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1: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0 16:15:30 摘 要:在蔚为壮观的古代诗词中,文人通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别样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在咏荷花的诗词中,或赞美其君子风度,或唱和其风韵独胜,或欣赏其品格高雅。下面让我们再次徜徉在古诗词中,品味荷花的意象。 关键词:产生;发展;荷花意象

一、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概念,是诗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因此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① 最早从文艺角度说到意象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到了唐代,\"意象\"已经较多地进入诗学理论中。\"意象\"一词在宋代得到广泛使用②。

二、荷花历来被文人所钟爱,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高洁 荷花的高洁最早可追溯到到屈原。到了唐代,白居易同样爱慕莲花的高洁,他在《感白莲花》中更欣赏莲花的遗世独立、孤清不群:\"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后有宋代董嗣杲的《荷花》:\"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诗人笔下的莲花,轻柔曼妙并且具有君子的高洁品质,着实令人钦佩。

2、美丽 在崇尚花开富贵的唐代人那里,莲花出现在唐诗中,总是有一种别样的美,尤为在形容华美富丽的装饰纹样时。武则天的《游九龙潭》:\"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宋代王沂孙的《水龙吟·白莲》把莲花写成了洗尽铅华、冰肌玉骨的贵妃。其云:\"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清代纳兰性德《荷清》:\"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写的是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如踏着凌波步的美少女。

3、爱情 在《子夜夏歌》中就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用\"莲\"字谐\"怜\"字音,暗指对情人的爱恋。借采莲一事来表达爱情。有一茎双花的被称作\"并蒂莲\",视为情人或夫妻的象征。如乐府诗《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宋人释仲殊在《荷花》中道:\"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鸳鸯死后双魂化作并蒂莲,这就是真挚的爱情。元好问写《摸鱼儿》,词前有一词序,说的是有民家小儿女,为情双双投湖。此后,湖中荷花开无不并蒂...其词:\"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莲根之丝的\"丝\"谐\"思\",这是他们的爱情之思。\"莲心\"即\"人心\"。\"双花\"就是这对情人殉情后所化的并蒂莲③。 结语:荷花在文学的长河中,以其婀娜多姿的身影点缀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作诗意的感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诗人赋予荷花的审美意蕴、情感意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第224页.[2]徐有富.《诗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242页.[3]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年第2115页.

论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材料]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鹧鸪的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古诗词中鹧鸪的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荷花的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优秀]

古诗词意象浮云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优秀)
《论古诗词中荷花的意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