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变化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6: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庆变化调查报告

直辖十年,重庆市GDP年均增长达10%以上,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在全国排位靠后。同时,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特点,更让重庆人“吃不香”,“睡不好”。

住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推开窗就能见绿,出门不远就有公园,出行道路宽阔、一路畅通„„这样舒适、幸福的生活一直是人们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

“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 2008年7月20日,“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首次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浓墨重彩地提出,成为重庆的战略决策。随着这个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快速推进,近几年来,重庆在人居环境,交通,绿化,治安,医疗方面确实有了相当大的改善。2010年初,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民生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重庆人生活满意度已达88.8%,这一结果较两年前上升2.5个百分点。同时国内一知名保险公司历时2个月,对全国35个2城市进行的调查表明重庆幸福指数排名居前!

对此,我通过新闻媒体、上网搜集资料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重庆在以下几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人居环境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路交通枢纽。其中主城区各类轻、重工业企业,居民住房和商业区交错分布,机动车辆数量高速增长,主城区许多地方都在进行旧房改造,道路修建,工程项目建设,加上重庆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导致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SO2浓度变化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表明,1998-2002年间重庆市主城区SO2逐年下降,200

3、2004年重庆市主城

区SO2浓度有所上升,年日均浓度1998-2002年超标0.52-2.0倍,其中1998年超标最高。NOx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表明,2000-2003年重庆市主城区中NOx逐年下降,2004年又上升,2000-2004均达标。

二、交通治理

重庆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主城区交通需求持续增长,道路车速保持较高水平,公交出行需求增加,对外交通联系明显增强,交通运行总体处于国内较好水平。

(二)道路交通状况

主城区城市道路3337.14千米,2010年新增城市道路388.24千米;现有跨长江、嘉陵江道路桥梁21座,较2009年增加一座,在建跨长江、嘉陵江道路桥梁5座;现有穿中梁山、铜锣山道路隧道11座,较2009年增加1座,在建大型道路隧道2座;现有道路立交155座,较2009年增加6座,在建道路立交11座。 跨两江桥梁和穿两山隧道流量增长一般在10%以上。道路交通早晚高峰分别在早上7:00-9:00,晚上16:00-19:30。

(三)公共交通状况

主城区公共交通年客运量18.5亿人次,其中,地面公交(公交集团)年客运量16.2亿人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9.15千米,年客运量4500万人次,日均12.3万人次。另有在建轨道交通线路4条。

(一)交通需求持续增长

2010年,主城区机动车增长率近五年来首次突破20%,与2009年相比,居民日出行总量增长5.4%,跨长江、嘉陵江桥梁日流量增长24.1%,穿中梁山、铜锣山隧道日流量增长64.8%,对外道口日流量增长22%,交通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

(二)道路车速保持较高水平

在交通需求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和管理三管齐下取得了较好效果,主城区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28.39千米/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此外,干道流量、跨桥梁和穿隧道流量变化表明组团间交通联系加强,跨组团出行比例增加。道路交通晚高峰时间较2009年呈提前趋势。中心区环道高峰小时交通流量稳中有升,杨家坪和南坪商圈环道高峰小时流量增幅最大。内环快速路仍是主城区的主要货运通道,其全线流量有所增长。

(四)主城区对外交通联系明显增强

主城区主要进出口(高速公路、国省道)日交通流量22.2万辆标准小汽车,较2009年增长22.0%,表明主城区对外联系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五)交通运行总体处于国内较好水平

与国内部分直辖市、省会城市比较,2010年我市主城区居民平均出行时耗较低,公交分担率处于较高水平,干道平均车速处于较高水平,交通运行总体处于国内较好水平。

三、森林绿化

秉承“森林重庆”的理念,我是加强了绿化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我市构建了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了以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域生态带和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七曜山四大山地生态屏障为主体,以交通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山水相间、带状环绕的“三带四屏”的生态空间格局。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公园,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秦巴及武陵山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加快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转移,减轻人口承载压力。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最近,我们从市林业局还了解到,今年全市将完成建设任务500万亩,实现林业产值30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39%。

“每一家农户、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山头、每一支河流、每一条公路都会是一片绿色。”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说,今年全市还将突出长江两岸的绿化,长江沿岸23个区县(自治县)都将建设起175米库岸线至第一层山脊的生态屏障。

除此之外,还将全面完成乌江、嘉陵江、大宁河沿岸绿化,以及城周森林屏障建设。逐个消除荒山荒坡,实现“森林围城”的绿化效果。

四、治安管理

重庆市委政法委与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社会治安与“严打”整治斗争专项调查。在“近来的社会治安状况和以前比较是否有好转?”这一问题的调查中,被调查者中认为“有很大好转”的占18.9%,认为“有一定好转”的占74.52%。

此次调查旨在动态地监测重庆市社会治安状况,反映“严打”整治的社会效果,确定“严打”整治斗争的阶段性重点。此次调查在重庆全市40个区县(市)共抽取了3300户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样本,采取国际通行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保了调查的广泛性和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另外,重庆市还在每个城区县城大量建设交巡警平台,每个平台全市联网,单独的一个平台比一个派出所的功能还要强大,交巡警制度整合了警力资源,将刑事执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服务群众四大职能有机融合的新型防控体系,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脱离原始,改变粗放,走向动态警务运行模式的显著标志,必将产生强大的司法制衡力、社会治安的驾驭力、打击犯罪的冲击力。这些交巡警平台的建设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也大大提高了治安管理力度。

五、医疗健康

我市实现了城市医疗救助覆盖全市40个区县,对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中的长期卧床重病人员进行基本医疗救助,对其他因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给予临时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应探索由定点医院垫付医药费,医疗救助基金定期与其结算的“医前”和“医中”救助方式。实行医疗服务社区首诊制,遇上疑难疾病转送大医院,康复期可回到社区医院治疗,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格局。

根据市场价格水平及时调整政府定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建议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利润不超过15%原则确定药价,实际采购价高于500元的,最高加价额一律不得超过75元。建立区域性药品配送中心和覆盖城乡的药品销售网络,建成“低成本、少环节、广覆盖”的药品供应网络。推行医院集中上网限竞价采购,将所有通过审查的药品,按一定规则确定最高销售价格,交易双方在政府提供的网络交易平台公开竞价竞争。医院开具的处方将不再使用五花八门的药物商品名,而采用通用名,并逐步允许医院处方外流,患者可凭药品通用名到各医院、药店购药。

今年来,重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五个重庆”的建设工程,因为它,重庆改善民生的战略行动,既有目标又有载体,让每个人从中看见了希望,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重庆将取得更大的变化。

重庆环境的变化

月相变化报告

重庆写生报告

看重庆天气变化的过去与现在

抚顺市家乡变化报告

重庆高空作业市场分析报告

重庆银行实习报告

重庆银行实习报告

重庆钢材市场分析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变化报告
《重庆变化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