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全知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全知识教育

目录

1.安全监督“六查” 2.“三不伤害”

3.新改扩建项目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三同时” 4.“危险物品” 5.重大危险源

6.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7.消防工作方针

8.直接领导责任者 重要领导责任者 一般领导责任者 9.安全生产 10.不安全行为

11.企业劳动安全工作方针、原则和制度是什么 12.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 13.特种作业

14.为什么人在疲劳的状态下容易出事故

15.防止隐患整改走过场的“三定四不准”是什么 16.什么是重大责任事故罪

17.对有哪些行为事故责任者应从重处罚 18.什么叫火灾 什么叫燃点、自燃点和闪点 19.四不放过 20.安全生产十四不准

21.用水扑救电气火灾的方法 22.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

23.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24.操作工的六严格

25.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26.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27.机动车辆七大禁令 28.“三违”内容

29.导致事故的因素 30.什么叫静电事故

31.静电的危害 32.故预测的目的

33.为什么禁止穿化纤服装上岗 34.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1.安全监督“六查”:

(1)查思想;(2)查制度;(3)查措施;(4)查隐患;(5)查整改;(6)查效果。 2.“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3.新改扩建项目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6.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 7.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8.直接领导责任者: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自己应管的工作或应由其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一般领导责任者:是指对下属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失察或发现后纠正不力,以致发生重大事故,对造成的损失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9.安全生产:是指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内容包括:制定劳动保护法规,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经常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活动等。

10.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有:(1)在正常或非正常精神状态下的感觉或判断错误而进行的错误操作;(2)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进行的不安全作业;(3)不使用或不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4)不履行确保安全的操作与警告;(5)用不安全速度操作机器和进行作业;(6)使用丧失安全机能的装置;(7)使用不安全的器具代替(安全)器具和对器具的不安全使用;(8)不安全的装载、混合和连接方法;(9)在不安全的位置进行作业及持不重视安全的态度。

11.企业劳动安全工作方针、原则和制度是什么:工业企业劳动安全工作,应当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12.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3.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主要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爆契作业、起重机械作业、建筑登高作业、高温作业、机动车辆(船舶)驾驶、煤矿井下瓦斯检测等。

14.为什么人在疲劳的状态下容易出事故:(1)在疲劳状态下人的听觉和视觉锐敏度降低,在心理上“注意变得不稳定,“注意”的范围变小,“注意”的转移分配发生困难;(2)疲劳之后还会发生反常反应,如对较强的刺激出现较弱的反应,对较弱的刺激出现较强的反应;(3)疲劳后人的思维和判断的错误增多,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处置的方针考虑不周。因此,当人处于上述状态之中时就容易发生事故。

15.防止隐患整改走过场的“三定四不准”是什么:三定:定人员,定措施,定期限;四不准:凡自己能解决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部:厂部不推级主管局(公司);主管局(公司)不推级政府。

16.什么是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4条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犯罪主体只限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主要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科学技术和生产指挥的人员。不包括非生产性人员。重大责任事故罪恶一般是过失行为犯罪。 17.对有哪些行为事故责任者应从重处罚:(1)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象,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重大伤亡的;(4)发生事故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5)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18.什么叫火灾: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什么叫燃点、自燃点和闪点: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物质发挥出足够的可燃蒸气来维持其燃烧;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一定温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自行发生燃烧;闪点是指易燃与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19.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单位领导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入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20.安全生产十四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3)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5)班前、班上不准喝酒。(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无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者,不准进入生产岗位。(8)安全装置不齐全设备不准使用。(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12)不戴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21.用水扑救电气火灾的方法:在特殊条件或没有其它灭火剂的情况下,如何用水来灭火?水能导电,用直流水枪的水柱扑救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对灭火人员的身体是有害的。所以,在灭火战斗中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我们一般要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但是.因生产或其他原因无法切断电源时,就需要带电灭火。

用水带电灭火时,带电体与喷射的水柱、水枪、人体和地面会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这个回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果我们将水柱、水枪上所获得的电流直接导入大地,人体加绝缘保护,那么就可以保障扑救人员的安全。下面介绍几种用水带电灭火的方法。

(一)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

接地线可用截面 5-10mm,长2-5m的软铜线。接地棒可用1m左右的铁管或铁棒,扑救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靴。

