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6: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附件二: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 (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保总局 二○○七年十月

目 录

前 言………………………………………………………………1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意义…………………1

(一)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需要………………………………………………………1

(二)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1

(三)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促进西藏环保与全国环保共同实现“三个转变”的需要………………………………2

二、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情况……………………………………3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成效……………………………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5

(一)指导思想………………………………………………………5

(二)目标…………………………………………………………5

四、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对口援藏需求…………………………6

(一)政策措施……………………………………………………6

(二)能力建设……………………………………………………7

(三)人才队伍培训…………………………………………………9

(四)环保重点工作………………………………………………10

五、投资测算与资金来源…………………………………………11

六、保障措施………………………………………………………11

(一)提高认识,落实需求………………………………………11

(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12

(三)加大投入,形成实效………………………………………12

前 言

对口援藏是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的一项战略举措。长期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各有关省、直辖市环保局(厅)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援藏政策,努力创新全国环保系统援藏政策机制,不断加大资金、人才援藏力度,促进了西藏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西藏生态环境整体上仍处于轻-中度退化状态,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和难度较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使西藏环保工作面临更加繁重的压力。西藏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自身财力薄弱,环保投入不足,环境管理能力难以满足完成环保任务的需要,亟需全国环保系统继续给予支持和援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及国家援藏政策,稳步推进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提高西藏环保系统管理能力和水平,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06-2010年。

— 1 —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西藏地域辽阔,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前沿,是祖国西南的重要安全屏障。西藏的环境保护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国际反华势力一直企图利用所谓“西藏问题”遏制和分裂中国,尤其是近年来,*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借用所谓“西藏环境问题”进行着分裂祖国、离间民族关系的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只有加快把西藏建设好,才能有效地巩固祖国西南边防”。所以,举全国环保系统之力支援西藏,加大西藏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形象的最好展示,是对国际反华势力的有力回击。

(二)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有“世界屋脊”之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对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亚洲重要的河源区,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和水能资源接续基地;是我国和全球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战略作用。

长期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胡锦涛总书记指

— 1 — 出:“搞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改善西藏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提出:将西藏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准入,维护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努力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行严格的环境评价制度,切实抓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特别是要持之以恒地保护好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努力构筑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既是中央的决策,也是我们落实和支持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指导方针。

(三)做好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促进西藏环保与全国环保共同实现“三个转变”的需要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工作要分类指导、要有先后,但是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中央的要求。“三个转变”不能落下西藏,要共同实现。

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西藏办许多事情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多年来,西藏自治区立足区情,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与辐射环境管理工 — 2 — 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西藏的生态环境。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保护仍然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为确保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增强发展后劲。与全国环保系统相比,西藏要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真正做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强力推进环保事业的全面、持续进程,也需要全国环保系统坚定不移的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推动援藏工作的进展,求真务实,保证实效,不断支持和加强西藏环保系统的执法监管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保队伍,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投入到位、监管到位。

二、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情况

(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成效

多年来,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在各对口援藏省市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6年,全国环保系统共落实援藏资金7686万元,先后选派19名援藏干部和一大批科技人员进藏工作,为西藏环保系统培训了92名技术、管理人员。

通过对口援藏,帮助建设了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喀则地区环境监测站、昌都地区环境监测站、自治区环保局办公综合

— 3 — 楼、拉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等基础设施,使这些环保机构具备了基本的办公及业务场所。

通过对口援藏,为6个环境监测站配备了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为7个地市和23个县(区、市)环境监察执法机构配备了环境监察执法车以及必要的执法取证设备,使这些环保机构具备开展业务的基本手段和条件,部分监测站初步形成了各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能力,开展了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执法监管能力普遍有所增强。

通过选派援藏干部和科技援藏,为西藏环保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拓展了西藏环保工作领域,带动了西藏环保事业的整体发展。西藏环保机构从1975年的1个发展到2006年的99个,环保工作人员从1975年的3人发展到2006年的400多人。帮助开展了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对口援藏,特别是全国环保系统各兄弟省市的援助,促进了全区7个地市环保工作的开展,实现了部分地区环保工作零的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口援藏的工作机制不顺。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在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框架下,并未形成短期的、局部的交流平台,援助省市和受援地区沟通协调不够,交流形式不够多样,交流层次不够深入。

— 4 — 二是对口援藏的资金渠道不畅。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的深入,财政资金使用要求更加严格,管理更加规范,对口援藏的原有资金渠道不再通畅,新的资金渠道尚未建立,援助双方没有及时制定对口援藏计划,对口援藏计划没能纳入本省、区、市整体对口支援和受援计划。

三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援助省市并没有真正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并未将对口援藏工作视为一项政治任务,谈困难多,做的少;有的受援地区消极等待的多、主动协调的少,急需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及国家有关援藏政策,以强化西藏环保系统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多方位的支持西藏环保工作,开创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新局面,推进西藏各项环保工作,全面提升西藏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和参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的能力,促进西藏环保实现历史性转变。

(二)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制订、出台有利于推动对口援藏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按照建立“两大体系”的要求,多方筹集援助资金,确保西藏环保机构具备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业务手段、业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员援助及培训,不断提高西藏环保工作人员素质;多方协调,调动一切积极

— 5 — 因素,推动西藏环保的各项重点工作。

四、西藏自治区“十一五”对口援藏需求

为稳步推进西藏各项环保工作,确保完成环保任务,“十一五”期间,需全国环保系统从政策措施、能力建设、人才培训及重点工作等方面继续对西藏予以支持。

(一)政策措施

1、建立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每五年召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的制度,通过援藏会议确定每五年的全国环保系统援藏规划。二是建立对口援藏牵头机制,援藏事宜由牵头援助省市环保局(厅)与西藏受援地市环保局具体协商。三是建立联络员机制,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对口援藏省市环保局(厅)明确对口援藏的负责人和联络员,不断加强联络与沟通。四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国家环保总局与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对口援藏省市环保局(厅)与西藏受援地市环保局要定期会商,交流和总结年度对口援藏任务的落实情况,研究和安排下一年的对口援藏工作。

