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4: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研究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随着电网的发展不断智能化,传统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供电企业的输电线路的智能运检工作平台,并分析了该平台在运检工作中的功能特点,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带来巨大的便利,有效的满足了线路运检工作的电子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检平台;智能化 引言:

传统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管理的模式是运行和检修由两组人员分开进行,线路运行人员在日常巡视工作中记录下线路相关运行信息,交由技术管理人员分析整理,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最后安排检修人员维修和处理故障。传统的输电线路管理很难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难以满足电力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检修质量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判断设备状态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会对输电线路日常运检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检平台的应用应运而生。智能化运检平台将运行和检修一体化,这种模式一定程度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从而提高了对实际工作掌控的力度。随着电力企业管理手段的不断加强,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检修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巡视、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管理危险点和缺陷的输电线路的管理效率,智能工作平台的建立已是刻不容缓。

一、研究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流程是巡检人员将线路和设备的缺陷情况用巡检记录下来,回去之后录入到中心数据库内,再由服务器打印出相应的报表。这种工作方式相对落后,工作效率很低,实时性也较差。为了提高运检工作的效率,大量工作都由计算机完成,将传统的巡检信息数字化和信息化显得十分必要。在外在因素的干扰下,制定的巡检计划很难与输电线路现实状况同步,使巡检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因此会造成重大安全运行事故。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系统,实现了运检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巡检计划和突发状况能够保持同步更新。智能运检工作平台不但帮助电力设备巡检人员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而且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也为巡检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实现了巡检工作的电子信息化和智能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低故障率安全运行。

二、智能运检平台系统的构成结构和工作流程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平台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巡检终端、无线网络、Internet网和后台管理系统。应用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 BS 结构搭建周期管理系统。巡检终端能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和后台数据库交换数据,实现了输电线路智能运检系统的网络互联与信息共享。图2-1为系统结构拓扑图。无线数据的传输由巡检终端(PDA)通过GPRS和后台系统进行实时无线通讯,将巡检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系统当中。

图2-1为系统结构拓扑图。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终端组成。软件部分是以规范化概念与移动系统作为基础,最大程度的降低错检漏检,达到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和电子信息化,保证输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运检系统平台的主要工作流程,由输电线路运检部门制定出巡检计划,巡检计划每次都会针对不同的输电线路,每次的检查项目也有所不同。制定好巡检计划后,通过移动网络和Internet网络布置巡检任务,巡检人员通过巡检终端下载任务,依据巡检的任务逐个将巡检数据录入。巡查设备的时候,将会自动列出要检查的项目,巡检人员只要按照规定检查项目并且将巡检数据录入即可,检查完所有项目后,设备会自动变更为已巡检。检查完所有设备后,巡检任务也会自动变更为已完成。最后巡检人员把巡检的结果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如果巡检到一些设备存在缺陷,就要等待消缺指示,进行消缺操作。巡检数据传输到后台的管理系统之后,可以进行各种分析查询和统计。

图2-2

巡检工作流程图

三、智能运检平台系统的功能特点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由后台管理系统和前端掌上巡检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安装于服务器端,前端掌上巡检系统安装于手持端。 3.1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

3.1.1档案信息的管理,包括输电线路及设备管理,主要用于对线路杆塔、地线、绝缘子、金具等设备信息实施统一管理,而且支持设备信息的检索、查询、更改、添加等操作,实现各类安全生产文件和图纸文件等与日常运检工作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料的上传、存储、备查等功能。

3.1.2任务信息的管理,管理输电线路管理部门的三大任务分别是巡查任务、检修任务与测量任务,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输电线路运检平台便捷的查询任务的执行情况,巡检人员的位置以及工作轨迹,还能够实现对巡检人员的考核。对于巡检任务,管理员按线路与杆塔对指定时间里的巡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得到任务完成率和漏检率等。系统还提供巡查日志的管理功能,巡查任务完成之后系统生成规范的巡查日志,巡查人员不必填写巡视日志。

