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十一章新时期诗歌

发布时间:2020-03-04 08:3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十一章 新时期诗歌

本章概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灿烂的现当代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收获了许多优秀诗作,为我国的诗歌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现当代诗歌与旧诗相比,具有新的特点:

一、思想新

关注人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审视与歌唱大地和大地上的风云,抒发对人生、时代、生命的切实感悟,成为现当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作为战斗的号角,它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奋勇斗争;作为启航的汽笛,它鼓舞全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些重大主题,形成了现当代诗歌的主潮流。当然,现当代诗歌中的佳作,也不仅仅限于表现这些重大主题。

二、形式新

表现新的内容要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新形式。用白话写诗,建立起现当代诗歌的新传统,这是五四以后“新诗”的历史使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现当代诗人不断吸收传统的和外来的经验,呈现出现当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从有无比较固定的格律着眼,分为自由诗和格律诗。自由诗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押韵和标点也不作统一要求,写起来相当自由,但在内容上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有耐人寻味的形象和浓郁的感情;新诗中的格律诗,不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只是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个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大致相等。但一个诗节包括几个诗行,没有固定的要求。

三、手法多样、流派纷呈

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派”严肃地实践着“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而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更立志于新诗的创造。郭沫若的《炉中煤》和闻一多的《发现》,同样是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但一个巧妙设喻,如九曲回肠;一个直抒胸臆,似火山爆发。闻一多和徐志摩同为新月诗派,都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但一凝重,一轻快。在时代大潮的冲撞下,许多诗人的诗风也会发生变更,形成个体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在继承与借鉴中,中国现当代诗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或雄奇豪放、或婉约含蓄、或沉郁顿挫、或清新自然,既有中国气派,又不乏现当代精神,令人留连忘返。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过程: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发展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及流派

胡适是中国现代诗歌最早的开拓者,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得到了广大进步文化界的热烈反响,白话诗很快流行,形成了一个“初期白话诗派”,主要代表作家是文学研究会成员。鲁迅、周作人、冰心、朱自清、刘半农、李大钊、陈独秀等与胡适一起,致力于对旧诗的否定,属于开创阶段。鲁迅的《野草》,是我国散文诗的丰碑。

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堪称新诗的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的作品。以郭沫若为代表,涌现出了一个星光灿烂的新的诗群:曾一度醉心于象征手法的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狂飙”式的高长虹、柯促平,“璎珞”般的戴望舒、施蛰存,以及“湖畔”诗人、暴风雨的歌者等,带着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在时代风云的感召下,加入了“革命文学”的行列,致力于新诗的创造,走上了战斗的道路。 与上述诗风不同的是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月诗派,其主要代表是徐志摩和闻一多,提倡新诗格律化,影响较大。

新诗进入20世纪30年代,臧克家的《烙印》《罪恶的黑手》,艾青的《芦笛》和《向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等发扬着现实主义战斗传统的诗篇特别受欢迎。接着卢沟桥的炮声迎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时代。作为主流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诗歌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就连“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以及躲在象牙塔中的“汉园”诗人也猛然惊醒,投奔到现实中来了。田间擂着更响亮的战鼓从华东奔赴华北战场,艾青高擎《火把》穿过《复活的土地》走向延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等悠闲的诗人们也一齐投入战斗的行列。抗战后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民歌体新诗以及伴歌伴舞的剧诗也迅速兴盛起来,前者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后者如《兄妹开荒》《白毛女》《血泪仇》等等均深受群众欢迎。

(二)、中国当代诗歌是现代诗歌的合理延伸,又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风貌 1.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当代诗歌进程的第一时期。

激励战斗与建设的“战歌”和正面颂扬新社会的“颂歌”大量涌现。闻捷、公刘、邵燕 祥、李瑛、严阵等一大批来自生活第一线的青年诗人和“跨时代”的老诗人郭沫若、艾青、臧克家、冯至、田间等一起演奏着新时代、新建设的交响乐章。

