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坚韧,成就传奇——艾瑞克森大师之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16:41: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韧,成就传奇——艾瑞克森大师之路

1.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

米尔顿•艾瑞克森——患有先天阅读与学习障碍,4岁才开始说话,只能看到紫色,患有小儿麻痹症,舌头脱位,下半身瘫痪,每天承受身体的剧痛折磨——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公认为是世界催眠界的领袖、现代催眠之父、世界上最伟大的沟通者、世界首席心理治疗师、催眠治疗与短期策略心理治疗权威人物,以及最乐意活下去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艾瑞克森传奇的一生。

2.你是否已在催眠的路上

艾瑞克森小的时候,有一天在自己家的后院玩耍,突然来了一匹流浪马,身上没有任何可供识别身份的标记,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毫无疑问的是,这匹马的主人一定很着急。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艾瑞克森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将这匹马送回去。大家都很不相信,因为他们觉得:大人都没有办法,一个孩子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但是,艾瑞克森的父亲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得到父亲的同意后,艾瑞克森骑上了马,把它领到大路上,并让马儿自己决定该朝哪个方向前进,他充分相信马有自己回家的本领。只有在马儿离开大路去吃草或在路途中漫无目的地闲荡时,艾瑞克森才会干涉并坚决地将马拉回大路上。最后,这匹马走了几千米后,重新回到了主人那儿。当主人看到艾瑞克森把马送回来时,感到非常惊讶,就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匹马是我的呢?”艾瑞克森回答:“我不知道,但马知道!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让它在路上。”

艾瑞克森在教育孩子上也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我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的路上,仅此而已。”

你现在是否已经在学习催眠的路上了呢?

3.艾瑞克森如何成就梦想

艾瑞克森所患的小儿麻痹症,使他连感觉也麻痹了,除了眼睛可以转动,嘴巴可以开合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完全瘫痪,恐怕唯一没有受病毒侵袭的就只有他的视觉与听觉了。他被隔离在一个农庄中接受观察和诊治,只有父母和家人陪伴着他。这样糟糕的情形对其他人来说,也许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但是艾瑞克森却不这么认为。

为了不让自己像个“活死人”,艾瑞克森开始观察家人和朋友的身体语言和行为模式。他发现自己的姐姐在说“是”的时候却摇着头,递给别人一个苹果却扣住苹果不放;很多时候,当他请别人为他倒一杯水时,对方的脸上会流露出不乐意的表情,而当他说“杯子里还有水吗”或只是多看了空杯子几眼时,别人却主动为他倒水。

在他后来的独木舟旅行中,尽管无法把船开出水坝,但是他从来不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他说:我会爬到一根被水坝围绕着的杆子上,不久人们就会聚集过

来,很好奇地看着我坐在那里读一本德语书。最后会有一些人问我在那个杆上做什么,于是我就会放下手中的书,告诉他们我在等我的船开出水坝,然后人们总是会自愿地为我提供服务。”

艾瑞克森早年的这些经历和磨炼,为他以后发展自己的读心测谎能力和催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世界催眠技术开拓了新的领域——间接催眠法。

4.观察,于细微之处见分晓

艾瑞克森喜欢把催眠描述成“帮助求助者突破他们的局限”,而且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实践这句话。

当艾瑞克森还是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时,他看到克拉克•赫尔的催眠演示,就对催眠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艾瑞克森邀请赫尔的被试来到他的房间,凭着对赫尔催眠演示的印象,成功地将该被试带入了催眠状态。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成为一名催眠师,他把身边的每个人都当成被试对象,包括他的同学、朋友还有家人。第二年秋天,他参加了赫尔组织的研讨会,很大程度上验证了他在实践方面的诸多成功。读大学的第三年,他已经成功催眠了几百人,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向医学院校、心理系及蒙多塔州立医院证明了催眠现象的存在。 在科罗拉多州综合医院拿到医学学位,实习期结束之后,艾瑞克森在科罗拉多州心理治疗医院进行了一段特殊训练,并获得了心理治疗师初级学位。几个月后,也就是1930年4月,他参加了马萨诸塞州立医院的研究服务,很快从初级治疗师升为重要的高级心理治疗师。四年后,他去了密歇根的爱罗伊,成为韦恩郡综合医院和医务室的精神病学研究和培训主任。另外,他还是韦恩州立医科大学的精神病学专家,同时也是研究院的全职教授。