3.1.3缺陷信息的管理,系统平台全程跟踪管理线路中的每个缺陷,精确的记录下每一条缺陷信息,和缺陷的处理情况。系统还对每一条缺陷信息设置了消除时间点,系统对接近时间点的还未消除缺陷信息预以提示。

3.1.4地图信息的管理,系统还支持矢量地图与卫星影像显示的输电线路本体以及周围环境。实现了输电线路的三维仿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地物信息的管理,方便了对图层和用户自己采集地物信息再进行管理。支持按照时间轴在地图上查看线路状态,可以方便的显示同一线路与杆塔相关联的缺陷信息和用户添加的信息。

3.1.5基本信息的管理,通过对基础数据的设置,可以编制生成巡检人员列表名单,并且允许足够权限的管理人员修改一些基础数据。 3.2手持终端巡检系统的功能特点

3.2.1数据的同步,数据的同步功能主要是便于实现手持终端和服务器终端之间的数据同步,传输的数据包括地图数据,档案信息,任务信息,缺陷信息以及巡检的路径等等。系统在服务器端与手持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的。

3.2.2信息的查询,便于巡检作业人员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可以查询到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的档案信息。在巡检过程当中系统始终支持快捷方式转换到档案信息查询界面,进行模糊查询和检索,在检索时以查询本机信息优先,如没有相关信息则提示是否要连接服务器终端在线查询。网络不可用时提示警告信息,对于查询检索档案还支持定位的功能,实现了在手持端导航地图上的快速准确定位。

3.2.3缺陷的记录,实现了巡检人员巡检过程中对缺陷信息的登记和录入,并能够将相关的缺陷信息和故障元件进行关联。

3.2.4拥有导航系统,导航系统给作业人员提供了最优的巡检路线导航,系统对巡检人员每次巡检走过的路线会自动的记录并且保存为轨迹数据,再和巡检中心服务器里保存的历史轨迹比对,如若发现本次巡检人员所走的路线优于历史保存轨迹,系统将会自动的更新保存当前最新轨迹数据。系统还可以单独对一段线路的巡查路线进行优化。

3.2.5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坐标采集与图形数据采集两个功能。图形数据采集的功能主要应用在兴趣点数据的采集,包括新增的道路、危险地段等感兴趣的地物对象。手持端记录对象的坐标与属性编码,并且在服务器终端设置图标库,数据导入之后在服务器终端自动的成图形.

四、技术的关键问题

智能输电线路平台系统虽然在输电线路运检方面的使用给了输电线路及其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系统平台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在新的巡检计划生成的过程当中,对部分相互关联的一同运行和检修的设备设置检修日期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冲突的发生,并且其算法的实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次,设置状态运行和状态检修周期算法是十分复杂的,并且没有实例参考。评估方法和参考量的设置也比较复杂。最后各个模块之间存在着数据的调用和互相交换关系,各类数据集与各类参数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五、总结

智能输电线路运检系统,能够为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有效的满足了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电子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内在要求。智能输电线路系统平台已成为基层供电企业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系统集故障分析处理、检修、状态判断、管理缺陷及危险点、输电线路的智能巡查于一身,满足输电线路运检合一的工作需求。智能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研究是建设新时期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不但充分的考虑了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的基本需求,而且迎合了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江全才,魏飞翔.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35) [2] 王凯,蔡炜,邓雨荣,朱时阳,吴彪,王海涛.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平台[J].高压电技术,2012.5(38) [3] 朱正,吴继伟.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J].安徽电力.2009.9(26) [4] 戴亮,张澄,张少成,李祥明,何菲,李胜华.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研究 [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

输电线路运检班长岗位标准

输电线路精益化运检管理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制度

输电线路运检中心创建“五好党支部”事迹材料

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检测平台

输电运检班民主管理制度

输电线路运检中心向局职工巡视组汇报材料

输电线路班组

输电线路合理化建议

35KV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研究
《输电线路智能运检工作平台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