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国高考 高考作文题立意指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立意指导

1、大纲版:甩掉多余的顾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导:

(一)从妈妈的角度

(1)要给孩子正确的心理引导,具体的方法指导(核心立意); (2)要引导孩子甩掉顾虑,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核心立意); (3)要鼓励孩子,放手孩子;

(二)从“我”(农家孩子)的角度

(1) 要做好事情,就要丢掉顾虑和包袱,集中注意力,找到做事的正确方法(核心立意);

(2)学会做事,懂得做好事的规律(核心立意);

(3)要善于听取有益建议;

(4)要有意识锻炼自己,获取实际能力;

(5)要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要找到做好事情的窍门。

2、新课标: 船主与油漆工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立意指导:

可以从修船工的职业精神以及“举手之劳,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角度来写,探讨这一行为背后的意义。说得更详细一点:油漆工所谓“顺便补的”,并非“无心”,而是一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有意”——它当然与“善良”有关。选取的关键词是付出与收获。 从船主的角度出发:可以立意在感恩,知恩图报上。

结合船工、船主两方面:可以立意在小的付出与大的回报。”

3、安徽: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参考:从公德角度切入:我为人人,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文明。

4、北京: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

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 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这次题目要求考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题目分析,第一个,老计每天要

走几十里路,这是一个你可以写的角度,第二个,火车经过时老计都会发自内心的严肃地去敬礼,第三个,汽笛声在老计的敬礼中渐行渐远。 “平凡与伟大”“坚持”“积极” 一点感悟:他只是一个平凡人,甚至没有想着舍弃什么去一味的投入到为人类奉献的层次上。他坚持、执着,做重复的事情,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顺应了自己的天性,自己真的喜欢做,就能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因此这篇作文能给人的启示无论做什么,只要能顺应自己的天性,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最好了。心灵才是根本,有了想法才有做法。用于丹的话说: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还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全面审视一下材料,把材料中的信息,都归纳下来,例如老计坚持、执着的做平凡的事情,还有像火车敬礼,火车又鸣笛回应。他们之前已经形成一种和谐,他的努力受到了肯定,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心里觉得是一种充实。因此说,火车鸣笛回应是对他肯定、一种敬畏、一种默契还有一种顺应。

5、重庆:材料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字。据了解,自2005年起,我市一直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这是多年以来再度出现非命题式材料作文。

立意参考:

1.回报的角度。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出于习惯,但不管怎样,就是这简单的问好救了他的命。

2.习惯的角度。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好习惯让人受益,自然,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6、福建:运动中的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立意参考:运动中的赛跑:要“快”(路程固定) 人生中的赛跑:要“远”(时间有限)

1、什么样的赛跑?

(1)文化知识的赛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要努力多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又要多眼观耳识,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 (2)道德的赛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3)精神的赛跑:指向文化修养和精神领悟,进入高远的境界,精神上过得特别滋润 (4)工作事业的赛跑等

2、如何“跑”?

(1)向着高远的目标跑

(2)超越自我的“跑”、超越别人的“跑”,做出更大的成就 (3)跑出个性化的精彩,如电影中的阿甘 (4)跑得实在,一步一个脚印,不虚浮 (5)跑得有意义,有价值

(6)有时“停留”(如观人生风景,消化理解人生内涵)也是“跑”等 (7)不“跑”(如虚度光阴、无所作为)等到于浪费生命 (8)将有限的生命加厚、加高、掘深

3、“人生中的赛跑”不同于“运动中的赛跑”的根本点是什么?

人生中的赛跑,是固定的时间,要求人尽可能走更远的路程,力争更大的空间去完善和加强生命。而运动中的赛跑,是固定的路程,要求人尽可能缩短时间。

人生中的赛跑,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怎样把生命的内涵丰富,如何增加生命的密度,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如何让人生过得充实、圆满和智慧。比如最近很感人的杭州司机吴斌,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路程上走得比普通人更“长”、更“远”,更有价值。

7、广东:材料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居里夫人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相信这才是大部分考生的“菜”。我们知道,每个时期文明发展程度不同,一世纪的“鸿雁传书”,怎比今日之“视频通话”,而未来世纪之“移民火星”,恐亦非凭空想像。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居里夫人为何不挺伊雷娜?原因不难理解:人类无法摆脱自身局限(只能在想像中“穿越”);每个时期都有可珍惜之处,都比上一时期有进步;“有趣”与否取决于心态;“有用”与否取决于行动。

这不就是大家练过的“活在当下”、“珍惜今天”、“把握现在”之类的话题吗?有何难哉?