艾瑞克森大部分的催眠实验是在研究院做的,并从精神科医生的训练中总结出一些独特的催眠见解。

对心理治疗师和医学院学生进行培训时,艾瑞克森强调应学会如何观察一个病人,他认为这是作为催眠师的重要能力,而他自身所拥有的强大观察能力就是一个传奇。

他说:“我17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躺在床上,身体没有任何知觉,甚至不能正确说出手或脚在床上的位置。因此,我花了几个小时来试着感觉确定我的手和脚的位置,我能很敏锐地意识到做过什么动作。后来,我看了医学方面的书籍,知道了肌肉的本质。我花了10年的时间,运用这些知识发明出一种适合小儿麻痹症患者使用的方法——在跛行时尽可能不让肌肉紧绷。我也变得对身体的动作非常敏感,这对我非常有用。人们常常会使用这些细微的身体动作,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我们的交流很多是通过身体的动作,而不是我们的语言来实现的。我发现,我能够识别一个好的钢琴演奏家,不是凭他弹琴的声音,而是他手指触摸琴键的方式:自信、优雅、而强有力的触摸、完美的演奏等,还包括许多精妙的身体运动。”

艾瑞克森不能通过演奏者演奏的声音来辨别一名钢琴师的好坏,因为他是音盲。但是,这也成了他的优势之一。“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包含着许多的交流信息,”他说,“音盲迫使我注意声音的音调变化。许多行为模式都是从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而不是说话内容上反映出来的。”

艾瑞克森博士同时还是个色盲,但这也成为他的一个优势——避免了实验者效应(实验者与被试相互作用,导致研究变量作用的正常发挥,从而得出歪曲的

研究结果的现象。比如,实验者偏差:有时实验者无意中以他们的期望影响了被试的反应行为,从而造成偏差;实验者注意:实验者在研究中对被试付出了多少和什么类型的注意也影响被试的行为。)比如,在他的催眠产生色盲的实验中,他会向被试展示有颜色和无颜色的纸张。由于艾瑞克森看不到纸张的颜色,所以无论被试是清醒还是在催眠中,他们都不能从艾瑞克森身上发现任何提示线索,从而避免了实验者效应。(艾瑞克森所能看到的只有紫色,他尽可能让自己的周围都是紫色:他用紫色领带,穿紫色衣服,他的睡衣是紫色的,他家浴室的墙壁也是紫色的。)

艾瑞克森后来通过实验和临床发展了催眠学。

最初在州立精神病院工作时,他通过很多的实验革新了实践方法。当时,在治疗精神障碍的个体方面有些方法和技术不是很成功,使得药物成为精神病患者控制疾病的主要工具。因此,艾瑞克森革新了很多方式来控制并且治疗这些精神障碍,催眠是他采用的主要方式。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在文章中申明,他要开始将那些催眠试验、经验及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心理治疗领域中,并运用非正式催眠时的催眠沟通技巧来治疗人际关系障碍。

艾瑞克森既是精神科医生,也是心理学家,他同时获得了医学博士和心理学硕士学位;他是美国心理治疗学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的成员;他是美国精神病理学会的成员;他是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医学催眠组织的荣誉会员;他是美国临床催眠学会以及该学会教育及研究基金会的创会会长;他是《美国临床催眠》(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期刊的首任编辑;他还曾担任怀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同时还是美国心理学会与美国精神医学会的终生研究员。

艾瑞克森撰写的有关催眠的学术论文和一些专著超过一百四十篇,也与人共同合作出版过好几本书,包括《催眠体验:意识转换的治疗》(Hypnotic Experienc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altered states)、《催眠治疗:一本探索性的个案书》(Hypnotherapy: An exploratory casebook)、《催眠现象》(Hypnotic Realities)、《心理催眠与牙科催眠的实务应用》(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Mental and Dental Hypnosis)与《催眠中的时间扭曲》(Time Distortion in Hypnosis)。从1950年开始,艾瑞克森经常在国内外旅行,讲授催眠治疗课程,其弟子遍布世界各地。

5.催眠,不可思议的麻醉剂

伊丽莎白•艾瑞克森在这些年和她丈夫进行了许多活动,并和他共同写了很多作品。艾瑞克森在讨论催眠和治疗的时候,会以他的妻子和孩子为例。读者可能会好奇,有个催眠大师父亲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艾瑞克森的小儿子罗伯特,在三岁那年下楼梯时不慎跌倒,造成嘴唇撕裂,上排的一颗牙齿磕进了上颚中,鲜血喷涌而出。罗伯特流了很多血,又痛又怕,开始大哭,并尖叫起来。艾瑞克森和太太跑了过去,看见罗伯特正躺在地上,大声哭喊着,他的嘴巴流了许多血,溅在地板上。当时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刻做出适当的处理。