2.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叶作为第二个时期,是当代诗歌的暗淡期。

诗人们不得不以空疏的激情来宣释流行观念。当代诗歌带着明显的危机进入长达十年的“*”时期,诗与诗人同人民群众一起经受了劫难。但是地火依然运行,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流露着忧思与激愤,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三突出”的流毒未除,公式化的创作积习还没有被触动。

3.七十年代后期迄今,是当代诗歌发展的第三时期,亦称"新时期诗歌"。

发生于1976年清明,以花与诗的方式的诗歌运动,是“新时期诗歌”的序幕。“四人帮”垮台后又迎来“十月胜利的欢歌”和“一月哀悼的悲歌”。1978年岁末大陆向世界宣告改革开放,当代诗歌随之也涌动变革的潮流。改革开放也引发了一场新的艺术思维方式的变革。被称作“朦胧诗”和“新潮诗”而崛起的诗群,以对于艺术规范化的叛逆,开启了艺术掌握世界的多种方式的尝试。自八十年代起先后出现了“归来者诗群”“朦胧派诗群”“新边塞诗群”“新生代诗群”以及建国前就有的“九叶诗群”“七月诗群”中的许多诗人的复出,形成众多群落。像舒婷、傅天琳、李小雨、梅绍静、瞿永明、等女诗人的成批崛起,也是这时期中国大陆诗坛的突出现象。

二、“朦胧诗”

1、出现背景: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在一九八○年,“朦胧诗派”就在文坛以一个诗歌派别的面目出现并获得命名。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2、创作主题:

第一,新诗潮诗人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到了五四以来的人本主义文学传统中去,把新诗潮看作是对五四人本主义文学传统的承接和延续,在诗歌中表现人的生存价值和自由精神;第二,新诗潮诗人已不再满足于对文化遗产的纵的继承,他们更注重于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横的借鉴,同时也开始了对几千年来文学传统的反思。

新诗潮诗人在这两方面认识上的成熟,表明了新诗潮的发展已由自发状态进入了自觉状态。由于新诗潮诗人在思想认识上的日益成熟,他们对“*”历史的反思也更加深入了,“朦胧诗”的反思主题逐渐取代了先前的批判主题。“*”十年荒废了新诗潮诗人的青春,使他们成了“被废了的一代”,他们在反思中也逐渐认清了自己那一代人所应处和能够处于的位置,那便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为后世提供历史的见证,也便是他们的人生价值之所在。因此,作为“历史的见证”,也就成了“朦胧诗”的最终主题。但无论是新诗潮诗歌的反思主题还是“历史的见证”主题,都继承了早期“朦胧诗”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新诗潮诗歌仍在沿着人本主义英雄主义文学思潮的方向发展着。它们在诗歌作品中的体现,其主要标志是诗歌中人本主义者自我形象的塑造。

3、代表诗人:

(1)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

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2)顾城: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顾城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东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1980年所在单位解散,成为待业者。“*”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北京一张区办小报(《蒲公英》第三期)刊登了一首诗“生命幻想曲”。几万份报纸一售而空,顾城高兴极了,因为这是诗人第一次把自己的心交给世界。这首诗确定了顾城应走的道路,同时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他决心“用我的生命,自己和未来的微笑,去为孩子们铺一片草地,筑一诗和童话的花园,使人们相信美,相信明天的存在,相信东方会象太阳般光辉,相信一切美好的理想,最终都会实现。”顾城追求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

1979年在《今天》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后成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5月应邀出访欧美等国,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并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并在德写作。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儿》(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然到自我)、《没有目的的我》。小说《英儿》为诗人于弃世前与其妻雷米合著。

(3)舒婷:

