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分析

谭金维

2012-11-7 14:56:24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上

摘 要: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将导致社会腐败、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资源的浪费。本文主要阐述企业财务舞弊的ABC理论、有限性理论、契约理论、风险因子理论,以分析财务舞弊的成因,为阻止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及其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成因分析

财务舞弊就是单位利用不正当手段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目的就是粉饰业绩、获取非法利益。目前,西方国家对于舞弊理论从现有的理论来看,主要有四种研究理论,他们都是从舞弊成因的角度来思考的。

一、ABC理论

ABC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的。ABC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诱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同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用ABC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财务舞弊行为。财务舞弊行为C是由诱发性事件A和信念B相结合而产生的结果。利益驱动下的股权融资事件及拟融资公司恶劣的基本面情况是财务舞弊行为C的诱发性事件A,制度和道德(即上市公司、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三方)产生信念B。当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即未能满足证监

会的要求),制度和道德(职业道德)对上市公司、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的行为不能产生正确的引导和约束,舞弊财务报告行为就发生了。

二、有限性理论

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是经济学家阿罗提出来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教授赫伯特·亚·西蒙在其著作《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西蒙从生理学、心理学两个层面对人的“有限理性”进行了科学而细致地分析,进一步把理性区分为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行为,其行为结果的形成过程也不应该被忽视。用西蒙教授的有限性理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产生进行程序性分析,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行为结果这一非理性行为寻找到政府监管层、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的非程序性行为理论行为,从而为减少和监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三、契约理论

由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所引起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发生在市场,也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还可能发生于政府规制之中。现代经济学把关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最优社会契约安排的理论称之为契约理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逆向选择问题;二是道德风险问题。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拥有更多的关于公司现状、未来发展前景等私人信息或内部信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直接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价,从而影响帕累托改进的实现,这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由于会计信息是公司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利益关注的焦点,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通过牺牲投资者的利益来获取企业或自己的利益。而道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不对称将导致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又直接影响到交易(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所产生的。会计信息通常作为企业业绩是否良好的衡量,而经常被运用于激励机制(合约)中。当会计数字与管理者的薪酬挂钩以后,虽然一方面可以促使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使企业健康地运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财务舞弊行为随之产生。

四、风险因子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

用冰山理论可以将各种导致舞弊行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并将它们喻为海面的一座冰山。露出海平面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客观存在部分,属于舞弊的结构部分,包含的内容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而潜藏在海

平面下的部分,是更为主观化、个性化的内容,包括行为人的态度、感情、价值观念、满意度、鼓励等等,属于舞弊的行为部分,这些行为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起来,因而也更为危险。该理论强调在舞弊风险因素中,个性化的行为方面更为危险,需要更多的注意力。

五、财务舞弊的成因

财务舞弊以其理论基础作为支持,可将其成因分为以下几类:

(一)诱发因素

1、本质诱因。利益驱动是财务舞弊产生的本质诱因。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财务舞弊的本质诱因是参与舞弊各方的利益追求。根据主体的不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利益驱动可以分为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中介机构的利益驱动。

2、直接诱因。财务舞弊的直接诱因是股权融资。企业如果想通过上市筹融资,首先需要获得上市融资的资格,因此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就必须符合证监会的监管政策和条件,否则就拿不到通往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对于已上市的公司来说,可能会由于自身或其他的外资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或经营的恶化,此时,上市公司会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再融资来解决经营或财务困境,或者企图保住壳资源。然而,证监会的监管政策直接约束了他们的再融资能力。由于股权融资困境的存在,企业为了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或再融资资格,在财务状况不好甚至恶化的情况下,为了迎合证监会的要求,可能会铤而走险,通过篡改报表数据或错

报、漏报报表事项等财务舞弊行为,以达到上市或提高发行股价或再融资的目的,以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和报酬。因此,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诱因,而隐藏在股权融资背后的参与各方的利益驱动则成为了导致企业财务舞弊的本质诱因。

(二)决定因素。是什么最终导致了舞弊的发生呢?有人认为是行为人的信念决定了财务舞弊的发生,也就是认知行为学派的ABC理论中的信念B。在相同的诱发因素和基本因素情况下,行为人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用ABC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人们的行为信念主要是靠制度和道德来引导和建立的。制度依靠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提供了合法与非法的标准,通过他律来约束行为人行为的规范,是一种刚性约束。而道德是通过判断行为的善与恶来作为标准,主要通过行为人自律来约束行为人的行为,是一种软性约束。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筹融资活动基本上是通过证券交易所或证券公司进行的。我国证券市场的约束机制主要是在两方面:证券市场的准入制度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处罚。因此,要抓好这一环节,必须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道德约束,财务人员需要通过道德上的自律来促使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小结

自危机爆发以来,虽然我国国内目前尚未发生严重的会计舞弊丑闻,但发生重大会计造假案件的风险正在聚积,由于经济增长减缓、外贸出口困难、证券市场波动等,导致一些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资金紧张,财务上容易进入困境,粉饰报表的可能性明显加大。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各界必须加大对企业的

监管,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迫在眉睫。

主要参考文献:

[1]黎四龙.舞弊三角理论与财务预警[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7.2.

[2]葛家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评述[J].财会通讯,2007.5.

[3]陈国欣,吕占甲,何峰.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审计研究,2007.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及启示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分析优秀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剖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审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财政部检查曝露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灰幕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学习总结

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环保企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