但是艾瑞克森并不急着把罗伯特扶起来,相反,当罗伯特哭喊声暂停、换气并准备重新大哭时,艾瑞克森迅速、简洁并同情地对罗伯特说:“疼痛让你觉得很不舒服,罗伯特,疼痛很可怕,它让你觉得很糟糕。”

就在那时,毫无疑问,罗伯特明显知道了爸爸理解他的处境,他同意艾瑞克森的说法,并且知道艾瑞克森能完全理解他。因此,罗伯特会恭恭敬敬地听他爸爸的话,这时艾瑞克森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然后,艾瑞克森接着告诉罗伯特:“你的疼痛还会继续„„”用这句简单的陈述,艾瑞克森说出了罗伯特害怕的事,确定了自己对形势的判断,并展现了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把握,从而使得罗伯特了解到艾瑞克森能够理解他所面对的这些痛苦。

接下来,当罗伯特又吸了一口气时,艾瑞克森说道:“你真的很希望不再流血和疼痛了。”同样,父子之间又达成了完全的一致,罗伯特的这个期望得到了认可和强化,也满足了他迫切的需求。

艾瑞克森继续催眠:“也许再过一会儿,疼痛就会停止,一两分钟之后就不痛了。”这句催眠语言与罗伯特的期望和需求完全吻合,而且使用了“也许”、“就会”,这与罗伯特对当前状况的理解不矛盾,所以罗伯特会接受这个暗示,并做出反应。

接着,艾瑞克森引导罗伯特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让他对自己所处的状况有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艾瑞克森开始运用催眠来分离罗伯特的疼痛:“罗伯特,注意到了流在地板上的血吗?那真是多得可怕,这些血是红色而粘稠的吗?仔细瞧瞧,(转向自己的太太)我想是的,不过,我需要你确认一下。如果我们拿流在地板上的血同浴室白色的地板相比,可以看出血的性质会有所不同。”此时,罗伯特已经停止了哭喊,似乎已经不再感到痛苦和害怕。相反,他对血液的性质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后,艾瑞克森继续催眠罗伯特,使他远离创伤和痛苦:“你看,罗伯特,你多么幸运,妹妹贝蒂•爱丽丝只缝了17针,而艾伦甚至才只有12针,我原以为你会缝上不到10针,但是事实上你却可以多到20针。”罗伯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是的,摔倒、流血、疼痛还要缝针,这本是件非常痛苦和不幸的事,但在这里却变成了罗伯特可以和兄妹们分享缝针的乐趣,而嘴巴的疼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在没有打任何麻药的情况下,医生帮助罗伯特完成了缝针手术,然后他就安然入睡了。

艾瑞克森对罗伯特使用同理心,借由罗伯特已经发生的事实,说出他的嘴严重受伤,而且疼痛可能继续,从而非常有力地建立起罗伯特对他的信任。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没有什么比让他认同你,并尊敬你的说话方式更重要了。他尊敬你是因为你能够站在他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与他产生共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而在对孩子的催眠中,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同样,艾瑞克森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敬重的。他的儿子罗伯特七岁时发生交通意外,被一辆大卡车撞伤,导致两条大腿骨折,骨盆骨折,头盖骨也裂了,还有脑震荡的迹象,医生甚至告诉艾瑞克森,罗伯特要能挺过48小时,才有存活的可能。艾瑞克森在了解到罗伯特内脏没有受伤后,才安心回到家,接着召集所有家人宣布道:“我们都了解罗伯特,我们知道当罗伯特决定必须做某件事时,他总会毫不迟疑地立刻行动,而且总是完成得非常好。现在他与一辆卡车同时争夺道路,遗憾的是,他输了。现在,他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因为脑震荡,所以他现在不认识任何人,也无法正确思考。我们需要等待48个小时后才能知道罗伯特是否可以继续回到我们身边。我们知道罗伯特决定要做的事情,是一定会做好的,我们都相信他。如果有人想要哭的话,那也无大碍。但如果痛哭的话,或许是对罗伯特的不尊重。所以,为了让罗伯特认为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他,我们应当和往常一样,做家务、吃饭和睡觉„„”

