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性第一章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活出自我

我总是习惯于从书的第一页开始阅读,对于《第二性》,也不例外。在这,我就谈谈我看完第一章后,在还没受到波伏娃其他思想的影响之前的感受吧。不过我可以确定一点,这是一本给我很大震撼的书,我将好好研读。

在第一章中,波伏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处境,女性的生育和抚养幼儿等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女人是什么?生物学上把她定义为“雌性”。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男人几乎把所有关于“雌性”的形容词都抛到了女人身上,诸如“懒惰、狡诈、无情、愚蠢”等等。生物学上的原因在女人的经历中起着头等作用,是构成她的处境一个基本要素,为女人确定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不可避免的命运。但生物学不可能回答我们这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是他者?实际上,这个社会在“她”出生时变把她定义为“女性”,而在她之后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就像是一道判断题,社会告诉你——你是女性。当然,你有权进行选择,如果你选择“正确”,那么你就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你就是社会上的异类,那些社会赋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将自己界定为另一性别的人,往往受尽社会的谩骂和指责。在这种压力下,更多人会选择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性别。但

是,虽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观点,但却更倾向认为女性身份不是一开始就由“她”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根据其身体特征强加给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给予承认罢了。

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孩子就应该喜欢粉色,就应该温柔优雅,而男孩就应该喜欢蓝色留短发,就应该勇敢不流泪。现在看完这本书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我们应该知道,stereotype这个词本身所代表的东西就是有问题的。人们往往会坚持认为,应当只从生理学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两性中个人的成功机遇是一样的吗?哪个性别对物种更重要?但必须注意的是,和其他雌性相比,第一个问题对女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因为人的物种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永远是形成的。 曾经有人这样给我说过,女强人没人喜欢,现在看来,他说的或许没错。对于男性来说,女人在学历和能力上取得的优势使男人无法获得较高的阶级范畴,他惊恐的发现,他的学历没有他的女朋友高,他的能力没有他的女朋友强,他的薪酬没有他的女朋友多,他侃侃而谈的事被女朋友纠正。他体验到处在劣等的恐惧,他选择逃跑。我们看到,大多数“剩女”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女性。 而对于女性来说,大多数女性对于女强人,也是有恶意的。和大多数女人喜欢有攻击性的男性相反,女人相较于柔弱女人,更讨厌像男人一样有攻击性的同类。女强人多是理性、快速、经济独立的。女人怕看到这样的女人,因为女强人对比出她们的软弱、虚伪,更使她们从同类身上看

到自己无奈的客体身份,女强人比男人还要清晰的对比出她们物化的身份。这个世界的改造,没有这些眼中充满仇恨的女人的参与,她们注定是被动的。这些女强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男性,也是其他女人憎恨的另一原因。如果说被动的女人只能从男人处获得自己对于自身的把握,对于世界的肯定,那么有机会从她们身边带走她们的男人无疑等于剥夺了她们的整个世界。不管女强人有没有这样做,改造世界所不得不产生的和男性的接触使女强人成为其余女性的假想敌。于是她们恶言重伤,散布谣言,她们将她们排挤于“传统的”女性队伍之外。 这样看来,为什么古往今来,高职位上的女性少之又少?也就不难理解了。物化使得女性缺少自信,她们被系统化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男人强调女人身上的女性气质,并当作女人优劣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女性气质这个命题从开始就是伪命题,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女性气质,这是一个由男性定义的,由处境决定的名词。

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鼓励女人体现在多数情况下被他们嘲笑的女性气质。美丽意味着她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青春进行徒劳的注定要失败的斗争,温柔意味着她要压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贤淑意味着她要无怨无求的承担家务与生育的一切义务。小女孩从小听到的最多的抱怨包括“有个女孩子样吧!”、“好女孩不会动来动去窜上窜下个没完。”他把她变成花里胡哨的小丑,懒惰的寄生虫,没有思想的笨蛋。而这一切是他造成的,他鼓励她成为的。在男人的世界中,他却在背后嘲笑这些女人,他所塑造的懒惰、懦弱、虚荣的特性又成了攻击的对象。因为男人愿意把女人当作仆人、玩具、伴侣,她

是客体的、没有攻击性的,以他为中心,以他为标准的。男人不愿看到女人变成了一个进行设计的超越主体,在现代女性身上,男人惊恐的看到女人的智慧,女人的能力,女人的勇敢,所有一切他有或盼望得到的美德。她只能是物化的,象征着他对世界的征服。于是他故意曲解她,排挤她,打压她,迫使她回到父系社会的寄生虫这个万年角色上去。

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不过需要补充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这种处境,然而,她们在追求两性平等的道路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些痛苦要由女人自己承担。社会对于这部分女人的认同虽然在增加,但是总的来说依然认为这样的女人不够“女人”,而这些丧失了一部分“女性特质”的女性是否会认同自身所选择的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呢?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任何人都拥有选择如何发展自己的自由,女性可以决定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假小子,可以选择做一个女强人,也可以选择去做贤妻良母。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限制。正如一个“温柔”的男人一样,他依然是个男人,只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人。过于追求与男性的一样与平等,会让女性受到另外一种压抑。记得有人说过,“女汉子”这个词其实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我看来,有时自嘲又有何不可,我们虽然柔弱,但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Don’t behave like girls!”我真不是很喜欢类似的话,女生有何不好?

正如谢乐尔•桑德伯格在TED演讲中所说,作为女性,我们不应退缩,应该举起自己的手。“我认为我们世界上,半数国家和半数公司,会由女性所领导,那将会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要勇敢做自己,自信起来,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别被一些所谓的社会框架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第二性读后感

第二性读后感

第二性读后感

《第二性》读后感

《第二性》读后感优秀

《第二性》读后感1500字

第一章读后感

《第二性I》有感

《活法》第一章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读后感

第二性第一章读后感
《第二性第一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