“*”结束以后,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主将之一,进入了更为自觉也更为多产的创作阶段。她的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在意象的运用上趋于明朗、贴近自然而很少刻意为之的痕迹。她还受到了同时期北岛、芒克、多多等“今天”诗人的影响,更加注重对思想倾向的追求,表现在作品中便是有意识地突出了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挚爱。她的诗多用第一人称写成,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都通过“我”这一抒情形象表现出来,诗行中充满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比起北岛、顾城而言,舒婷更偏重于爱情题材的写作,在对真诚爱情的呼唤中融入理想,展露一种强烈的女性独立的意识。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也是舒婷在读者中流传最广的作品)有抒情诗《致橡树》和《双桅船》。比较而言,舒婷的诗在整个\"朦胧诗\"中最富于浪漫气息,这可能也是她的作品在青年读者中影响最大的原因。同时她也在抒情方式中自觉地融入了一些现代主义的技巧,比如她经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致橡树》里以\"树\"的意象,《双桅船》里以“船”和“岸”的意象,都在表达中留下阐释的空间,贴近于一种主观的个体生存经验。

4、“朦胧诗”对新时期中国诗歌的主要影响:

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朦胧诗的审美价值在于,它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使之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思维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总体象征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总体象征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它要求审美主体的介入,因而对于80年代的诗坛,它又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三、其他同期诗歌:

1、“归来的一代”

“归来的一代”也叫“回归诗人”或者“归来者诗派”,是指那些在50年代“胡风事件”和随后“反右”运动中受到放逐,到了70年代后期又重返诗坛的诗人群体。如“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及“右派”诗人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邵燕祥等。复出文坛后,他们的诗作、诗评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并获奖得到认可。80年发表《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出版《归来的歌》获第一届优秀新诗首奖。吕剑在《归来的歌书后》评述说:“诗人经历了二十年的顿挫、忧患、炼狱,深入的思索,艰苦的跋涉,从三

十、四十年代的前一个高峰走上

七、八十年代的又一个高峰。”公刘也有不俗表现:《白花,红花》(79年诗集)《离离原上草》(80),《仙人掌》(80),《秋叶集》(82)。评奖评语中说:“公刘的《仙人掌》象一团火燃烧着人民爱与憎的感情,尖锐,泼辣,态度鲜明,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和为保卫祖国为捐躯的战士的热爱。《仙人掌》显示了作者的才华和艺术上的成熟。诗的结构严谨,文笔老健,并时有惊人之语,也不乏风趣之言。这株‘仙人掌’有刺也有花,而且放射着浓烈的清香、冷峻、泼辣、艰辛,奇崛,别有一种风格”。

2、其他创作:

1986年被某些诗歌报刊所推出的打着各种旗号的诗歌派别近百种,如 “非非主义”“莽汉主义”“超低派”“雪海诗”“太极诗”“城市生活流”等等,尽管它们并未都有显著成果,有些很快湮没,但毕竟显示诗坛创作走向的空前活跃。这时期诗不仅有社会性主题的深化,也有“个人化”的努力;不仅有生命的感悟,也有对“知性”的注重;不仅有现实的关怀,也有“寻根”的萌动;不仅有抒情与叙事的并进,也有 “现代史诗”的实验;不仅有对于生活主流的正常的赞颂,也有对人的隐微幽深的精神活动的发掘以及对荒谬现象的鞭笞;不仅继续有传统的抒情方式,也有诗体形式和语言结构的大胆调整与创新。从而以奔突的活力和激情,使大陆的新时期诗歌驰骋于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当代诗歌总体上取得了较之前期和中期更突出的成就,但近期诗歌仍处于复苏与探索的“过渡”阶段。大陆的当代诗人既有创造的欢乐,又承受着纷至沓来的艺术主张、艺术方法的冲撞挤压的困惑。而这时期的人文理性和诗性智慧,正催动诗人们继续创造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前景。

四、“后朦胧诗”、“第三代诗”: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代诗人:50——60成长起来的,如艾青,流沙河,公刘; 第二代诗人:60——70成长起来,北岛,舒婷等; 第三代诗人:70——80以后

