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风险导向审计法在银行内审工作中的应用(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风险导向审计法在银行内审工作中的应用

审计按方式可分为账目基础审计法、制度基础审计法和风险导向审计法,三种审计方式依次继承和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法是审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国际会计界对它的理论研究日臻成熟,但应用却明显滞后。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法的应用问题,对正处于迎接WTO挑战、继续深化审计体制改革时期的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

一、风险导向审计法的内涵及先进性

(一)内涵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审计风险理论为基础(审计风险理论认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主体事前对被审对象的各类审计风险和各风险构成要素进行风险评估,再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来确定合适的审计战略,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式。

(二)先进性

1、风险导向审计法以控制总体审计风险为核心思想,以全面的审计风险评估和综合控制为审计战略导向,是一种受风险驱动的先进审计思想。

首先,风险导向审计法以审计风险为首要考虑因素,更切合审计内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法律环境变化下审计主体的现实选择; 其次,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审计主体通过全面评估和揭示所面临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及各类风险构成要素,使其对审计风险的认知能力更强;再次,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审计主体的目标导向性和规

1 避风险能力更强,审计行为自觉受审计风险驱动,将实际检查风险控制在审计委托方和法律法规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

2、风险导向审计法以分析性测试为核心技术,以重要性原则决定审计资源配臵,是致力寻求成本与效果、风险与效率最佳结合点的先进审计技术。

风险导向审计法不仅继承了账目基础审计法和制度基础审计法下的调查、函证、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抽样审计等审计技术和方法,还运用了风险评估和分析性测试技术。首先,风险导向审计法要求从全面的审计风险理论观念来考虑审计测试,其测试结果更具有公允性;其次,风险导向审计法下的抽样技术建立于更加成熟的“重要性”审计理论之上,即以审计准则或公允的标准来判断审计事项的重要性程度以决定审计抽样样本量,使审计资源配臵更易找到风险与效率的结合点;再次,风险导向审计法下的分析性测试和风险评估方法,已逐渐应用于现场审计前期工作和非现场审计之中,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审计方法。

二、风险导向审计法在银行的应用现状与加速应用的必要性

(一)应用现状

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也不无例外地经历了由账目基础审计法向制度基础审计法的转型,近两年已出台和准备出台的审计章程和审计准则,以及非现场审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审计方式向风险导向审计法转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风险导向审计法的思想保障体系和制度技术体系尚不完备,总行以下审计机构对先进审计方式方法的应用明显滞后于总行审计理论前沿,且审计体系中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间存在应用上的差距,等等这些,障碍了风险导向审计法的

2 应用与发展。

(二)趋势与意义

以积极地态度来研究和加速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法,对银行内审工作至少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利于解决好以风险驱动为审计战略导向问题,合理安排全行项目计划和审计资源,降低系统性审计风险;(2)有利于强化各级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建立适应内、外环境要求的审计风险管理与约束机制;(3)有利于加速审计技术的更新,进一步提高全行审计效率,降低系统审计成本;(4)有利于引进、利用国际先进审计理论、审计技术与方法,促进银行内审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有利于通过分类风险评估,为全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降低审计风险与降低全行经营风险二者的有机互动。

三、推广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法的策略思考

针对银行的审计工作现状,要实现审计方式向风险导向审计法的根本转型,需从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思想体系上综合推进。

(一)制度体系

1、完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补充、完善审计准则,特别是着重解决准则的实务操作问题;二是实行双向承诺制度,审计主体对报告主体做出风险性承诺,审计客体对审计主体做出真实性承诺,并以审计制度和文书范本明确下来;三是实行具体审计方案批准制度。总行对审计分部、一级分行制订的具体方案的风险导向性、成本、可行性等进行审查,改“备案制”为“批准制”,同时应加强审前信息和技术指导。

2、健全审计风险监控体系。一是健全内部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实行审计风险内部举报、工作质量季度远程考核、年度检查考核的综

3 合内部监督机制,加大考评与绩效工资挂钩力度;二是以适当的形式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可在被审行范围内实行审计公示;三是建立审计风险责任管理制度,逐层成立审计风险考核领导小组,对内部质量考核、内外部审计差异评价、内外部举报中经查证属实的审计检查风险,追究审计责任人的责任,对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审计风险的突出贡献者予以奖励。

3、继续深化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减少管理层次,解决对防范审计风险至关重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同时应调整机构布局,适当精简队伍,提高效率,缩减成本。

(二)技术体系

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是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法的关键。在银行建立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是总行审计准则已提出了风险评估模式的九项基本风险因素,应进一步研究明确每项基本因素的具体评估内容、方法和权重大小,建立完整的“评估树”;二是银行的非现场审计系统解决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技术问题,只要按照“评估树”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解决风险评估的审计应用软件问题。

2、颁布“重要性”审计准则。“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思想基础,它既是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程序是否适当的依据之一,又是确定抽样审计可靠水平和精确度的指标之一,还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关键事项之一,更是合理界定审计责任的证据之一。建议针对银行经营特征和历史审计经验,在审计章程提出的“重要性原则”基础上,逐步明确“重要性”判别标准,并以审计准则形式颁布。

3、加大审计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高效率的审计离不开审计应用软件。结合银行实际,建议:

一、不断完善非现场审计应用系统。应根据应用中遇到的系统数据、指标定义、监测结果利用率、基本风险因素定义和风险评估体系定义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专家逐步进行修改完善;

二、借鉴英国等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研究开发内控评估、业务目标测试、内审绩效考核等审计技术应用软件和审计管理应用软件。

4、不断研究和完善专门审计技术。如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体系、审计应涵盖的范围、审计内容的着力点等,应继续研究完善。

5、以技术指导和培训促进审计方式方法的快速更新。通过专门的、经常性的、分级别的审计技术与方法培训以及审前、审中、审后和日常技术指导,可以有效缩短理论与推广应用的时间差和不同级别审计机构的应用差距,达到快速更新、适时转型的目的。

(三)思想体系

1、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风险和责任意识。再先进的审计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最终都必须依赖于审计主体――审计行为人才能达到审计目标。要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式转型,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2、加强国际先进审计理念教育。通过适当的考察交流,寻找差距,探讨理论,并着力解决实务中的借鉴与应用问题,以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敏捷的“扬弃”手段,推进银行内审工作的快速发展。

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浅谈目标导向工作法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论非工程措施在依法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我在的银行工作中

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论风险导向审计法在银行内审工作中的应用(推荐)
《论风险导向审计法在银行内审工作中的应用(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