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快乐王子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0: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精心取舍,紧扣语言,感悟体验

——《快乐王子》说课稿

刘媛媛

一、教材解读

《快乐王子》是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整篇童话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借助王子的眼睛展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他有着一颗悲悯的心,他不忍心看着裁缝的儿子遭受疾病的煎熬;他怜惜有为的年轻人;他担心穷苦孩子的命运„„于是,快乐王子求小燕子,让小燕子帮他把红宝石、两颗蓝宝石眼睛以及身上的金片送给城市里的穷苦民众。最后小燕子在寒冷的冬天,精疲力竭,死在王子的脚下,王子的心也随着小燕子的死裂开了。市长命令人把快乐王子的雕像拆掉,而上帝却认为快乐王子的心和小燕子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爱尔兰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创作的这篇短篇童话尽管是一个悲剧,可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快乐王子的那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让我深深感动。他的那种牺牲自我帮助别人的精神震撼了我的心灵,激活了我们对真诚和善良的向往之心。

课文虽对原文进行了删减,但篇幅还是较长。如何实现长文短教,低耗高效?这是本课教学难题。我将对文本进行取舍,从核心句段着力,以树立快乐王子形象为主线,展开教学,辐射其他目标,达成本课教学总体目标。所以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快乐王子的善良之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理解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感受王子的不快乐。教学难点是从王子帮助穷苦人的过程中,感受王子的真诚和善良。

二、学情分析

1 我班学生非常喜欢读童话故事,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一定有着热情和愿望,已经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但还有着语言表达方面不够准确,读书还不够细致的不足之处。对于文中所反映的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王子的真诚和善良,难以深刻感受,这也是本课需要突破的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深入解读了教材分析学情后,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取舍之道,彰显特色

《快乐王子》虽对原文进行了删减,但篇幅还是较长。如何40分钟的一节课里,实现长文短教,低耗高效?这是本课教学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那就是“取舍”。

1.对课文主题及内容的取舍

19世纪80—90年代,唯美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发展达到高潮,王尔德是主要代表人物。小小一篇童话,却把唯美主义的主题“美、爱、快乐”诠释得淋漓尽致。要想在这一节课里把这些主题都揭示出来,时间不允许,所以,我对以上主题做了取舍,以感悟王子形象为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文章的5—19自然段,也就是王子看到女裁缝、年轻人、小女孩以及小孩受苦难过,于是求燕子,并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这几件事情上。通过这几件事情,让学生感悟王子的那一颗悲悯之心、真诚之心、善良之心,让王子的形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对人物的取舍

课文出现了好几个角色:王子、燕子、市长、上帝等等。我在教学中仅取“王子”这一主要人物,舍弃其他。倾全力“一点”上突破。

3.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取舍

在故事中涉及到的“丑恶”和“穷苦”、“求助”和“帮助”的教学上,我都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表现“丑恶”和“穷苦”的四个场景重点讲一个,其他三个略讲。“求助”和“帮助”的教学重点放在两次献眼睛的语段上,这样做既简化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我想,实现长文短教,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取舍。取舍之道也就是智慧之道。

(二)扣住语言,体验情感,感悟人物形象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从语言,逐渐进入到人物的内心,这样方可达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1.扣住“哭”,感受王子的悲天悯人。

王子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我忍不住要哭”中的“哭”这个字最能体现这点。

初读课文,读到“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我忍不住要哭”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一种感动,我被王子的正直和善良所感动。被他那一种悲悯之心,仁慈之心所感动。王子的眼中看不得别人受半点苦难,见到别人受难,心里就很痛苦。并且哭得是那么伤心:只见他眼泪汪汪,泪珠沿着金黄的脸颊流下来。

于是教学中我就抓住这个“哭”字,以及哭的原因的关键句子“我死后,他们把我竖在这里,让我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我忍不住要哭”,反复回扣到王子的“哭”。并抓住“丑恶”和“穷苦”两个关键词语,进一步体会王子哭的原因。在体会女裁缝的穷苦时,我又抓了“瘦”、“病”、“尽”和“只能”。通过这语言文字,让王子的悲天悯人形象扎根在学生心里。

