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4: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消防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涉及到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方面十分普遍,但农村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防范意识相对薄弱,这给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以纳雍县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消防农村 消防安全 消防管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村消防管理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和要求。

2 纳雍县概况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76米,最低海拔1050米,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其东南与织金、六枝,西南与水城,西北与七星关区、赫章,东北与大方相连。全县总人口93万余人,居住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22个少数民族,县内农村村民的房屋主要是砖木结构,互为连接,没有较大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情况;特别是离县城较远的部分行政村,房屋周围柴草堆放无序,用明火取暖、柴火煮饭,成为火灾事故发生的隐患;

3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3.1 农村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

全县离县城较远的乡镇,消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由于居民居住分散,房屋耐火等级低,70%的农村房屋的梁、椽子、檩条、门窗、隔墙都是木材的砖木结构,屋顶大部分由木材、板皮、油毡等可燃材料搭建而成,耐火等级多为

三、四级,发生火灾蔓延迅速、容易垮塌。并且房前屋后大多堆有柴草,造成室内外可燃物相连,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况且村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消防管理滞后、消防宣传工作不到位,一部分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消防法制观念不强,人民

群众普遍存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防火、灭火知识。

3.2 村民委员会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

由于村委会人员较少,农村的消防工作机制、监督网络不健全,空白点多。由于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组织制度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明确,消防监督不到位,国家关于农村消防工作的规范、规定贯彻不力,使农村消防工作形成了真空和盲点。消防监管力量不足,公安现役消防监督重心在城市,乡镇一级消防工作管理薄弱。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消防分级管理往往停留在一般部署上,很难落到实处。难以形成消防安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查自改的自觉行为。

3.3 农村用电、用火管理不规范。

虽然全县大部分农村已经完成农用电网改造,但大多数村民进户线以后的线路长时间没有及时更换,大队干部在开展“大走访” 爱民实践活动中,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到部分村民家电源线路老化,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电源接头较多、接头松动,电线接触不良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农村大部分青年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他们主要以农作物秸秆、柴、草等为生活燃料,部分村民在自己家的屋檐下堆满生活用的干柴草,堆放柴草柴火堆放以及灶台、烟囱、烟筒的设置随意性大,不具备防火要求。特别是处在冬季,由于柴草堆放不合理,加之小孩乱燃乱放烟花爆竹,极易引起火灾。

3.4 消防基础设施缺乏、灭火力量薄弱。

多年来,我国消防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消防队伍主要部署在城市,农村消防投入严重不足,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全县只有一个乡镇编制消防规划,部分乡镇、村庄甚至不通公路,消防车无法通行,90%以上的村庄缺乏消防水源和基本消防器材设施,有的村还没有通讯设施,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报警。许多火灾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扑救,导致火灾蔓延、扩大。

3.5 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力度不强,形式不多。

从历年发生的农村火灾来看,除少数放火和电气火灾外,大部分是群众缺乏消防常识和消防安全意识造成的。群众防火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从主观上说,与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安全用火用电知识不足有关。但从客观上说,也与目前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形式单调,工作力度和措施不够有关。农村地广人稀,消防宣传的重点主要是乡镇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主要利用广播宣传及分发宣传资料。宣传面过窄,加之宣传形式的单调,使农民的消防知识普及率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

4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面对农村消防工作的严峻形势,县政府要与有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有利时机,结合村庄建设和整治,科学编制新农村消防规划,认真抓好村庄消防设施配套,建立健农村消防网络,有效地改变农村消防工作的被动局面,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危害。

4.1 加强农村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当前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乡村要将村民住宅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要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乡村有计划的实施改造,从而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的居住环境。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可结合农村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村庄道路、能源建设、水电建设以及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消防通讯等同步实施。有自来水条件的乡村要设置消火栓,配备灭火器材,同时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缺水的地方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4.2 建立健全乡镇、村、组消防工作管理网络,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

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督促指导农村乡镇、企业、村建立健全村民防火公约、制度等。各乡镇要与各村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书,不断强换农村火灾防治工作责任。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化”模式是:将整个乡镇的辖区划分为大网格,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划分为中网格,以农村主要居民村组并以辖区所有单位为节点,划分出若干个责任片区为小网格;大网格由乡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组织实施,工商所、联防队等基层组织按职能配合,形成合力;中网格由乡镇办事处党政领导、派出所民警和公职人员分包,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小网格由派出所民警、村两委干部、联防队员、退休老干部和享受低保人员等组成,分组对小网格内所有的加工企业、商铺、出租屋和民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组织对网格内的民众开展消肪宣传教育。

4.3 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提高农村自防自救能力。

要以村委会为主体,以自然村为单位,从党员、干部、村民中选聘数名“消防宣传员”,负责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防火巡查、保管灭火器材和组织灭火等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按照部局《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要率先建立起有固定房屋设施、有消防车等专业装备、有固定人员的政府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在完成好执勤灭火任务的同时,承担消防宣传、培训和防火检查任务。其他乡镇要因地制宜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配备手抬机动泵、消防水枪、水带等必要的灭火器材,承担农村火灾扑救任务村应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4.4 广泛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开展农村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

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各村、组要通过设立农村“安全员”、加强对农村“安全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基本知识,再通过“安全员”将消防知识灌输到千家万户。还可以根据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人群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加强对养老院、福利的宣传教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组织,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问答、竞猜、游戏、漫画、灭火演练等活动,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在广大农村营造一个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的良好氛围,近而遏制农村火灾多发的势。

4.5 强化检查,消除隐患。

在日常生活中,要督促村民加强自检自查,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特别在每年的“春节”、“元旦”、“元宵节”等各种节日期间开展好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确保万无一失。5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政府领导,社会需要,人民满意,是农村消防工作站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只要紧紧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着力解决好群从最根本的问题问题,一定能够推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彭国胜)

浅谈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浅谈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人身保险现状及对策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人员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