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1: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再现了历史。写这些家书的人们,都是那个时代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亲人诉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这些书信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们理解不忘初心的重要史料,也为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提供了生动教材。

家书里记载的主要是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点滴小事,其中穿插着写信人之间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让大家知道,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1972年的春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从江西干校回到家乡浙江探望亲人。年过半百的他,离别故乡34年来第一次在家里过春节,他为子女们写下了一封家书。

这封家信中,他为孩子讲述了自己革命生涯的艰苦,勉励他们饮水思源,努力为祖国建设出力。‚我在青年时期出门革命,十年不归,战火纷乱,出生入死,十年之中,以杂粮为主食,萝卜、白菜汤为副食,一年不过吃到

一、二次大米;黑夜行军,顶风冒雪,野地露营,比较起来,你们今天生活究竟安定得多,条件好得多,深望积极努力,条件越艰苦,越能锻炼考验人。‛

1987年12月,积劳成疾的胡华因肝癌病逝,终年66岁。去世前的一个月,他还在给时任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的信中感谢党的培养,充满对事业未竟的遗憾。‚参加革命,忽约半世纪,去日苦多,贡献愧少‛ ‚他在国家危亡之时,放弃原本富足的生活,那样义无反顾……这种为民族大义无私忘我的精神,不惜赴汤蹈火的爱国精神,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让我特别敬佩,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毋庸置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新形势下,继承先辈遗志,争取更大光荣。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推荐)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