第三代把第一代、二代均作为反叛对象,竞相以宣言式的横空出世的方式出现于文坛,成立了上百种诗社和流派。如:(1)、新传统主义:欧阳江河、廖亦武;(2)“他们”诗派:韩东、吕德安、于坚;(3)整体主义:石光华;(4)非非主义:周伦佑、杨黎;(5)莽汉诗派:万复、李亚伟;(6)城市诗派:宋琳。解构象征、拒绝意义、追求纯粹语言本体、冷抒情和零度写作是他们的总体艺术特征。

2、主要特色:

朦胧诗以对普通意识形态话语的个人化革命,给萎缩僵化的传统诗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弹性活力; 但它只是能指与所指分离的思想文本,意象词语本身的丛生与叠加,使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处于间接、不确定的象征状态,诗意的模糊性暗示性过强,常常难于传达与把握,且优雅得不无矫情之嫌。

基于这种认识,后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对朦胧诗的语言规范进行了质疑和颠覆。他们认为作为诗人故乡的语言,是诗歌存在的居所与形式,它本身就体现存在就是存在,它的运动 可直接构成生命运动,不是诗歌创造语言,而是语言创造诗歌,诗人的使命是让语言顺利优卓地“出场”。所以他们都视语言为诗的根本问题与归宿,企望借助话语建设本身澄明生命和存在 ,使诗语逃离功利牵制回归、呈现自身;以至于“语言的欢乐”成为后朦胧诗的一个基本主题,一些歌唱者把写诗衍化成了脱离思想情感意识的纯粹语言学行为,为实现“诗歌从语言开始”、“诗到语言为止”主张,卷入了与语言的搏斗之中。

后朦胧诗这种介于80年代初中期的语言暴力和90年代初中期的语言自生之间、回归语言本体的话语追求,在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欢乐的 同时也不可置疑地导引出了一片异于传统的语言艺术风景。

所以,其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向语言自足性和所指化归依、平面化的冷抒情、口语化叙述和回归语言的遗憾。

3、代表诗人与作品:

韩东《有关大雁塔》反杨炼《大雁塔 》杨把大雁塔比拟成一个人,一个士兵,他的身躯上铭刻着“千百年的苦、不屈和尊严”。他要让“代表死亡的茫然永远消失”而且这个人还将“托起孩子们/ 高高地,高高地在太阳上欢笑„„”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改写历史的英雄形象。而韩东的诗: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你见过大海》消解舒婷的《海滨晨曲》。杨黎《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撒哈拉沙漠/ 空洞而又柔软/ 阳光是那样刺人 那样发亮/ 三张纸牌在阳光下/ 静静反射出几圈小小的光环。”他们主张“诗到语言为止”。在“後朦胧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普遍的对历史废墟的敏感。这种意识最明显地表现在廖亦武的《死城》里:一种达利式的疯狂、暴力和自渎通过寓言的方式指认了解体的现实和错裂的精神世界。无论如何,〈死城〉不是对外在现实的描绘,而是“回到未来”式的内在的末世感的体现。也就是说,未来可以通过追索过去来体认。

何小竹的诗不但也涉及了那个非象征化的“城”,而且涉及了“寓言”,他两首最重要的组诗就分别题为《鬼城》和《第马着欧的寓言》。在何小竹的诗里,超自然的成分不是呈现为对异己力量的实在性描述,而恰恰是对此时此刻的不可言说之威胁的诉说。 五,晚近的诗歌创作:后新诗潮

1、韩东——“断裂”与“抒情”;

2、李亚伟——流浪途中的“莽汉”;

3、柏桦——理想主义的“左边”与现实主义的“右边”;

4、海子——以梦为马的诗歌天才;

5、伊沙——“骂人者”;

6、杨黎、何小竹——“橡皮”网站,“诗是废话”,“加法与减法”。

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朦胧诗”的文化立场? 教学指导:讲授

本章练习:北岛的诗歌有何独特之处?(见教学内容)

第二十一章调度员

《红岩》第二十一章读后感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十一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第二十一章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第二十一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二十一章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课后作业) 下载版

第二十一章 下属七和弦(SⅡ7)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二十一章 人际沟通 第六节

第二十一章新时期诗歌
《第二十一章新时期诗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