镇总体洁净。二是进行水系治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经济林木种植、庭院工程打造以及环卫设施配套。三是加强日常保洁活动。实施垃圾清运、卫生填埋等处理方式,杜绝水源污染。四是重点抓好小型供水。清污泥、清污水活动,解决污水乱排问题,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目前,全县36个农村镇乡已组织或正在组织的有关硬件改造15.38万户,涉及人口31.28万人,其中农村水利饮水受益人口达17.02万人,红层打井受益人口8.26万人,小集中供水等其它改水受益人口6.01万人。初步规划和建成三联式沼气池无害化卫生厕所19778户,农村集中居民点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13761户,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24479户。

(六)加强居民素质建设。

在城乡深入开展以“我爱我家,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中,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居民知晓率,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形成“人人关心家园、人人爱护家园、人人建设家园”的良好局面,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建立工作机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丁湘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何全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海兵为常务副组长,农办、城建、公安、工商、交通等22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县级各相关部门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乡镇、县级部门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工作制度。制定了各乡镇及各部门工作周报、县级领导及县级部门定点联系乡镇等制度。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县委、县政府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核定分值15分。指定县人大、政协领导组建10个督查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考核打分,对得分后三位的进行通报。建立舆论监督机制。设立环境整治热线电话,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站设立环境整治曝光栏目,对治理不扎实、整改不到位和“门前三包”、物业管理不落实的情况进行曝光。

(二)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标语、会议、文艺演出、流动宣传等形式,营造氛围。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绵阳金和集团等单位举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化下乡巡演、送资料、送医、送药活动,组织专业演出团队在县城、富驿镇、柏梓镇和两河镇等乡镇巡回演出,免费送资料,义务为群众检查身体。县职中、城关中学开展“盐亭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街道清扫、千人大游行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

(三)抓示范点,带动全县。

县委、政府确定的毛公乡白石村、巨龙镇梅花村及林山乡林园村为城乡环境治理试点示范村,在环境治理“五乱”、农房风貌塑造、庭院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并在白石村、梅花村示范点召开环境治理现场会,通过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县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县城、乡镇建设起点低、基础差、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许多环境设施等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给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二是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市民卫生习惯和意识与城镇的发展不相适应,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三是“五乱”治理有待深化。城乡结合部,场镇周边卫生死角未切底解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没有达到目标治理。

四是场镇、村庄容貌有待改善。场镇、村庄容貌还有待规范,特别是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塑造,没能展示小城镇形象。

四、深化治理,巩固提高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继续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一)突出整治重点。

1、突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区及场镇街道、场镇边河道(溪沟)的整治,提升整体形象;加快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场镇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能力。

2、突出提高居民素质。加强文明、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关心环境,治理环境,爱护环境。

3、突出加强卫生整治。认真搞好市容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突出治理“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完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4、突出强化乡镇容貌整治。以实现“乡镇容貌优美”为目标,加快乡镇容貌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快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整治,实现村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展示小城镇形象。

(二)着力推进“四结合”。

1、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一要科学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编,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具有前瞻性。要结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规划好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提高规划水平。二要依法行政。在开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中,用地红线、建筑风貌、设施功能等方面以规划为依据,严格按规划执行。三要严格监督。对规划进行广泛宣传,建立规划投诉与咨询电话,借助社会力量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借助舆论和媒体对违反规划的行为公开曝光。

2、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基础和治本之策。只有城乡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城镇的配套功能日益增强,才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要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以实施城市环境改造工程、乡镇容貌整治工程、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以垃圾和污水处理、商业网点、农村道路交通及生活设施等为重点,切实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二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投入为保障。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的机遇,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对接,积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服务工作,尽早尽快纳入项目计划。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自来水厂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审批。审批环节要体现精简效能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力度,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程序,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审批的“绿色通道”。

3、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一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县、镇(乡)、社区(村)三级的管理职责,明确城管、建设、工商、卫生、环保、交通、公安等管理职能,强化属地化管理,强化镇(乡)、社区(村)两级的事权,有效化解职责不清、职能交叉、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二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放开市政、园林、环卫相关作业市场,推行道路、绿化养护与环卫保洁综合承包。三要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要探索新举措,建立常态管理机制,确保财力供给,大力推行专业队伍公司化管理体制;要切实保证财政对专业队伍的基本供给,足额纳入预算;要认真研究有关专业队伍财力供给保障等方面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专业队伍活力。

4、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城乡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广泛开展“生态细胞”创建活动。把资源、环境、民主等纳入核算考核内容,使各级干部由过去主要关心经济增长指标向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转变。

(三)正确把握“五个关系”。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要正确处理和把握“五个关系”。

1、物质与精神关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就是打造优美的环境、规范文明的秩序。优美文明的城乡环境,是城市功能文明和市民素质文明的统一体,是物与人的有机结合。抓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抓城乡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上,着力体现宜居、舒适、畅通、健康等人文功能,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造良好物质条件。抓素质文明,主要体现在抓市民素质等软环境建设上。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努力把城乡环境整治过程变成公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提升城乡的“精气神”。

2、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统筹城乡环境重点在城市,难点在农村。立足“亦城亦乡”的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城乡环境共发展、共提升。建立覆盖广泛、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既要发挥城市优势,辐射带动农村,也要发挥农村优势,支持城市建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前进。

3、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既注重当前打算,又重视中长期规划;既要抓整治“五乱”这个当务之急,也要注重改善生存发展条件;既要抓一批基本的生活设施,又要不失时机的抓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既要重显绩、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又要重潜绩、多做与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的长远大事;既要盯住繁华地段,又不能忽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龙须沟”等不显眼的地方。

4、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既要激发内力,也要借助外力。对内,要坚持条块结合,建立激励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凝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力量,共同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外,要树立开放意识,主动“走出去”学习考察,热情“请进来”传经送宝,大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发达地区环境整治的经验,不断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5、预防与整治的关系。国内外经验表明,环境破坏时间短、速度快、贻害无穷,而修复时间长、见效慢、代价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主动预防和被动整治的关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打好主动仗,要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做好预防工作,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同时,要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要综合运行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四)构建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着力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整治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1、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作为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长期工作之一。坚持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和责任人分段、分块包干责任制,落实职能部门管理责任、教育监督责任和部门联动责任。将综合治理责任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2、构建城乡保洁的长效机制。坚持从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充实、配齐配强市政和环卫专业队伍,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加强综合治理有关管理和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污水乱排等到现象,不断提高全社全环卫意识,提高保洁水平。建立考核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估、考核。

3、构建城乡环境统筹整治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跳出就环境抓环境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统筹意识,着力做好优化环境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大文章。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4、构建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保证。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到位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重点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时更换和添置果皮箱、照明灯具等街道环卫和亮化设施,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清扫保洁费、垃圾清运费等征收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重点工程、系统工程,必须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态度上更加坚决、措施上更加有力,确保创造一个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推进“三个加快”,推动美丽文明和谐盐亭建设。

2010年3月23日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方案

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环境整治总结

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