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由“李广难封”谈“我要安全”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由“李广难封”谈“我要安全”

西汉名将李广是我国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作战骁勇,箭法神奇,被匈奴人畏称“飞将军”,但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终其一生竟然未被封侯,而其曾经的下属被封侯的却大有人在,故后人有“李广难封”的感慨。

对“李广难封”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汉景帝时期一个叫公孙昆邪的外交官员给汉景帝的奏折从一个侧面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其意思是说李广的才能是没有人能比的,但是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天天跟匈奴打战,早晚有一天要失手。汉景帝看了后就将李广从上谷太守任上调离,后来汉武帝在历次的对匈作战中也未对李广委以重任,最终李广终其一生未得封侯。公孙昆邪的这一分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我们的企业都是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特别依靠有能力懂技术的人才,但是始终不要忘记正因为我们的企业是石油化工企业,其安全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都有“我要安全”的这种思想,特别是对一些有能力懂技术的骨干,绝对不能有李广的“要我安全”还不能保证安全的思想,自视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而轻视安全工作,更不能有意无意的违反有关安全规定。在这方面,李广作为一军的将领曾犯过一次典型的错误,使其在以后的征战中失去很多封侯的机会。

一次朝廷派到边境的监军(宦官出身,皇帝身边的人)带数十官兵在外打猎时,路遇三名徒步行走的匈奴人。监军是宦官出身不懂厉害,自视人多势众且想立功就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监军,监军侥幸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虽正确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但他连招呼都不打就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连追几十里后,李广布局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但准备回程时遇上匈奴数千骑兵。李广的近百骑兵十分害怕,都想策马加鞭赶回大营。但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不退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兵团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并都下马卸鞍,匈奴骑兵以为是诱饵不敢冒险攻击。直至天晚匈奴怕被伏兵袭击而退兵后李广才回到了部队。李广善射的天性和他自负其能的性格使他忘记自己的主要职责,忘记了当时朝廷乃至整个国家正在积蓄力量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不仅置大军安危于不顾,甚至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亲自率百余骑追逐三射雕手,虽侥幸欺诈成功,但承担的风险是朝廷所绝对不能承受的!后来汉武帝时期卫青在对匈奴的决定性会战龙城会战中临阵将李广从前锋调离是必然的。历史我们不能假设,但是龙城会战最后关头大将军卫青调离前锋李广,授命他迂回匈奴单于侧翼袭击,但李广最后还是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这种结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卫青决策的正确性,证明了汉景帝和汉武帝用人“安全第一”的的正确性。我们的安全工作中也时常能看见一些人的李广作风,有人对违章违纪熟视无睹,有人为违反安全规定省时省力而窃喜,甚至有人将一两次的冒险成功当作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是与现今集团公司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生产发展形势是格格不入的,其结果也必然会造成“李广难封”的一再重演。

目前中国石化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如同汉朝初期面临强大的匈奴一样,虽然我们需要众多的有能力懂技术的专业人员,相对于有着浓厚“要我安全”思想的李广,我们更需要的是那种时刻有着“我要安全”思想的卫青们。我们可以试想:以李广的军事才能碰上汉初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和纳谏如流,如果李广放弃那种“要我安全”思想,彻底做到了“我要安全”,李广想不封侯都很困难。集团公司一直重视和强调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的投入也逐年增大,但是总有一些企业的李广们还存在着“要我安全”的思想,认识不到安全工作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安全和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今年集团公司开展的“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是非常适应时代潮流的,也极其符合中国石化的发展要求。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尽快地积蓄力量提高素质,在以后的各类会战中就一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对每位“李广”是件好事,对全体的职工也是件好事,对我们的企业同样是件好事,对我们的国家更是件好事。

我要安全

“我要安全”

我要安全

我要安全

要我安全,我要安全

我要安全

我要安全

我 要 自 由 地 飞 翔

李广难封的故事(推荐)

由变形记谈亲子关系

由“李广难封”谈“我要安全”
《由“李广难封”谈“我要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