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

教学分析:《飞夺泸定桥》是教科版四年级上一篇以“红军与长征”主 题的课文,课文讲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公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故

事。体现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训练学生练习上下文理解句子,能主动探究,体会课文的中心。

过程与方法:带问题读文,边思边读,读中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中体会,学习

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重难点:抓住红军战士飞夺的言行,体会他们大智大勇,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读

1.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

汇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成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教师:板书:《飞夺泸定桥》。

2.学生读题目。(强调“飞夺”),解释。 3.学生针对题目质疑,

带问题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直接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2)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3)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读课文。

三、理清思绪,整体感受 .

1、请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2、体验尝试: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指名反馈,集体讨论。

必须夺桥→接到命令→奔赴天险→英勇夺桥→顺渡天险

四、品读语句,体会夺桥之难

1.教师出示挂图,导读:同学们,红军要夺的是一座怎么样的桥呢?请同学读一读文中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2.学生读,教师出示语句。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梁,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调了,只剩下铁链。” 3.全班一起读这些语句。 4.视频展示,生动直观。

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感受。

6.再次朗读,(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读了加点语句后的感受) 6.指导学生读出泸定桥的危险和可怕。

7.教师小结:这就是红军要夺下的泸定桥,看来,要多下这座桥不仅困难重重,还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再读读课文,找找看,文中的哪些语句还让你感受到了夺桥的危险和艰难? 8.学生反馈,教师引导感悟, 9.教师小结:同学们,泸定桥本身就很凶险,加上桥下的天险大渡河、两岸的高山峻岭以及敌人的防备,要夺下泸定桥是多么的危险和困难。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夺下泸定桥呢?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11.展示课件,观看地图,了解地形:

抢在敌人面前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读读课文第3~5段,小组讨论:红军站设敌人抢时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2.集体反馈。(不顾吃饭,忘记饥饿和疲劳,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困难:时间紧迫,下雨道路泥泞,不断遇到敌人的阻击,又累又饿,遇到了敌人的增援部队。

办法: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3.教师:从中你看到了红军战士哪些优秀的品质?

(指名反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机智......) 4.教师:把这三个自然段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四、精读,体会红军的英勇

1.教师:来到泸定桥,呈现在红军眼前的是一幕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反馈) 2.全班一起读一读课文第六段。

3.教师导读:同学们,想象一下,一边和守城的敌人作战,一边要走过这样的桥,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学生们说一说)

4..教师小结:随时都有中弹、掉入大渡河的危险,那就是面临着死亡的危险。红军战士是怎么夺下桥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七、八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过程。

5.指名复述红军战士英勇夺桥的经过。 6.观看飞夺泸定桥录像。

7.教师:听着同学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这一悲壮的经过,你们心里有什么要对红军战士们说的吗?(学生自由地说,可以是对红军战士无畏精神 赞叹和敬佩,也可以说说对这些革命先烈的怀念)

8.教师:是呀,同学们,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夺取泸定桥的诗篇。让我们怀着对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的敬佩和赞叹,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部分的内容。(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9.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0.教师:除了这部分对红军战士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勇猛?

“激战了两小时,守城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的逃跑了。” (解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可见红军战士的英勇善战)

11.教师小结: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两三米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寒,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在这场拼死的攻击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来了,而且没有受伤。这次勇敢的行动保证了艰难的长征将以胜利告终。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观看录像、感情朗读等途径,逐步加深学生对红军游戏品质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和赞同之情。)

五、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本文记述了北上抗日的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课文中的“飞”“夺”两字,把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神速、奇险形象的概括出来了。飞夺,既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又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搜集资料。了解革命先辈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飞夺泸定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