在带电灭火前,水枪手应将接地线的一端牢固地接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另一端与接地棒连接,并将接地棒打入地下O.5米左右,如果接地线与其他接地装置连接,则要求接触良好,持水枪时手的位置一定要放在接地线后面,选择好与带电体的距离,然后射水扑救。

(二)穿戴均压服

目前使用的均压服有两种:一种是棉纤维或动物纤维与紫铜丝拼捻的经纬交织布制成的,另一种是用棉布经化学镀铜或镀银制成的。这两种均压服在棉纱或棉布里面,都含有很大成分的金属导体。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均压服包括:帽子、手套、衣服、袜子、鞋面等,而鞋底则用导电橡胶制成。在穿戴均压服时,一定要把衣服、手套、袜子和胶鞋之间的按扣扣好,使其相互之间的铜线拧在一起,形成一条良好的接地线,然后根据电压的大小选好射水距离,利用金属水枪射水扑救。

(三)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

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用水带电灭火时,要选择最有经验的水枪手,尽可能扩大水枪喷嘴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滴流进手套和胶靴,站在绝缘板上,面向火源,以点射的方法,使水滴落在火源上。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充实水柱直接射向火源,以防止发生危险。

(四)采用喷雾水流

在直流水枪的枪口上安装一个双级离心式喷雾头,即成为双级离心式喷雾水枪。这种水枪射出的水流,雾化程度好,几乎是不导电的。实验证明,当水枪的喷嘴距离127千伏带电体5米,并在每平方厘米7千克水压下进行带电灭火时,没有漏泄水流,其射程可达8-9米。

用这种喷雾水枪进行带电灭火时,水枪可以不接地线,直接带电灭火。但要根据电压大小选好距离,消防泵压力应保持每平方厘米5-7千克,并在水枪喷出的雾状水正常后,才能射向带电体扑救火灾。 22.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生灵涂炭,命赴黄泉;有的人跳楼丧生或造成终生残疾;也有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1989年,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而有位叫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关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大哥大,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要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如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灾后发现,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3.储罐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若该危险化学品仓库和气瓶库均为甲类物品仓库,耐火等级按

一、二级考虑,且最大储存量大于10t,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第4.3.4条,甲类物品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小于20m。

储罐区储存的物质为汽油、柴油、润滑油,汽油闪点为-58℃~10℃小于28℃,所以该储罐区为甲类液体的储罐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第4.4.2条,最大储量为1000m3时,储罐区与耐火等级为

一、二级的甲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应在原来20m的距离上增加25%,计算得为25m。符合甲、乙类液体储罐区与甲类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的要求。 倘若储罐区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表3.2.11规定,与甲类仓库应为30m。

24.操作工的六严格: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25.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26.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27.机动车辆七大禁令:

1、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2、严禁酒后开车。

3、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

4、严禁带病行车。

5、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6、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7、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 28.“三违”内容: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9.导致事故的因素:(1)物质因素:任何工伤事故的发生都是物质条件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如设备、防护工具、环境等的不可靠,危及工人安全,导致事故的发生。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的直接原因。(2)人为因素:安全管理中保护的重点对象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3)管理因素: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质的潜在危险延伸扩大,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30.什么叫静电事故: 由于物体摩擦、产生静电。物体一经带电,其周围附近变成具有静电作用的空间,并呈现出随电场强度大小而变化的物理现象,由此导致火灾、爆炸和静电电击及生产故障等。

31.静电的危害:(1)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火灾和爆炸是静电的最大危险,静电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位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产生火花,在易燃液体或气体的场所,可能造成火灾核爆炸;(2)静电电击:由于人体接近带静电物体时,受到意外的电击,虽然不致于直接使人致命,但人体因电击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的发生。另外,电击还能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

32.事故预测的目的是什么: 进行事故预测,就是要判明生产装置或整个企业所存在的各种危险,研究这种危险将会通过什么样途径酿成事故,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3.为什么禁止穿化纤服装上岗?: 因为第一,化纤服装易产生静电火花,在禁火区产生不安全因素;第二,化纤服装着火后呈粘糊状,加重烧伤优势,不利于救治。 34.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严禁再生产区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入生产厂区;(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生产厂区内进行施工用活或生活用火;(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4)严禁穿戴钉子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8)严禁在油气区内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安全知识教育

汛期安全知识教育

小学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总结

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感

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

小学安全知识教育

学校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简报

安全知识教育心得体会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