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微课培训.9.22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好微课,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经历了暑期的研修以及最近的微课大赛之后,我们感觉到了由于暑期学习的仓促,许多教师对于微课的理解不够准确。

一、何为微课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二、微课的使用对象及作用

首先大家要明确,微课的使用对象、服务对象是学生。

提到微课的作用,不得不说到“翻转课堂”, 何为“翻转课堂”?新知识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将课外作业“翻转”搬到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遇到疑难点时,可以与教师同学讨论解决。就是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自习(或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自习(或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

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环节,就需要用到微课。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呢?不是单纯使用微视频。而是利用老师提供的“学案”一步步进行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难以克服,可以打开微视频进行学习,而这里的疑难一般情况就是一课的重点难点。所以说,微视频的作用是这样的。

研修中我们知道,微课程可以分为课前使用、课中使用和课后使用,但是从时间使用的节点来说,它更大的价值是实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那为什么有人把它设计在课上、课后也能用呢?是因为教学实际的需要,比如,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教师发现某个问题解决的不好,这时候可以把微课视频翻出再集体看一看。比如,课堂教学的不彻底,可以让学生课后再看看微视频进行巩固。所以大家做微课视频要尽量定位到“课前”“课后”“学生自己使用”方面来。

还需要注意,本微课是课前预习、课中探究用,还是课后辅导使用,直接决定着微课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内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千篇1律。作为课中学生探究的微课程,就不要过多呈现教师讲解的内容。

三、微课内容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做微课,不是一课中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做微课。必须是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必须是一课重点和难点,必须是一个知识点。

从研修中我们能够看到,在设计微课中,存在的较大的问题是关于微课内容的选择。对于一个较大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微课程系列。例如,“祖国妈妈在我心中”是否可以将其分解为“认识国旗”或者“认识国徽”;“我很整洁”一课,是否可以切割成若干个碎片,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洗手、洗脸、刷牙、洗头等。“我们的国粹——京剧”——表演手段、角色行当、脸谱艺术 只选其中的一项。微课程的特点是“微”, 将他们都放在一起,感觉微课不“微”。所以选题一定要“小”,聚焦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知识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讲解透彻。

四、对微课理解的误区

1.将已有的完整录像课例进行切片加工改造,或在教室、实验室等真实课堂教学情景中拍摄获得,试想想,这种视频如果给学生使用,合适吗?这种教学视频本身缺乏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策略,视频表现形式虽然短小但不精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

2.把微课程理解成一节课的浓缩。有的老师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10分钟或十几分钟精讲的课。简短的几分钟时间内罗列了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样粗枝大叶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应用微课程时,要一次聚焦解决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

3..把“微课”理解成“教学片段”。微课程是课程,虽然比较微小,但却是相对完整的。我们在制作微视频中应该感受到:它的环节大体包括:导入——讲解——总结等。而教学片段是完整一节课中的一个片段,并不具有完整课程的要素。因此,在自己完整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截取的办法是不正确的。

4.把微课视频理解为课堂教学课件。说到课上使用微视频,有人就理解为微视频是不是就相当于课件。上面已经提到,微课视频要着眼在一个点,聚焦在解决某个知识点、小问题、小模块上,相对于一堂课的资源来说,它是碎片化的,或者说它是整堂课系统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用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即使用在课堂上,也是重点解决某个点,即使你界定为用在课堂上,也应该可以供给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使用,而大面积的支撑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的是课件。我个人这样理解:微视频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工具,它的使用对象是学生,而教学课件是教师用来教学使用,使用对象应该是教师。所以说,认为微课等同于课件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微课设计要注意体现“以学为主”的理念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微课程主要是供学生自学使用的,因此,设计理念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微课程要从利于学生“学”的角度去选题、去开发、去制作,始终关注学生学什么、引导学生怎样学、关注学习效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设计时要注重以问题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推动下自主建构,生成知识与方法。如果仅仅是把教师的讲课过程录制下来,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无助于学生自主建构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大家一定要改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结论呈现之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讲解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要变成单纯的知识点讲授课。

 微视频的录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个问题:语言的亲和力,与单个孩子一对一的交流,兄长般的、友善的对话交流。视频录制不要过于严肃、刻板,语气要轻松的、称呼要亲切的、最好是诙谐幽默的。孩子一定会喜欢。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在我国是2010年胡铁生主任提出的。因此说,在我国出现仅仅4年的时间,所以还不够成熟。到底什么样的微课是一节好的微课,应该没有唯一标准,只要适合学生使用,只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发展了学生,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就是好微课,总之适合我们就好,好用才是好微课。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总结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培训心得

微课培训.9.22
《微课培训.9.2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微课教师培训 培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