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黔东南榕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21:05: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前黔东南榕江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榕江县八开中学杨文中

内容摘要:黔东南榕江县少数民族地区,因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贫困、师资力量薄弱、对留守儿童少年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而造成学生辍学。这些原因严重影响着我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与提高,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要做好保学控辍工作,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搞好依法治教、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有效遏制辍学现象,才能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思想观念师资力量留守儿童学生辍学原因分析解决办法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它关系到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关系到国家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多年在农村一线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困境都有很深的了解。现就黔东南州榕江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前我县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一、地理条件偏僻,信息闭塞,教育落后 我的家乡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珠江,长江流域。全县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贵阳365公里,州府凯里173公里,广西桂林340公里,柳州390公里。是贵州省唯一地跨月亮山、雷公山的县,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人口30多万,少数民族聚居,其中,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4%。

由于我县地理条件偏僻,多年来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民族思想观念落后、封建陋习尚存,这是导致我县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身处偏僻地区的农村教师分享到的教育信息太少(如先进地区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等),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管理方法也落后,也是导致地方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

经过深入农村家访调查,70~80﹪的家长或监护人思想观念落后,他们认为读书无用或用处不大。家长们认为读书的孩子干活不如老子,挑担不如妹子,养猪不如嫂子。认为读书的孩子变懒了,怕脏了。书,只要读一点,识几个字,会算点账就行了。再说读书也难得工作,家庭也难支持读完中学,更别说上大学了。孩子用那么多时间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点去打工挣钱,可以帮助家里解决实际困难。“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家长中依然普遍存在。由于这种思想的传播,影响了很多孩子,许多的孩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就个别爱学习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想退学。成绩的不好的学生,读到五六年级就辍学回家务农,或去广东、浙江、福建等省打工挣钱去了。那些辍学去打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挣到一些钱来帮助家里。家长们沾沾自喜地进行攀比,认为自家孩子有出息。只顾眼前利益的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今后的发展,对辍学的孩子也不进行劝导,让其复学。由于孩子们文化素质低,在外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的孩子在外学坏,干起违法犯罪的勾当。组织参与偷盗、抢劫、行骗、

买淫等活动,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进行教育宣传,促其改变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让农村孩子一个不少的进校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才不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三、农村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严重

我县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封建习俗,很多农村父母都重男轻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家长。

一方面,农村家长认为男孩子才是本宗氏传人,男孩读书理所当然。女孩长大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送女孩子读书是帮别人培养。让她们读书越多,时间越长,自家经济损失就越大,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女孩子出嫁前就应该帮父母多做家务,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尽管一些女孩子在学校爱学习,成绩也好,但是父母亲并不看好,许多女孩子小学都没毕业就不让读书了,她们的教育权利受到剥夺,影响女孩子今后一生的幸福。

另一方面,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民风民俗落后。在农村,少数民族都有早婚的习俗,早婚现象较为突出。14~16岁的少年,生理都还没有成熟就谈婚论嫁了。到18~20岁没娶没嫁的,就认为过了结婚的年龄,那时谈婚论嫁就难了。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女学生是因为父母促成结婚的,部分是因孩子早恋结婚。因早婚造成了她们辍学离校,严重影响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

四、地方领导干部对地方教育认识不到位,抓教育的手不硬

在教育方面,地方领导干部认识没有真正到位。他们只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不太关心地方教育发展。原因是经济发展是看得见的,见效快的政绩;而教育产生作用是隐形的,是长期的,在任期内是看不到成绩的。所以地方领导干部在抓教育工作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且抓入学、控辍学方面的手都不硬。他们没有严格的去执行义务教育法,对没有督促其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不进行处罚或不严厉处罚。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只会抓经济的领导,不是成熟的领导”;“我们可在其它方面忍一忍,也要把教育问题办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思想背道而驰,而这恰恰是影响教育投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五、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依然薄弱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差,工作能力不强;师资分配也不合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在村级小学,大部教师是民转公。他们虽然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文化知识不高,学历以初、高中为主。现虽以通过培训达到中师文凭,但与真正的中师生综合素质相比,差距较大。

2、即便是中师毕业生,也因原有的部分教师未学过英语、计算机等,不具备当代教师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他们难以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只有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

3、近些年,为了解决偏僻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上面虽然也派中心校、城里优秀教师下乡支教,但是力量薄弱,乡村工作难度大,教师不安心,时间又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新招进来的年轻教师,因农村条件差,没有呆多久,就调走或参加招考转行走人了。农村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根本无法保障农村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更不要谈教育发展了。

六、农村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缺乏勾通

在农村偏僻地方学校,教师编制太少,工作内容繁重,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去做家访工作,学校与家长沟通很少。开家长会,家长在外打工,也没办法沟通。外地来的教师,对乡村里一些风俗和当地学生的情况又不了解,学生出现了问题,他们只是简单处理和教育,没有深

入去了解,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农村家长或监护人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家长认为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读书,学习好坏都是学校和老师们的事,不属于家长的责任。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就看电视或窜门聊天。周末孩子回家时,也未积极主动去与孩子交流,平常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外,回到家什么都不管了。学习情况也不跟父母说,父母也很少过问。这就导致他们对学习不重视,成绩下滑,从而失去兴趣。很多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缺课、逃学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家庭的贫困,又受到外出务工人员的游说,一部分的学生只读到五六年级就不想读书,就外出打工了。这样的不良风气在我县农村很盛行。

七、“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让学校、老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农村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管,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的普遍现象了。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有的是半文盲,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引导、教育孩子。老年人在教育态度上溺爱晚辈,对孩子不加以严格管教。留守少年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他们对自身出现的问题有诸多烦恼,需要向父母倾诉,需要父母帮助。但由于其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联系勾通。有的一年半载,甚至几年都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与孩子见一面,孩子几乎遗忘了父母亲。长时间不与孩子勾通,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学习绩优秀的极少,成绩中等、中上的也不多,成绩差的却占多数,这主要是由于心理矛盾干扰和无人督促学习,放任自流所造成的。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鞭长莫及,作用甚微。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很少关心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变化,不去做心理疏导工作,这就引发孩子们的种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这样的学生厌学,逃学,不遵守纪律,顶撞老师,这给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让学校、老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对于农村家长大量外出务工,无人照管其孩子学习的情况,学校要全部实行住读制,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还应设置专门的导师,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指导和心理疏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问题的解决要靠党和国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投入,改善农村教学条,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革领导干部评价标准;做好教育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有效遏制辍学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推进少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和困境》作者:广西江给朝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湘西自治州教育局李刚

3、《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及对策》济南市济阳县西范小学宋家富

4、《贵州榕江——中文百科在线》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论文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教育状况及问题的调查分析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农村教育现状和分析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黔东南榕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困境分析
《当前黔东南榕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困境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