8、湖南:一幅图片加四句话

一幅图片加四句话。图片的内容为一只伸出的手,四句话分别是: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希望。

立意参考:先是由四句提示语,得出四条立意:

1、伸出双手,服务他人,温暖他人

2、放飞想象

3、人人可动手创造,产生力量

4、捧起收获,享受快乐

又可以由手“伸出”“摊开”“张大”“捧起”四种手形展开联想,得出如下一些立意: 先是“伸出”

1、伸出双手,热情助人

2、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传达爱意

3、伸出双手,真诚救人

4、伸出双手,拥抱自然(世界)

5、伸出双手,拯救环境

6、伸出双手,贡献力量 „„

二是“摊开”

1、放飞梦想(希望)

2、放飞心灵

3、给生命以自由

4、看清世界,认识自我 „„

附写作片断:

如果你真的困惑,请摊开你的双手,整个世界在你的手上,还有什么看不清楚。

如果你真的贫穷,请摊开你的双手,什么都没有,什么也都有。你的思想长在手的线上,你的希望延伸自你的指尖上,你的经历被雕刻在厚厚的茧上。有时候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恰恰才知道自己的财富有多少。 三是“张大”

1、挣脱束缚

2、打破条条框框 „„

四是“捧起”

1、万般珍惜

2、托住美好

9、江苏:忧与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立意参考:“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

简而言之:“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

10、江西:围绕“拥有什么”展开讨论

“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

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设计:希望青年学生能够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各种现实问题,既要突破现象看本质,意识到生活总是同时具有“消极”与“积极”的双重特性,(“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此外,也要始终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一旦加入“时间”这个变量,事物便将具有多种“可能性”——消极的一面有可能转向积极,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转向消极。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人生问题的时候,既要有朝向未来的信心,同时也应时刻具有忧患意识。 立意参考:

①珍惜拥有,珍惜现在;②知足常乐,快乐之源;③淡定从容,轻舞飞扬;④“无中生有”,追求不止;⑤忘记过去,放眼未来;⑥人生重在“拓荒”;⑦物质与精神的有无;⑧内在与外在的有无。

11、辽宁:大隐隐于“乐”

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立意参考: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因为归根结底,人们要真正欣赏的是他的音乐而非他的穿着!因此,我们可以替换一下,就是:人的穿着要隐没于音乐之后。也就是,让人们注意他的音乐而非他的穿着。也就是:要靠真正的才华去征服人而非华丽的外表。

音乐如此,其他方面的做人做事也是这样。

真正的才华、真本事、真才实学、能力、内涵......是多么重要!

华丽的外表、空皮囊、虚伪的包装、天花乱坠的吹嘘......一文不值!

把华丽的外表隐去,让真正的才华展现。——这就是大隐隐于“乐”。

1、不应光看外表,要注重内涵。

2、应该低调,不能锋芒毕露。

3、应该穿着得体,对人是一种尊重。

4、人不应该随波逐流,应该坚持自己。

12、山东: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

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参考:只有敢于担当责任,并且执着坚忍、勇猛无畏,而且顺应天时,那么才能够成功。

关于顺天应时,这是告诉我们要注意方向,不顾客观现实的举动只能是蛮干,只会换来失败,甚至带来灾难。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13、上海: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立意参考:“微光”当指美好的“自我”,具体是些什么东西呢?

