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从军行(其一)》《塞下曲》《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蓟中作》(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4: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6.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从军行(其一)》《塞下曲》《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蓟中作》(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学习边塞诗中的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浪漫主义的风格。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3、学习边塞诗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战场杀敌、保家卫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情景交融的手法。浪漫主义诗风

教学难点:曲笔的运用、联想、夸张及用典等表达技巧。如何鉴赏边塞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推进新课:

1、边塞诗的主要内容: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4)、边塞风光。

2、边塞诗的鉴赏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3、在创作风格上: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从军行(其一)》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了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主旨)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此句写了环境、时序、风物、戍卒。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2)“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笛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如亲人在呼唤,似征人在叹息。笛声如同一缕情思,飘向万里之遥的故乡,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等待。以音乐入诗,表达深情。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2.

高中语文 1.6《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之教材梳理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从军行(其一)》《塞下曲》《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蓟中作》(选修教案设计)
《边塞战争诗四首教案:《从军行(其一)》《塞下曲》《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蓟中作》(选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