2. 扣住“求”感受王子的真诚与善良。

王子形象还体现在他竭尽全力去帮助穷苦人的过程中,体现在他的几次“求”和“帮”上。我抓住“求”做文章,先比较三次“求”的不同,这样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也感受了王子态度的诚恳。然后从“求”过渡到“帮”,在献眼睛“帮”的过程教学中,我又扣住了一个“啄”字,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献眼睛给王子带来的肉体上的剧痛。从而进一步感受到王子的善良和伟大。再从“帮”回归到“求”,王子那样去帮他,失去双眼,失去光明,还要忍受剧烈疼痛,但他还那样求燕子,求得那么诚恳!将“帮”和“求”形成一个强烈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王子的善良和伟大。接着,我让学生补白“再三央求”、“连声央求”的内容,让学生走进王子的内心,去感受那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从而被王子所深深感动。这一过程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感悟了人物形象。

(三)以点带面,落实语言训练。

无论课文有多长,无论有多少教学的“点”可以去选择和利用,但是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不能每个“点”都去作深入挖掘,只能选择一些关键的“点”来教学。本课主要描述了王子看到的反映这个城市丑恶和穷苦的四个场景以及王子求燕子依次帮助这些穷苦人的过程,如果一一花时间学习、感悟,必然耗时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选取了两个“点”精讲。一是精讲描述女裁缝的语句,指导学生抓住“瘦”“病”“尽”“只能”等关键词感悟女裁缝的穷苦和可怜;二是精讲王子两次“献眼睛”的语段,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动之处,透过“燕子不肯啄王子的眼睛”中的“啄”字感受燕子的不忍和王子的坚持。我抓住这两个“点”,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运用暗示、启发、激情、评点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过程中感受王子的真诚和善良,以期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获得发展,达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效果。

除此之外,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用音乐、图像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之中,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加深体验。

四、教学环节设计

(一)简介作者,切入主题 (6分钟)

通过介绍作者,直切主题,接下来用课件呈现曾经快乐王子雕像的模样,介绍快乐王子,并引出问题“他拥有这么高贵,华丽的外表,可他现在还快乐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浏览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浏览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让我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我忍不住要哭”,感受王子的不快乐。

(二)理解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进一步感受王子的不快乐(12分钟)

让学生默读课文5-19自然段,思考:王子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哪些丑恶和穷苦,让他忍不住要哭?并找出相关语句。精讲描述女裁缝的语句,指导学生抓住“瘦”“病”“尽”“只能”等关键词感悟女裁缝的穷苦和可怜;略讲年轻人、小女孩和小孩这三个场景,把学生带入情景,并反复回扣王子悲伤的句子“让我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我忍不住要哭”,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整体感知王子的“求”和“帮”,感受王子形象(8分钟) 当体会了王子的不快乐后,让学生再次默读5-19自然段,思考:王子是怎样求燕子的呢?又用什么去帮助这些穷苦人的?并画出相关语句。课件呈现句子,学生填出文中三个不同程度的“求”的词语:再三求、再三央求、连声央求。引导学生感受王子一次一次诚恳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接着学生交流王子用什么帮助穷苦的人们。

(四)学习王子“献眼睛”部分,感悟王子真诚善良的心(12分钟)

精讲王子两次“献眼睛”的语段,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动之处,透过“燕子不肯啄王子的眼睛”中的“啄”字感受燕子的不忍和王子的坚持。接着播放音乐,,让学生执笔补白王子央求燕子的话语,在话语的表达中让学生感受到王子的真诚与善良。最后师生配合读两次“献眼睛”的语段,升华情感的体验。

(五)总结全文、留下疑问(2分钟)

课件出示王子石像图。教师总结并提出疑问:王子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承受了那么大的痛苦,可课题为什么仍然是 “快乐王子” 呢?燕子——王子忠实的朋友,在陪伴王子的过程中,它,又有什么变化呢?为第二课时的学习留下了悬念。

五、板书设计

19 快乐王子

看 求 帮

女裁缝 红宝石 年轻人 蓝宝石(眼睛) 小女孩 蓝宝石(眼睛) 小 孩 金 片

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演讲稿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说课稿
《快乐王子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