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延迟退休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8: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退休政策及其影响的初步了解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在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臵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对可办理退休的情况及退休年龄作了规定。

退休是劳动者在特定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履行一定的社会保险义务,达到规定的年龄之后,退出生产劳动领域,领取养老保险金的经济行为。在我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其中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及长期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作的职工满足提前退休条件。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出现提前退休人员大幅度攀升的现象,经有关部门调查,主要是由于违规办理提前退休行为急剧增多的结果。

违规提前退休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促进就业,也会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长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加剧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一方面,随着劳动者退出生产领域,减少了作为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基数的职工工资总额,从而直接缩小社会保险收入规模。另一方面,随着大批劳动者提前退休,直接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扩大。这是近年来各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日益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老保险制度是以1951年作为起点,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进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虽改革本身至今仍未涉及退休年龄问题,但政府的不少改革措施在有意无意中支持了提前退休行为,1997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仍然存在对提前退休的收益激励。200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实行了新的计发公式,是否仍然存在对提前退休的收益激励,目前还没有基于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职工在考虑退休年龄时,一般会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参照,根据基本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计发公式,计算比较提前、按时和推迟退休三种情形下的不同养老金资产,进而决定何时退休更优,从而导致职工实际退休年龄于法定退休年龄出现较大偏差。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提前退休后每月的基本养老金更高,就会产生诱致职工选择提前退休或尽早退休的影响,曾引发多次提前退休潮。

第一,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只与职工的缴费年限和工资、地区平均工资挂钩,

而没有与退休年龄挂钩。这意味着提前退休职工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更久,缴费更短,而退休后的养老金调整次数更多。其次,个人账户基金用完后,有社会统筹基金继续支付。由于当前大多数职工预期寿命都要高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计发个人账户的最高年龄70岁,使得早退休职工有可能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总资产。最后,近几年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年度调整比率都要高于在职职工的工资增长率,使得基本养老金计发出现“倒挂”现象。这意味着同等条件下早退休比晚退休能获得更多养老金。

由于提前退休的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在2008年11月,人力社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就曾表示,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 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 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适当推迟退休年龄的前提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与建国初期的人口平均年龄49岁比,90年代的人均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0岁左右,并且60岁人后的平均余寿超过16岁,其中健康余寿在8年以上。另外,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90年代,我国城镇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0%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实行统一的退休年线制度,不难得出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工作年限越短的结论,也就是说国家对个人付出的教育时间越长,得到的工作回报时间越短,这有悖于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所以,为了充分利用高素质及高经验劳动资源,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减轻养老金隐形负债,国家有意实施退休年龄推迟的政策。然而,另一方面,反对的声音也是很大的。在考虑死亡率、移民和内生增长的人力资源积累的基础上,短期内提高退休年龄将会降低养老金赤字,但从长期来看可能是无效的。使得劳动者的劳动年龄延长,减少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导致高失业率。孙玄(2005)预测,2010年至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将保持在7亿至8亿之间,若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全国失业率将增加5%,并在10年后达到10%。此外,参照其他各国法定退休年龄及平均寿命,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处于适中的水平。

由于不同群体对退休年龄有多样诉求,强制退休制度显然无法兼顾这些诉求,这也是退休年龄改革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国外发达国家今年来所进行的退休年龄改革,大部分在逐步推迟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例如,美国计划从2002年到2019年用17年时间将退休年龄提高2岁。德国计划用12年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1年,1年延长1个月,再用6年时间把退休年龄延长1年,1年延长2个月,2030年退休年龄延长至67岁。实行弹性退休,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停止工作和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例如, 每推迟 1 个月或 1 年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将按一定比例增长。这一比例主要根据养老金的支付能力、通货膨胀以及预期激励效果而测算得出。另一方面, 对达到最低退休年龄后选择提前退休的, 通过减发养老金的方式进行限制,维持制度的相对公平。

近期,“延迟退休年龄”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任何改革在实行之初都会受到很大的阻力,现今如何找到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让民众理解、接受、满意,是我国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寻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丁煜:《试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研究初探》,《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 2.阳义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提前退休的实力探究》,财贸研究2013.3。 3.杨欣然:《推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及时机分析》,《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11期。 4.杨馥:《我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探讨》,《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5、王海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商业文化》2012年3月。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申请书

延迟退休方案

2020年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简述

延迟退休论文

养老金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关于延迟退休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