后来,只有两个孩子掉了几滴眼泪,其他人都像平时一样做自己的事情。而罗伯特最终也挺了过来,他告诉艾瑞克森:“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我真是幸运,你们从不到医院来打扰我。其他的孩子告诉我,他们有多厌烦自己的家人,每天就只是对着他们掉眼泪,他们简直就是在摧残自己的孩子。”

关于这件事,艾瑞克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病人家属探病前一小时测查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探病结束后一小时再次测查以上项目。结果发现,病人在家属探病后,体温升高、血压增高、心率与呼吸频率加快。他认为,病人在住院期间需要的是休息,这样才能恢复精力,尽快复原。

有人曾责问艾瑞克森,说他没有父爱,为什么不用催眠帮助罗伯特尽快康复。艾瑞克森解释道:“我的孩子跟我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假如还没有学会催眠,那是我的不对。我一直以来都在引导孩子忽略痛苦,注重生理上的舒适感。举个例子,小女儿罗珊不小心摔破了膝盖,哭声震耳欲聋,她妈妈会跑过去对她说:‘妈妈会亲吻你的这儿„„还有这儿,然后会再亲一下你的伤口,你就不会再疼了。’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妈妈亲吻的麻醉效果会这么好。”

到1973年的时候,随着肌肉不断萎缩,艾瑞克森的视力产生了复视的问题,听力也受损。艾瑞克森靠着少许肋间肌和半个横膈膜来呼吸;他还患有脊柱关节炎、痛风和轻微的肺气肿;他的手臂已经无法活动自如,经常要用相对较灵活的左手来扶着右手写字;他的腿疾已严重到无法行走,只能很短暂地支撑自己,再靠轮椅移到办公室的椅子上;1976年后,他就只能完全依赖轮椅。然而,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怨恨命运或自暴自弃,艾瑞克森对他所拥有的一切感到很满意。

6.坚韧,成就传奇

当艾瑞克森七十多岁的时候,每次早晨醒来时他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他通常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来穿衣服和刮胡子,因此他在看病人前都要小睡一会儿以恢复精力。早晨也是他一天中最疼痛的时段,通过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当时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然而他能很开放地谈论自己的身体问题。他经常对人说:“一到早晨,我就觉得我应该会死掉。中午的时候,我很高兴我还活着,因此我从中午一直高兴到晚上。”

1980年3月25日晚上11点,艾瑞克森死于急性感染。死神降临前,他始终是很活跃的,处于相当健康的状态。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些是患有慢性疼痛的病人。这些病人运用了他的技巧后,都可以继续积极地生活,直到突然陷入昏迷而平静地死去。同样,在1980年3月23日,艾瑞克森突然陷入无意识,在两天的半意识状态后, 3月25日星期二晚上,他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79岁。

艾瑞克森被认为是世界上催眠治疗和短程策略心理疗法的泰斗。他永远是最具创造性和睿智的心理治疗师,他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沟通大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瑞克森对心理治疗的贡献将使他流芳百世。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本文摘自:《盗梦——催眠缔造的奇迹》。

本套资料分为上、下两分册书籍 本资料配送4张CD,包括《自我催眠训练》、《催眠减压》、《催眠灵性成长》、《催眠造梦》,配送4张DVD光碟。

《盗梦——催眠缔造的奇迹》由吴月波编著。

吴月波,中南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国际艾瑞克森学派催眠导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

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规范化与师范研究”课题组专家、美国NGH催眠授证导师、美国NLP University执行导师、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常委、湖南公共频道《心灵密室》特邀催眠治疗顾问。

长期从事心理方面的治疗、教学与科学研究,并被湖北卫视、江西卫视、珠江电视台、江西日报、羊城晚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晨报周刊等多家媒体报导。

如有疑问请联系[QQ:1732077642,电话:18684867374]

《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读后感

自助者助人——《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读后感

艾瑞克森的身体磨难

摸摸你的左手背——读《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

摸摸你的左手背——读《世界第一催眠大师艾瑞克森》

一个传奇的营销大师

拿破仑传奇&沃森古堡

坚韧成就卓越 艰苦造就伟大

聂鑫森《大师》文学评论

中国著名书画家林绍基先生如何成就大师之路

坚韧,成就传奇——艾瑞克森大师之路
《坚韧,成就传奇——艾瑞克森大师之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