2、继续落实西藏环保系统参会人员差旅费用由国家环保总局承担的政策。1997年5月,国家环保局确定凡是西藏环保局参加国家环保局召开的会议,参会人员差旅费和培训费由国家环保局承担的政策,“十一五”期间继续执行该政策。

3、开展科技援藏。结合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帮助西藏开展并完成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以工作带动并培养西藏的环保人员;协调帮助西藏开展环境保护战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辐射环 — 6 — 境调查与监测、土壤监测与评价等专项调查与研究工作。

4、关心和支持西藏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对西藏的有关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给予关心和支持。

5、加强西藏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要通过专题报道、专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西藏的环境保护,充分展示中国环保精神和环保团队精神。

(二)能力建设

通过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西藏环保系统要建立与工作任务匹配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监察执法体系,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有力提升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和参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的能力。

1、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在拉萨市已建4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其中3个仅能测PM10)基础上,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建设大气背景值站1个;日喀则等6个地区各建设空气自动监测子站1套。

(2)常规监测标准化建设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等8个监测站补充配备常规监测仪器设备,具备对空气、降水、地表水、饮用水、噪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

(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按照统一配置原则,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备现场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样品运输与保

— 7 — 存、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需要。

(4)环境应急监测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备水、大气应急监测车各1辆及相关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运行全国统筹开发、建设的通讯指挥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

(5)核与辐射环境监测 根据统一配置、布点的原则,自治区建设连续辐射自动监测站1个,配备便携式辐射监测仪器设备1套,初步建立自动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互为补充的监测体系。

2、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设

(6)环境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 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7个地市环境监察支队、73个县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填平补齐配备执法车辆和执法设备。

(7)污染源自动监控 建设自治区污染源监控平台,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实现实时监控、数据采集、计量分析、异常报警,监控中心、在线监测设施联网管理。

(8)放射性废物库建设 新建放射性废物库1座及配套设

施,新建实验室,配备仪器设备,集中收贮放射源。

(9)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建设 新建自治区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配备相关设备及业务系统,初步建立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10)国家级自然保护监管 示范性建设拉鲁湿地、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适当加强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明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改善管理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

— 8 — (11)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 自治区环保局办公楼内部维修改造;7个地市级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测综合楼,其中,3个在建,2个改扩建,2个新建。

(12)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拉萨市环保局建设、完善12369指挥中心,并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具备完善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13)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 建立自治区-市(地区)传输网络,运行全国统筹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及有关业务系统,适当提高办公信息化及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加强环境统计硬件建设,改善基础工作条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4)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 建立自治区宣教中心,配备必要的环境宣教设备,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15)解决办公及业务用车 为自治区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督站、工程评估中心解决办公及业务用车,初步满足办公及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三)人才队伍培训

按照“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政策,加大人才选派力度,建立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人才队伍培训机制。认真做好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安排工作,分期选派西藏环保系统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对口援助省市环保部门挂职锻炼(6个月至1年)。以教育培训为基础,加大对西藏环保系统人员培训的投入,为西藏免费培训环保人员315人次,重点抓好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环境科研及辐射环境质量管理等

— 9 — 方面的人才培训,力争把西藏环保系统干部轮训一遍,逐步建立一支与西藏环保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西藏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环保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除了帮助西藏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人才培训等外,还应积极帮助西藏开展以下各项重点工作。

1、生态环境保护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帮助实施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整体推进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大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协调发改委、财政部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帮助西藏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2、污染防治

积极协调财政部,落实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西藏做好重点监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力争全部达标排放;同时,帮助西藏实施集中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区域环境安全保障、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等项目。

3、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

全力调度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西藏建设好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六地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4、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帮助西藏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相关设施。

— 10 —

5、基础调查与研究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帮助西藏开展土壤调查、污染源普查等工作;结合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帮助西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工作。

五、投资测算与资金来源

初步估算,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能力建设共需投入13961万元,其中,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需投入3335万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需投入6094万元,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4532万元。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各重点工作投入,视具体项目审批情况确定;人才培训等方面投入纳入援助双方工作经费。以上两部分投入不再测算投资总额。

13961万元援藏估算总投入中,需国家环保总局及直属单位安排11111万元,需各对口援助省市安排2850万元。从2006年截止目前,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环保总局已安排3024万元,尚需安排8087万元;各对口援助省市已安排190万元,尚需安排2660万元(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上已承诺1670万元,正在抓紧落实中)。“十一五”期间合计尚需安排10747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落实需求

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精神及国家援藏政

— 11 — 策,充分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切实加强对口援藏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西藏自治区“十一五”环保能力建设对口援助需求,分解落实任务,加强协调,夯实基础。

(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

逐步完善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全国环保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制订全国环保系统援藏计划;建立对口援藏牵头机制,搭建援助双方互动平台;建立联络员机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体制改革要求,不断创新对口援藏工作模式,将对口援藏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形成实效

国家环保总局、各援助省市等要积极安排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西藏各地市级环保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加强人才援助及培训。援助双方要制订“十一五”对口援藏工作计划,并将计划纳入本省、区、市“十一五”整体对口支援和受援计划,确保对口援藏工作稳步推进。援助双方要加强对口援藏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责任制度,援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确保形成实效。

— 12 —

西藏自治区粮食局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会议精神

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要点

林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

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

公路系统“十一五”文明创建规划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
《全国环保系统“十一五”对口援藏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