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生若只如初见》感想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8: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网上看了几篇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此见》,很有感触。古老的东西经这样一发挥,就一下子活了起来。尤其是纳兰性德的这首词,更是显现出了一种现代的生命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 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

这是《辞海》上对纳兰性德的介绍。上面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小令,全名为《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作为清代词人,其声名自然不能与宋人相比,但这首词却是深得年轻人喜爱的,许多痴男怨女都能吟上几句。但我以为人们对这首词的理解未必确切。下面就是时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读法。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哪里还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事情。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这是一首以女子的口吻写的一首怨词,我很同意这种说法,但如何来怨,这是理解的关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哀婉的怨,一种认命的怨,一种无可奈何的怨。

就上面这段翻译来看,前面两句的解释是较为准确的。三四两句就有些模糊了。从两句的关系来看,似乎是说:“负心的男子轻易地变了心,痴心的女子还在安慰自己:大概这男人跟其他人一样本是容易变心的吧。”这样,那后二句就好理解了:“你看那唐明皇当年不是在深宫之中缠绵之后曾对杨玉环海誓山盟吗?等到马嵬坡被赐死,苦雨凄铃之中,杨玉环又何曾怨恨过李隆基呢?”最后两句的理解关键在于“何如”二字。这两个字很容易理解成“怎么像”或“哪里比得上”,这样讲,与上文就连不起来了。其实这两个字还有一解,那就是“如何”,“如何”是“何如”的倒装,“如何”也可说“奈何”,“如之何”或“奈之何”相当于说“把什么怎么办”,项羽在乌江边上就曾说过:“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说:“虞姬虞姬啊,我该把你怎么办啊!”如这样讲,这两句就能和上两句连起来了:“明皇那样负了贵妃,贵妃都不敢有怨言,我又能把那个当时信誓旦旦、说要永结连理而今又变心了的薄幸锦衣儿怎么办呢?”这样解释,这怨就不是怨恨了,而是一种幽怨了,从形象上来说,也比较符合传统的女子形象。 无论怎样解读,这首词都有一种凄美,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得到的。因为生活给每个人的经验都是如此,两个人在一起,无论能否长相厮守,“人生只是若初见”都只能是一种理想,要得有新婚时的感觉,都是需要小别一下的,何况一辈子都在你看我,我看你呢?其实,对于爱情,是还有很多种评价标准的。比如平淡,比如真诚,比如以沫相濡,比如彼此搀扶,若能这样,即便没有了当年初见时的激情,也应该是值得期盼的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

人生若只如初见散文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 心得体会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经典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摘抄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感想
《《人生若只如初见》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