1、智慧的微光

(1)灵感

(2)思想的火花

(3)创新的点子

2、美好的个性

3、理想

4、其他:善心、正义感、责任感、感动等,这一些东西也可能因为客观的原因和主观的原因让我们舍弃。

总而言之,“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当指人的内心中萌发的最美好的东西,极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美好的品质、精神和灵感。

明白了“微光”所指这重要一步后,我们还要继续观照与审视自我内心,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一是:为什么我们会舍弃“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1、客观原因

(1)微光不易觉察

(2)社会共性圈的强大威势等

2、主观原因

(1)自信不足 (2)目标不明(3)从众心理(4)意志力不足

(5)不具有智慧预测与判断“微光”价值的眼光等

二是:为什么“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能铸就天才?

1、“微光”本身的价值

2、天才具有强大的自我(1)有追求 (2)有耐挫力(3)能坚守自我等

14、四川:手握一滴水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聂沛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我们可以把聂沛的《手握一滴水》看作思维的原点,而感悟和联想则成了折射思维的多棱镜。因为感悟和联想,每个人所取的视角。

1、意象视角: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些立意: (1)、让精神之水洗涤心灵的污垢 (2)、让文化之水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3)、让知识之水浇灌文明的花朵 (4)、让生活之水冲洗沉闷乏味 (5)、让教育之水教人趋善求美等。

2、动作视角

从标题到诗句,有人会注意体现动作的动词,核心动词是“手握”,还有“握着”以及与之相对的“趔趄”。

这些动态性的词语,一旦联系人生,就会迸发出意义,如“紧紧抓住”“万般珍惜”“不能有闪失”。

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些立意: (1)、紧紧抓住今天 (2)、把握好人生 (3)、不能游戏生活等

3、关系视角

聂沛的《手握一滴水》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滴水(小)——一个重大的世界(大) 一滴水(轻)——一个重大的世界(重) 就此可得出立意: (1)、小善铸大德 (2)、小行成大节 (3)、细微处看世界 (4)、不能忽视细节

(5)、珍惜小机会、细小的好习惯(感动的瞬间)等

4、对比视角

(1)、真正的把握是放在心上的同时又要排除行动干扰 (2)、珍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3)、尽最大可能不让人生产生“意外”

15、天津:两条鱼在河里游泳

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立意参考:

先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角色: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

(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的水中,却不知水是何东西,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请注意“怔”这一关键词和其中一条小鱼所说的话)的年轻人 还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拟题人并不是要我们读童话,所以并没有把童话完整地呈现出来。单就呈现的内容,我们无法揣摩童话所包含的象征意蕴,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小鱼贬抑态度。

你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

拟题人加了一句话,让我们觉得童话材料加上立意提示语,便成了寓言,指示我们把重心放在了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

“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这样,“提示语”就成了故事的寓意或者说是童话的象征意蕴(当然这有着人为的成分) 拟题人既不要我们读童话,又不要我们读寓言,而是要我们写作。不过,把作文“材料”和“导言”当童话来读,当寓言来读,对我们写作是有帮助的。寓言也好,童话也罢,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都是心灵的一种外化和抒写。所以要写好这篇作文,我们还得回返生活,回返心灵: 先说回返生活:(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1、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的东西,可是我们注重吗,往往人为地污染与破坏;

2、和小鱼一样生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该的,于是成了“啃老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回报等)

3、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们不能忽视

4、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等 再说回返心灵:(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

1、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却不懂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

2、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

3、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鱼那样“无知”。

4、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思考该关注些什么,该忽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等等。回返生活,是拓宽思路和素材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添思考深度,加强思考力度。

16、浙江: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话题为《站在路边鼓掌的人》,话题后附有一段材料。该话题可能从我国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延伸开来。此前网络上不断有传言,高考作文题为生命的意义。

延伸阅读: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话题

故事讲述了作家上中学的女儿,因为成绩平平,女儿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但在父亲刘继荣眼里,女儿是个快要成为英雄的人。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父亲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立意参考:甲:坚守本色,甘于平淡,为成功者喝彩;乙:自甘平淡(平庸),无所竞争,何以成功、发展;丙:人各有志,人各有所长,社会需要各种人物。

其实,静与动,进与退,精彩与平淡,既是一种辩证,也符合社会的组织形态,都是真实的生活,也是不同的人选择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无所谓优劣,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谐相处,或许才是生命和生活的最精彩最辉煌。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指导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 高考作文题立意指导
《全国高考 高考作文题立意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