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乌海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3: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乌海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2009—2010年)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公共机构带头节能,对于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为指导全市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确保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自治区有关节能机构文件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中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各级机关、乡镇人民政府以及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考虑到水资源是特殊的能源资源,本规划将节约用水也作为公共机构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能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善公共机构用能现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工作中的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不影响机关工作效率和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的原则;坚持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主要目标

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以2007年为基数,到2010年,达到每年实现节电、节水5%,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5%以上,公用车单车耗油实现节油4%以上,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办公,逐年降低用纸消耗。到2010年底,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完成节水型器具的更换和节能改造工作。

(一)2009年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培养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良好的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通过加强日常节能管理,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使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2%,节电、节油、节水指标在2008年基础上降低5%;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加快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设备能效;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典型建筑和关键用能设备先进节能试点,创建一批“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在节能示范平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二)规划目标。

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夯实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快完善公共机构节能制度、标准体系、评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长效机制;加强节能技改,全面完成公共机构节能灯具、节水型器具更换,灶具节气、电热水器、燃煤锅炉和中央空调节能等改造工作。到2010年,初步形成科学的节能管理体系,保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持

续、有效开展。

三、重点环节

(一)加快用能设备节能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空调和计算机、打印机等用电设备;对耗能量大的中央空调、电梯、电热水器、锅炉和燃气灶等用能设备,在综合考虑费效比的基础上,采用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积极实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2010年年底前,全市公共机构要完成中央空调、电热水器、燃煤锅炉和燃气灶的节能改造工作。

(二)积极应用节能新产品。大力开展公共机构“绿色照明”行动,逐步淘汰高能耗灯具(包括T12直管型荧光灯和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具;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应安装节能技术较为成熟的延时开关或感应开关等自动控制装置,杜绝长明灯现象。逐步更换公共机构办办公区内的水龙头、洁具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2010年年底前,全市公共机构要完成节能灯具和节水型器具的更换或节能改造工作。

(三)加强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和管理。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监测、统计、审计和公示,制定全市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逐步开展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试点和示范,并积极做好试点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做好全市公共机构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设计审查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要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物业服务合同中必须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四)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全市公共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电梯系统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对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实行重点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五)切实抓好公共机构车辆节能。要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车辆节油的规定,推广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淘汰高油耗、排放超标的汽车,新购公务用车要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型汽车。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8〕106号)精神。要加强和完善公共机构车辆定编管理制度,加快清理超编超标车辆,清退借用、占用下属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车辆。建立完善本级公共机构公务车档案,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定期对各公共机构公务车油耗情况进行公示。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节能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1、健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机构。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统计局、市建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单位组成的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为决策机构,负责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领导、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为执行机构,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有关协调工作。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本单位(本系统)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

为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将建立全市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制度,各单位在2009年4月 30日前将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市公共机构节能联络员会议,研究、布置有关工作,交流工作情况,督查工作进度。各单位要加强与上级主管单位和全市公共机构节能主管单位的联络和交流。

2、构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网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涉及的单位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为保障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公共机构要依据单位性质实行分级管理,构建起完善的节能工作网络。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负责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组织实施;教育和卫生等政府部门在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的指导下,负责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分别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3、建立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单位及系统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将适时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进行通报。节能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要作为公共机构负责人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和其它综合考核挂钩。

(二)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1、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各公共机构要结合实际,在本单位、本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宣传活动。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人人崇尚俭朴节约,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

2、构建节能工作交流平台。要利用工作研讨会、表彰会和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促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和信息的交流,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节约热情,增强节能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办好节能信息和宣传刊物,及时通报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成效,宣传各单位在资源节约中的先进经验。

3、做好节能培训工作。市政府机关事务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分期分批对全市公共机构的物业管理人员、空调、电梯、锅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能耗统计人员进行节能知识培训,提高现有节能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全市公共机构要经常进行能源教育和日常节能技术、技巧培训,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用能、用水习惯,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节能制度建设。

1、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市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综合水平和特点,逐步建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体系,2009年年底前制定全市行政单位能源消耗定额2010年年底前制定所有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能源定额,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耗支出标准,用财政措施强化对公共机构能源消

费的约束力。

2、建立节能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出台促进公共机构节能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包括:节能考核、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奖惩办法等,实行奖优罚劣,改变“节能没好处,浪费没坏处”的现状。

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南宁市隆安县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计划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

乌海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乌海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