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实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曰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5%。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曰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剧增,而金融危机更为当前形势雪上加霜,就业日益成为各高校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这个暑假,我就这个问题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以下主要问题:

(1)自我价值的期望,还是社会标准的妥协

约5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5000之间,而近70%可接受月薪在2000~3000之间。

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现代社会物价,消费水平的认识,所谓期望值,不是自身能力价值的认可,而是以社会消费水平为参考标准得出的一个度值。

网络上有大量关于学生对就业月薪忧虑的言论,而受访的学长之一给出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城市,月薪低于2000元的话,生活会很艰难。”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与同学合租一套条件还过得去的“两室一厅”,每人每月至少也要花800元;离开由国家补助的大学食堂,一个月的伙食费无论如何也要花600元;即使水电费、交通费、购买日用品几项日常支出压缩到每月500元,也已经接近2000元了。

这个例子就很好地反映了第一段的论断。

(2)就业之路是迷茫地问路,还是我的人生之路

几乎9成的同学表现出对就业的自信心不足,他们表示在找工作过程中一般或更加多一些地受到了自信心不足的影响。

这一方面与我国多年来的教育模式有关系,学生对人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主动性,希望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如何做,而并不去与自己探讨自己到底想怎么做;并且对工作本身抱有并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工作只能够使养家糊口的一个途径而已,并没有将其看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这夜与我国就业竞争力过盛,就业压力过大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我国的人口过多,加上大学扩招等等政策,下降了教育水平却提升了就业难度,一些学生专而不精,一些学生不懂交际礼仪,很多学生对社会,市场抱有天真的幻想,而学院式社会和真正的社会之间的分隔使得这种现象一直持续。

(3)象牙塔里享世外桃源,还是驾船出海先搏击下风浪

约65%的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有过兼职或其他的工作经历对以后的就业有比较大的帮助,

这是一个很良好的认识。这表示学生已经对3中学院与社会之间存在很大分隔这一点有了相当的认识;同时也表示大家认可工作需要真本事,综合素质而并非只是一纸文凭,学历,或者学校的名气。

一. 调查中所得到的一些就业方面的建议

(1)开拓视野

招聘人员告诉我们,在校期间,大学生一定要注重对就业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择业技巧以及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专业知识的培养和锻炼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好书本和课堂上能够得到的理论知识,也要求我们在专业方面有相当的自己的认识和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包括专业周边的链接,我们都应该涉及到,惟其如此,我们才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让我们游刃有余。

而良好的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则在学生在大学学习之余索要锻炼的方面。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2)正确认识自身

在此次调查中,大学生择业时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心理:

1、焦虑心理:由于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因为盲从、自负、自卑等原因,求职时遭受拒绝或失败等挫折而形成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它是由心理冲突或遭受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

2、自卑心理:一些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表现在择业过程中,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不敢参与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等等。

3、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价过高,择业条件苛刻,形成自负心理。

4、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毕业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求职择业时,从不按自身具体条件独自思考、分析,盲目效仿,即使是求职材料,也是千人一式,众笔一辞,没有自己的特点和重点,因而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

5、攀比心理:青年学生大多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起攀比心理,形成了较高心理期望值,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6、依赖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而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或就业主管部门,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面对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以上六条不良心理显然是犯了大忌。沉迷于其中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浑浑噩噩,找不到工作又错过了考研,最终一事无成。

(3)丰富自身

政治课本上多次提到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或者我们可以说的简单一点,叫做实践出真知,因此实习或者兼职在大学期间是不可小觑的一件事情。据了解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学以致用,把课堂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在实践中的锻炼也能让我们更好的复习课堂知识,总之这是个良性互动的过程;通过实习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触你心仪的公司,对公司有更客观的了解,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个判断,为你以后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你在实习的时候毕竟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你可以发现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或者知识还不够,及时的补缺补漏;如果发现了自己工作的时候有些能力比较强,那么它就是你以后求职时候的优势,总之实习能够让你提前客观的看清楚自己,为以后最终进入公司打好基础;

(4)就业求职,心态放正

一是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要随大流,都想往大城市里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二要将简历认真做好。简历应避免普遍内容冗长,而且,简历中要绝对不能出现拼写、语法错误和措辞不当,把企业、收件人和职位名写错等现象。 此外还应该将你的优点与强项在简历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三是面试的时候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企业面试的目的首先是在简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候选人的专业能力。

四要适当地增加自己的实习经历。“相关的实习经验”是企业招聘人才的第二大考虑因素,仅次于专业能力。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就业方面我所要了解的很多东西。能力,必须与正确的态度,良好的心态,积极的自信想连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在择业的过程中,必须表现出自信的朝气和不卑不亢的态度,用自行打动面试官,用热情感染面试官,最终用能力征服面试官。这才是我在大学期间所需要学习的真正的东西,这才是大学真正成就了我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投入社会的因素。

无论社会就业现状如何严峻,或者不如说正因为它如此严峻,所以我更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沉稳应对,展现自我!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广州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调查报告

在校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实践作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实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