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1.doc1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9: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永记英烈,洗涤心灵 牢记党史,矢志教育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九十华载匆匆过。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我们的党,我们伟大的母亲,自风雨飘摇的1921年,到繁荣昌盛的今天,已走过整整90年。九十年风云我们的党创建、发展、壮大,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回首眺望她走过的历程,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

为缅怀英烈,感怀历史,重温党史。在今年清明雨纷纷的时节,我怀着无比神圣的心情随同幼儿园60多名在职党员、优秀教师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前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参加了党支部组织开展的“踏寻英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参观学习活动。

再走重庆红色之旅,回望歌乐山上,满目苍翠,感思不已。短短三天,所到之处,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思想。白公馆,那是江姐战斗和就义的地方。渣滓洞,身体和灵魂的炼狱,我们的前辈,是用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和革命理想,为我们撑起今天伟大的祖国,为伟大的民族立起不朽的丰碑。

踏寻英雄的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三天的时间,我们集中参观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白公馆和位于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歌乐山位于重庆的西部,一年四季翠霭深浓,遇有风雨则万籁齐鸣,丛林清响,古人会其意称之为“歌乐山”。然而,这样一个清雅的去处,却在1939年至1948年间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神秘魔窟”。 1939年春,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革命者保密起见,选中了位于歌乐山下三面环山邻沟、地形隐蔽的原本是人工采煤的小煤窑“渣滓洞”和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白公馆”,并将其改造为关押革命志士的看守所。1943年后渣滓洞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二看守所,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渣滓洞和白公馆集中营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

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歌乐山下的这场悲剧,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开始于1949年9月,结束于11月29日,殉难者达300

余人!

走进渣滓洞,高耸的院墙,岗哨林立、电网密布,集中营内,一楼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房间阴森而狭小、刑具齐备而恐怖。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着“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

漫行于其中,我们仿佛走进六十多年前那场充满血与火的战场。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我们的前辈,他们正是英气勃发,风华正茂的年代。他们选择了理想,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牺牲,选择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铭刻那段血泪史的最具代表性人物江姐的真实形象。她带领烈士们亲手绣下的五星红旗仍然放射出不灭的光芒,那沾满革命先烈血迹的种种刑具正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故事。敌人用鞭子抽打,用烙铁烫,用不忍卒听的“披麻带孝”、“烤人油”、“点灯”等人间酷刑,用一根根竹签钉他们手指,可得到的结论是“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毅志是钢铁做的。”刽子手们那威逼利诱的审讯、那凶神恶煞的面孔、那残忍而无耻的手段和暴虐的酷刑;共产党人临刑前那凛然慷慨的陈辞,那坚贞不屈的身姿,那囚衣滴血的伤痕,就在耳边,就在眼前!

在白公馆我们听到了《红岩》小说中许云峰、许建业、陈然、王朴等烈士的感人事迹。一张张鲜活而珍贵的历史照片、一间间令人发颤的囚房、地下审讯室和堆放的刑具(老虎凳、火盆、烙铁,锈迹斑斑的粗糙刑具),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当年的惨剧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心头。

在那个独特的历史年代,在战争里的每一天, 无数英烈用鲜血染红了鲜艳的旗子;用生命矗起了不朽的丰碑。他们用生命书写着这样一个理念: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中国人民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他们的信念时刻激励着我们,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岩英烈正是几代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史诗般的精神偶像,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曾激励着亿万人,为着壮丽的

共产主义事业,为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去英勇战斗。江竹筠,陈然等革命先烈是人们熟悉和敬仰的英雄人物,他们在集中营里受迫害、遭屠杀,但终不可夺志,他们以自己的坚贞不屈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英雄赞歌。

是他们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 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将信念与理想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铿锵掷地的话语,让世代铭记,同时也是对世人心灵的洗涤。

时间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抚昔思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为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每每重温这段历史,更是激动不已。那个时代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它一脉相承的精神却永远不朽于时代变迁。

这次活动使我更深刻地感悟到红岩精神是革命、团结、奋斗、奉献的浓缩与概括。我们的先烈在白色恐怖中胸怀大志,坚守革命气节,不辱使命与敌人顽强斗争,展现了烈士们气贯长虹的革命精神和远大抱负,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品质就是要树立这种精神,以赤子之心、以全部精力去努力工作,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怕困难、乐于奉献,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以此来告慰我们的革命英烈。

这次的活动,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用血淋淋的历史给我们每位党员和教师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先烈的精神如阳光洒进大家心灵的暗房,像雨露滋润着空虚和荒芜的心田,灵魂上的一切灰尘和污秽全被涤荡。

昨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 今天,缅怀英烈,洗涤心灵;牢记党史,矢志教育。珍惜现在,努力工作。树立创一流的工作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敬业奉献,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传承先烈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党永远在我心中!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征文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1.doc1
《“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1.doc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