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城联创 “四大战役”(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0: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六城联创 “四大战役”

温州网讯 全力打好“四大战役”是“六城联创”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园林绿化战役、“城中村”改造战役、污染物排放整治战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战役。打好“四大战役”,需要相关部门倾力协同作战,更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为此,记者采访了本报市民考察团及民情联络员的部分代表,且听他们的建议——

园林绿化战役

以“绿满温州”为目标,以绿化造林“五年行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加快实施公园道路绿化工程、城郊绿化造林工程和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工程,建设主城区城市森林,大幅增加城市绿量,城区新增绿地3512公顷。建设三垟湿地、九山公园二期等9个市级综合性公园广场,建设33个区级综合性公园和291个街心公园,构建8条沿路绿色屏障和10条滨水绿地、防护林带。推进全市绿化网带建设,使全市1/3以上县城、乡镇达到省级森林城市标准。

市民愿景——

徐双涨(车站站务员):市区公园每年都在增加,现在市民锻炼休闲的场所比往年多了不少。但为了让路变得更宽,绿化带经常被拆掉,看着有点心疼。在宁波,绿化带都是成片的,温州的绿化带则是成“条”状。小树虽多,但成规模的绿荫不多见。如何在缓解交通拥堵和增加绿化面积上做到平衡,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要还绿于民,既要保护好现有的绿色,还要把过去被侵占的绿地“还给市民”。

胡文光(退休干部):园林绿化不单是政府部门要做的事,更是全体市民应该做的。我居住在城郊结合部附近,一些绿化带上时常被人扔上垃圾,变得脏乱差,因此园林绿化要靠大家去维护。现在适宜市民晨练的绿地数量不够多,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受益的居民要适当出点力,可以自发将空地整理成健身场所。

“城中村”改造战役

实施《温州市区旧村改造暂行办法》,对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城中村”实施以整体拆迁为主的全面改造。大力加强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后系列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着力整治“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加强“城中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治安管理,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组织开展“清洁乡村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乡村健康行动”,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活动。

市民愿景——

张成武(企业员工):外地城市都是“先建设周边设施,再建设商品房”,我市一些地方正好本末倒置,比如新城一带高楼耸立,却没有相应的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这让居民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一些部门对待拆迁户也是这样,倒着走“先建设、后安置、再拆迁”的路子。要全力打好“城中村”改造战役,就要改变过去的一些做法,成立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管理。

胡婷婷(公务员):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地方四周都在拆迁,但总是留着一个区域不动,这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当周边没有拆掉的老房子租给外地人时,就会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我觉得改造是一件好事,但是规划应该合理,不要总有遗忘的地方。

污染物排放整治战役

全面实施“消纳工程”,到2012年建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续建垃圾转运站10座,新建改建城市公厕20座,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2012年前新建25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蓝天工程”,防治大气污染,建成覆盖全市的机动车排气检测和监管体系,实现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实施“安静工程”,对市区道路实施降噪改造。实施“碧水工程”,推进“塘河亲水”行动,开展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保护。

市民愿景——

徐贤明(文艺工作者):温州城市档次有待提高。我曾去过日本的几座大城市,回来之后感到一座城市档次的高低,并不是看市民能赚多少钱,而是整个城市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在日本这些城市,感觉空气特别清新,道路特别整洁、有序,城市治安和市民的生活非常安逸,温州和它们的差距很大。温州人的确很会赚钱,但钱赚来了,只是将自己家里布置得很漂亮,城市的整个档次并没有明显提高;车越来越多,但城市交通拥堵,噪音越来越大,空气质量不好,车子在外面开一天就积满了灰尘。

何素亮(退休职工):温州人会做生意,创办的企业很多,但目前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污染问题,对城市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将好好的生态环境弄得又脏又差。针对这些企业,政府应该下决心,能关闭就关闭,不能关闭的统一安排到工业区生产,还老百姓一个“蓝天白云”。另外,政府要重视对一些高新企业的培育,这些企业污染少,经济效益高,温州多办些高新企业,还能留住不少高新技术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战役

制定实施《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名村)整治保护力度,加大对文物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2012年前力争创建“国保”单位20处、“省保”单位65处、“县保”单位600处,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加快建设一批专题博物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扶持力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快建设和提升温州市文化艺术设施和县域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

市民愿景——

张宏宽(工程师):近年来,温州有很多文化被现代商业的氛围掩盖,比如一些街道小巷内的文物遗址、文物标识都不明显,淹没在周围现代化建筑的光影下,甚至有人将被子等挂到文物碑上,所以我们的一些古街不像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古街那么有人气、有知名度。此外,我希望媒体多宣传瓯塑、瓯绣等具有温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一味宣传商业现象,否则会导致年轻人对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了解、概念模糊。

丁咚(教师):温州本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遗失。因为很多传统手艺找不到传人,我们想买传统工艺品却很难找到地方。旧城改建以来,城市看起来变得很气派,但都是千楼一面,少了很多文化底蕴。朔门街是新打造的一条历史文化古街,但在我看来特色还不够,建议相关部门出面,将瓯剧、瓯绣、瓯塑、温州鼓词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店铺集中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让民间艺人到这里“传道授业”,重现过去文化兴盛的一面。

李雷(教师):温州历史很悠久,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很多市民不知道温州的历史。建议组织一些有温州特色的讲坛或者讲座,以及举办文化节等活动,让市民了解温州历史。目前市区的文化广场不多,建议增加公园等休闲场所,车站应该多设立阅报廊等文化设施,让这些场所多点文化味。

六城联创 “四大整治”

六城联创

六城联创工作总结

温州六城联创

六城联创工作方案

“六城联创”工作总结

六城联创工作计划

“六城联创”工作计划

六城联创心得

六城联创之后

六城联创 “四大战役”(全文)
《六城联创 “四大战役”(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