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6:0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白河县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8日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总体目标,提出“干净—美丽—富裕”的发展思路,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村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县双创办牵头抓总,县财政局、农业局协调配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修编镇村建设规划,编制示范镇村详规,采取抓点示范、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方法,逐步改善村庄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美丽村庄,先后建成了1个市级示范镇、2个示范村和2个县级示范镇、8个县级示范村,明确了11个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通过压茬推进、分步实施,全县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环境整治,夯实美丽基础

我县2014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扎实开展农村“八乱”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生活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基础。

1、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按照镇村发展实际,配足垃圾收集、回收设施,建成一批垃圾填埋场,并结合城乡清洁行动,形成“户集、村收、镇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实现生 1

活垃圾收集率90%以上。按照“因地制宜、因需而建”的原则,建成一批大三格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工业、畜牧业、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80%以上。目前,构扒、中厂两处垃圾压缩转运站已完成站房建设;构扒镇污水处理主管网已完成铺设;启动了茅坪、冷水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

2、扎实开展农村八乱整治。重点围绕全县集镇、农村社区、家庭院落,沿河沟、公路及周边区域,彻底清除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消除集镇垃圾乱扔、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挂)、工地乱占、商品乱摆、柴草乱垛、污水乱流等“八乱”现象,整治取缔马路市场、清理沿街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沿街商铺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管理,形成良好环境管理秩序。各镇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整治,并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和周五义务大清扫活动,确保镇村容貌整洁有序。

3、健全农村卫生管理制度。一是人员队伍保障到位。各镇都成立了环卫保洁队伍,落实了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建立落实了清扫保洁、保洁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二是设施设备保障到位。根据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工作需要及时配足配齐环卫设施,近两年为镇村集中配备垃圾车68辆、配套垃圾箱470个,投放垃圾桶890个、建设垃圾池个420个,新建三类以上标准公厕74座。三是资金投入保障到位。为确保农村环卫管理机制正常运行,县财政在给各镇每年预算7万元专项经费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按镇农业人口数,追加拨付人均12元的环卫专用经费,各镇的专用经费最多的达 2

到20万元。

二、兼顾富民宜居,完善美丽硬件

以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和精准扶贫为抓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实现居者有其屋、发展有其业。

1、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善47个移民搬迁安置点的路面硬化、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启动了冷水、西营、双丰集镇的“三场一房”(文体广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和农村社区活动用房)建设,在农村社区配建平价超市、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完成了29公里的红顺路、8.5公里的仓裴路、35公里白界路、10公里的麻松路的拓宽改造,实施了天宝农业示范园16公里的产业大道建设,新修旅游路、通村路、联户路达28条150公里,新修便民桥22座。

2、推进农村安居工程。一是抢抓陕南避灾移民扶贫搬迁政策机遇,在有条件的村集中建设1个以上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集中安置小区,动员零散居住人群搬迁,促使人口向集中区居住,两年来搬迁5500户。二是结合扶贫开发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去年以来改造房屋30栋,修正墙面3000平方米。三是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实施了卡子“张黄大院”改造工程、桥儿沟文化旅游古街区改造工 3

程、梁家寨战斗遗址建设。

3、发展生态循环产业。一是大力培育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近200个,流转土地、山林5万亩,创建3个省级、6个市级、30个县级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10多家,农村合作组织94个,职业农民400名。二是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方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致力打造一批木瓜、黄姜、茶叶、核桃、油用牡丹等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围绕打造汉江沿线村庄为重点的汉水风情游、红石河、庙山寨为重点的生态观光游,卡子明清古宅及休闲茶园为重点的文化休闲游,以构扒东坡、茅坪枣树、西营蔓营、仓上天宝为重点的美丽乡村游等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发展“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农家乐24家。

三、扮靓秀美村庄,提升乡村品味

在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绿化亮化、文化建设以及群众素养提升工程,从而巩固工作成果,全面铺开和深入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1、实施绿化亮化工程。结合省级生态县、园林镇村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城乡道路绿化、社区绿化、河道绿化、广场绿化、山体绿化,建成了一大批绿化小品、绿化带、行道树。同时,加强农村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撂荒地“四旁四地”的造林工作,实现绿化率80%以上。对所有的农村社区、集镇安装路灯,两年来共安装路灯2000盏,基本实现了农村社区路灯全覆盖,还启动 4

了高速路引线和仓裴路亮化工程。

2、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积极创建文明镇村,建设乡村大舞台,组建自乐班、秧歌队、腰鼓队等乡村文化宣传队伍,经常性组织群众集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邀请县文化馆和省市文化单位开展“道德大讲堂”和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在西营天逸社区、双丰天顺社区、茅坪枣树社区、中厂石梯社区、仓上裴家社区建设文化阵地,通过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利用房屋立面、文化墙等大平面绘图、写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同时通过修建景观石、文化长廊、制安宣传牌,进一步丰富文化宣传教育内容。

3、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加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系列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营造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办、团县委、妇联会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新农村、新社区、新风尚、新农民”等教育培训活动,培育农民新风尚,促进农民向局民转变。同时,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每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和谐乡村示范村经验交流

美丽乡村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演讲稿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